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第204章賞花宴
賞花宴分文、武兩部分,上午文下午武,中間是宴飲。
文斗部分有吟詩、作畫和對對子。每項都評出個第一,有相應的彩頭。武斗則分為投壺和摔跤兩項。投壺是姑娘們的賽事,摔跤則是男兒們的戰爭。
賞花宴賞菊,吟詩作畫都以菊花為題,供眾人評選。其中在作畫一項上獲得魁首的,是秦家姑娘,秦四爺秦云崢之女。因秦云崢成為白蘭郡王云松的授業恩師后,全家搬到了洛陽來。
“我們秦家姑娘就是才華橫溢。”華自閑扇著扇子,與有榮焉道。秦家大舅母萬泉縣主謙虛道:“娘娘謬贊了,一個愛逞強的小丫頭罷了。”
秦家四夫人,也就是秦家姑娘的親娘緊隨其后:“大嫂說得對,她呀就這點兒本事,藏不住,也不穩重。”
華自閑看向秦四夫人:“四舅母來京可還習慣?四舅舅身體可還好?”秦四夫人是秦家回了長安后娶的,同洛陽沒多大聯系,舉家搬遷更是沒獨立門戶,反倒跟大舅一家擠在一起。好在秦四爺家人口簡單,身邊只剩下一個未出閣的閨女。
秦四夫人規矩很好,并沒拿華自閑當自己親戚看來,畢恭畢敬道:“回皇后娘娘的話,老爺說白蘭郡王寬和仁厚,乃大齊之福。”
這話可有意思了,聽著是好話,細品倒是能解讀出不少隱喻。華自閑看向秦四夫人:“辛苦舅舅舅母了。”
秦四夫人趕忙站起身:“謝皇后娘娘抬愛,不敢當。”華自閑笑瞇瞇說:“都是自家親戚,四舅母不必這般拘謹。”
不多時,作為魁首的秦家姑娘前來領賞謝恩。華自閑為每一位魁首準備的都是一頂鳳冠,自用、娶媳婦、當傳家寶都合適。
皇后娘娘喜歡發冠,洛陽城自然流行。在模樣、材質上還頗有創新,目前絹花類的花冠最是流行。
“小女秦啟拜見皇后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這是秦家這輩中年紀最小的孩子,一看便是嬌養長大,明媚濃烈。
秦啟長得既像爹又像娘,還具有自己的特色。是個身材高挑的圓臉姑娘,規矩明顯是臨時抱佛腳現學的,眼珠子亂轉,心思活潑。
華自閑揮動手中團扇:“起身吧。”秦啟高聲道:“謝娘娘。”
華自閑道:“畫藝精湛,想必秦姑娘沉迷此道。”秦啟不敢當:“不及娘娘,謝娘娘夸贊。”
華自閑歪頭對萬泉縣主道:“這位秦家表妹頗有意思。”萬泉縣主回答說:“這孩子打小是個鬼靈精,除了作畫,是個靜不下來的熱鬧性子。”
華自閑勉勵秦啟:“既然喜歡,那便不要放棄。希望我大齊出個大家。”秦啟突然跪在地上:“稟娘娘,小女有個不情之請。”
華自閑很好說話道;“講!”秦啟說出訴求:“娘娘的彩頭,可否換個別的?”
華自閑還沒說話,秦四夫人坐不住了:“阿啟放肆!”隨即跪在女兒身邊:“皇后娘娘恕罪,是臣婦沒教好女兒。”
華自閑不在意笑道:“四舅母何必這般嚴肅,秦姑娘不要鳳冠,想要什么?”
秦啟道:“素聞華少傅乃當世大家,尤善花鳥。小女也喜歡花鳥魚蟲,想拜華少傅為師,還請皇后娘娘成全。”
華自閑搖著扇子思量一會兒:“這個嘛,不行!”秦啟急了:“為何?是否因為我是女兒身?”
華自閑搖搖扇子:“不是。”秦啟追問:“那是為何?”沒有個正當理由絕不罷休的樣子,還挺可愛的。
華自閑回答說:“因為我爹爹只能教我作畫,不許收徒!”秦啟沒想到是這個理由:“皇后娘娘您不講道理!”
