第170章 第170章射生苑
“父親好眼光,孟正野此人我見過,是個難得一見的正人君子。”這是元照對孟正野的評價。華自閑吃驚:“這評價好高,他擔得起?”
元照確認:“黏黏真不記得孟正野了?”華自閑及其確定已經(jīng)肯定:“之前在京中很出名嗎?完全沒有印象!”隨即又放心道:“是個好人就好,三姐姐再是錯付,父親又要掛心了。”
“孟正野很有成算,兼又秉性純良。三姑娘總算睜開眼睛選夫婿了!”華令禾勇敢選擇自己的幸福,不止華自閑,元照都跟著高興。
華自閑雙手托腮:“元家哥哥同我講講孟家的事唄!”元照有求必應(yīng):“孟正野,孟家三房幼子,也是最成器的一個。他那嫡母為了控制他,給他挑的媳婦是娘家的親戚。小門小戶的姑娘,沒什么嫁妝,膽子也不大。婆母說什么便聽什么。這日子一直過到長女出生,孟正野舍不得孩子也跟他一樣,折在這侯府深宅中,這才出去拼前途的。期間孟正野想接他們母子到范陽居住,他那媳婦被婆母一嚇,便不敢了。這些年寄回家的錢財,也大多到了嫡母手中。以至于孟三娘子重病,連買藥的錢都湊不齊。”
華自閑聽后唏噓:“這可真是糊涂死的!”隨后又關(guān)心道:“孟正也在范陽,就沒個紅顏知己什么的?”
元照答:“要不怎么說他是正人君子呢!”華自閑由衷感嘆:“這可真是不容易!這般好的孩子,孟家三房豈不后悔死!”
元照對孟家的恩怨沒有興趣,提議道:“天氣越發(fā)炎熱,我們搬去安福殿避暑如何?那里建有臨波閣,引池水而下,飛鸞疊嶂,最是清涼。既能采蓮又能戲水。”
華自閑早就惦記安福殿了,因為那里是明宗皇帝幼年居所,一直敬畏著。“好呀,好呀!臨波閣最有意思了,垂釣也不錯。”
元照提醒:“鯉魚不好吃,越好看的鯉魚越是不好吃。”華自閑不在乎:“我不管,我就要釣魚!”
元照心中的小人癟了癟嘴,暗道自己嘴欠。多少次了,為何還記不住教訓!這種無傷大雅的爭辯,為何要多嘴?哄她高興不就完了!較真?沒聽說清官難斷家務(wù)事嗎?這是爭論對錯的場合嗎?
想到這里,元照趕快說出接下來的打算:“舉辦場馬球會如何?正好射生苑空著,熱鬧熱鬧。”華自閑樂開了花:“元家哥哥最好了!”
射生苑,原名御馬苑,是紫微城養(yǎng)馬的地方。天德時期被擴建成演武騎射之所,皇帝身邊的射生兵也居住于此。
元照繼位后,解散了射生兵,射生苑也一起跟著空閑落寞下來。精選騎□□藝少年充當皇帝親兵,這個傳統(tǒng)元照還是想保存下去的。這才起了重開射生苑的心思。
華自閑說起正經(jīng)事:“我想在天市衙下設(shè)農(nóng)林司,精選良種,耕作些番邦傳過來的新作物。陛下覺得如何?要是能提高糧食的產(chǎn)量,那就更好不過了!”
這是好事。元照贊許:“要不掛在戶部名下?”華自閑拒絕:“等種了高產(chǎn)易儲存的糧食,再移交給戶部不遲。”
元照笑她:“還想做出些成績來!”華自閑是這樣回答的:“番邦傳來的種子,不是水果就是香料,沒什么大用。反正大哥的皇莊遍布大齊,姑且試一試。”
元照問她:“準備選誰當這個主事?”華自閑一臉壞笑道:“昌化郡王如何讓?”元照提醒:“種花和種糧食可不是一回事。”
華自閑一臉高深莫測:“陛下有所不知,昌化郡王家的暖棚,品種那叫一個花樣繁多。陛下前幾日還夸西瓜好吃,那可是昌化郡王優(yōu)選的品種。”
元照叮囑:“遇到難事別憋在心里,大哥幫你解決。”華自閑撒嬌:“大哥最好了!”元照承認得倒是坦然:“不對你好對誰好?”
兩人隨意聊了幾句前朝之事,元照召見了幾位舍人,覺得很有意思。華自閑聽后只有一個感覺:“我大齊真是藏龍臥虎,人才輩出。只要慧眼如炬,將合適的人放在最能發(fā)揮所長的地方,大齊想不興旺都難!”
元照說出自己的打算:“我準備將理政殿和宣政殿搬到大業(yè)殿去,黏黏覺得如何?”這是好事,華自閑非常贊同:“紫微宮又不是只有徽猷殿這一座宮殿,天德掩耳盜鈴,吃喝拉撒睡都擠在一起,太過小家子氣。兩殿搬回大業(yè)殿本就應(yīng)該,不過我有個條件。”
元照愜意道:“你說。”華自閑提出:“在大業(yè)殿給我準備個書房,距離大哥的書房只有一墻之隔的那種。這樣我們就能一起用午膳,晚膳前還能一起散步回徽猷殿。”這個主意好,元照點頭:“雁回殿下放心,保準辦的妥妥當當!”
唐海站在門口,輕聲道:“陛下、娘娘,可擺飯?”華自閑大手一揮:“擺到臨波閣去,選個風景好的地方!”
臨波閣高不及廣大樓,建在水中,余音裊裊,別有一番韻味不說,還能欣賞到九洲池美景,涼風徐徐,心曠神怡。
華自閑心情好極了:“以后我們每年都到安福殿避暑好不好!”元照欣喜,心愛之人越發(fā)直白的回應(yīng)這段感情,嘴上卻說:“上陽宮和神都苑黏黏不喜歡了?”
華自閑這才想起來:“都喜歡都喜歡,我們一年換個地方!”元照心情好極了:“都聽你的。”
夜晚,華自閑洗漱完,拖著半干未干的頭發(fā),趴在床榻上看一本游記,于明海送來的。說是游記,倒是寫了不少山精志怪的故事。仿佛每到一個地方,都與成精的山精鬼魅有糾纏。倒是寫出了人間百態(tài)。
元照走過,抽出游記:“對眼睛不好!”華自閑不甘示弱:“沒有急事稟告,元家哥哥,這不對呀!”
元照沒有被戳穿的窘迫:“黏黏,看破不說破,這點兒默契都沒有!”華自閑伸手:“游記還我!”元照脫鞋上床:“睡覺!”
華自閑穿著騎服,英姿颯爽,一路喧囂赫赫來到是射生苑。元照比她到得早,在一眾宗室子弟的擁護中,指點江山。
華自閑上前問了安,便回到女眷這邊。沒辦法,這種大型活動,參加者都要給皇貴妃請安的。華自閑也不好自己偷玩,將禮數(shù)撇在一邊。
皇貴妃的高臺與皇帝的高臺是相連的,中間有廊橋,也有軍士把守。華自閑耐心細致的完成社交,并與其中幾位馬球高手約定等下下場來一局。
威遠侯一家夾在中間,因為同端國公家的親事,不用和別家一起拜見皇貴妃娘娘,一家子女眷都被請上了高臺。
現(xiàn)任威遠侯是孟正野的大伯,習武不行、讀書還湊合,勉強考中舉人,進士屢試不第。后來捐了個官,是個樂天派。生個五個兒子三個女兒,也算是兒孫滿堂。
威遠侯家的二老爺放著好好的侯府公子不當,偏要做個俠客。妻子也是自己找的。為了娶這位漕幫出身的姑娘過門,可是花了大力氣。
至于高堂為何松口,因為漕幫有錢,帶著豐厚的陪嫁,大大的緩解了威遠侯家的經(jīng)濟壓力。
婚后老二夫婦便搬到了揚州居住。二老爺在揚州謀了個職位。夫妻兩恩愛如初,育有兩女一子,兒子在江蘇衛(wèi)當差。家里面順應(yīng)時代,開了海運生意,越發(fā)富庶。
要不是孟正野的婚事,二老爺一家哪里舍得揚州這座安樂窩。這次拖家?guī)Э诨鼐蠣旑^一件事就是給威遠侯太夫人一匣子養(yǎng)老銀票。
在二老爺心理,大哥沒本事,大嫂又吝嗇。親娘礙著禮法不能跟著自家在揚州享清福,手里有銀子,心里面才能不慌。
這位威遠侯的太夫人,是遠近聞名的和善人。除了溺愛孩子和沒主意,幾乎沒什么缺點。威遠侯家的三老爺,也就是孟正野的親爹,雖然不是她生的,可也視若親子。
老威遠侯故去多年,二老爺早就分府另過,威遠侯府一直沒分家,就是顧念這位最不成器的三老爺。怕他沒本事,離了侯府被人欺負。
老太太手心手背都是肉,想要兩全。兒子、兒媳婦,孫子、孫媳婦,可不這般想。一大家子住在同一屋檐下,哪能沒有矛盾。
威遠侯家的三娘子,也就是孟正野的嫡母,是個要強之人。奈何丈夫和親生的兩個兒子都不成器,越發(fā)將孟正野當眼中釘。
孟三老爺文不成武不就,偏偏哄親娘高興是個好手。有他在,太夫人能多吃一碗飯。這也是威遠侯一家最大的矛盾所在。
侯爺覺得親娘偏向廢物老三,明明他才是親生的。太夫人覺得大兒子太過掐尖要強,連親弟弟都容不下。明明大兒子繼承了家業(yè),占了最大的好處,為何不愿幫襯弟弟些?多養(yǎng)幾個人又費不了多少銀子。一家人和和樂樂的不好嗎?
可憐二老爺夾在親娘和親哥哥之間,左右不是。就算躲在揚州,家書也是不停的。三天兩頭就要處理一場家庭糾紛。好在他能賺錢,家里也都是小打小鬧。這些年也算太平。
這不,二老爺前腳剛進家門,后腳就被大哥請去了。大哥找他抱怨:“娘為了三房的婚事,偷偷塞給老三兩千兩銀子。老三多不靠譜,這銀子能花在正野身上才怪!”
二老爺頭疼:“娘什么性子大哥還不知道?就是個過路財神!手里面有銀子就像、想貼補小輩。這些年花在侄兒侄女身上的銀子也不少吧?大侄女家的大哥兒成親,娘花出去多少?這孩子多也是有好處的!”
大老爺不高興了:“你是誰家的?”二老也深知大哥的脾氣,趕忙道:“老三能哄娘開心。都當祖父的人了,還能放下身價彩衣娛親。我遠在揚州,大哥脾氣倔。就當為了娘。”
大老爺還是生氣:“平常千好萬好,都不及老三窩在膝頭叫聲娘!這小子從小就喜歡媚上,一點兒真本事有沒有!”
二姥爺提議:“要不大哥學學三弟,窩在娘的膝頭撒嬌?”大老爺直接噎住:“喝酒!喝酒!”
(https://www.dzxsw.cc/book/94313428/2916333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