華自問她:“本殿下就是不講道理,能耐我和?”秦四夫人跪在秦啟身邊,請罪道:“小女無狀,還請皇后娘娘恕罪。”華自閑揮揮扇子:“下去吧!”秦四夫人千恩萬謝領著秦啟走了。
華自閑轉頭看向華北溟:“秦家姑娘天賦不錯,華少傅可有收徒之意?”華北溟聞言站起身:“老臣年邁,長年不握畫筆,哪里還能誤人子弟。”
華自閑搖扇的手一停:“真的?”華北溟鄭重承諾:“千真萬確。”華自閑滿意:“今日午宴準備了蟹釀橙和什錦菜,華少傅可要多用些。”華北溟再次起身:“老臣謝皇后娘娘掛念。”
宮宴上,華北溟坐在華自閑下首。按理說,這個位置屬于親近的親王正妃。不過嘛,皇帝不在,一切皆由皇后做主,親近自己親爹,誰又管得著。
華北溟喝了一口溫熱的羔羊酒,心滿意足道:“多謝皇后娘娘,老臣很久沒嘗到這般精湛的手藝了。”
華自閑指指自己桌上的蟹釀橙:“本殿拿這道菜換華少傅的什錦菜如何?”華北溟欣然應允:“那就多謝雁回殿下。”
微醺過后比賽繼續,不曾想,投壺的魁首依舊是秦啟。
小姑娘前來謝恩領賞的時候,還一臉不服氣。華自閑一整天心情都非常不錯:“說吧,想要什么?”
秦啟下定決心道:“小女聽聞皇后娘娘投壺高手,想請教一番。”華自閑把玩手中搖扇:“好呀,你說怎么玩?”秦啟找就想好了:“置屏風盲投。”
投壺場地設在瑤光殿一樓,人在殿中,投壺在水中。因水中波動,難度本就加大,如今再設屏風,難上加難。
秦啟信心滿滿,同華自閑一起站于屏風之后:“娘娘先請。”華自閑掂量掂量手中的箭矢:“那本殿就不客氣了。”
石榴裙搖曳生姿,箭矢力道精準,單聽聲音,華自閑直接斷定:“投進了。”秦啟抱拳:“娘娘果然厲害。”
上兵伐謀攻心為上,華自閑好笑:“怎了?秦姑娘想殺殺本殿的威風?你雖比試過數輪,熟悉此地環境。可也別忘了,九洲池乃是我家后院,還有誰比本殿更了解這里?”
秦啟小心思被揭穿,臉上有些掛不住:“娘娘為何不太喜歡小女?”華自閑反問:“有嗎?本殿只是討厭所有想當本殿師弟妹的人吧!”
華自閑雖說懷有身孕,武藝并沒有落下。不批折子的時間都在養胎,吃、睡、走動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好在老天垂憐,一應妊娠癥狀皆無。再這般心寬體胖下去,皇后娘娘都不好意思裝病了。
秦啟終究是小兒心性,總想著一爭長短出風頭。華自閑贏了比賽并不開心,本殿才二十,春秋正盛,怎么見了年輕三、四歲的姑娘像隔輩人似的!
心情煩郁的皇后娘娘將煩心事寫在家書上,送到千里之外的高昌城。可惜北上祭天的真龍帝并沒有收到。
賞花宴后華自閑“勤勉”了幾日,市舶法則和市舶防務正式生效,并且設立市舶寺,暫且歸戶部管理,漕運總督協助。分法則、防務兩部。
法則主管稅制、貿易、船只管理以及貨品檢查,防務則是組建大齊可應對海中危機、預防海盜的戰船以及士兵。
云陽侯陳文璧為市舶寺卿,衙門設在廣州。
市舶寺后,皇后越發尋不到人。聽說迷上了聽戲,唐寧公公正在尋新穎的戲班子。這這這……皇后怎么如此荒唐。
有御史上書懇請皇后勤政,華自閑全當沒看見。該消失消失,該批折子批折子,每日定時定點找不到人。
好在宣政殿在同明光殿的斗爭中越發總結出規律。只要皇后人在明光殿中,萬事好商量。離了明光殿,明日再議……天塌了也要閣老們先頂一會兒。
近段時間,宣政殿的小太監們可夠忙的,一個個抻長了耳朵,打探皇后行蹤。紫微城規矩森嚴,偷窺圣蹤乃是死罪。要不是皇后身邊的唐海公公示意,借他們膽子也不敢。
賞花宴剛過,戲班規模逐步擴大。秉著獨樂了不如眾樂樂的原則,文武百官、宗室勛貴請了個便。
百戲堂位于紫微宮西北角,是個消遣的好去處。皇后喜歡新編的折子戲,題材取自真龍帝西征。要是不喜歡看,后殿的小戲臺還安排了其他戲種。
在消遣娛樂上,還是非常有多樣性的。
為了順應潮流,戲班子將火|炮搬上了戲臺。別說,還有幾分相像,惟妙惟肖。精彩處,所有人屏住呼吸。緩息處,雷鳴掌聲經久不息。
這出《紅河谷大戰》取材河套戰役,正是那火|藥耗盡,奮力搏殺之際的英雄故事。傳神且極具感染力。
華自閑看的高興:“好,賞!賞什么好呢?”唐寧站出來:“回稟娘娘,不如賞銀子?”這個主意好,物件用不上,銀錢最實在。華自閑決定了:“賞黃金百兩!”
華自閑右手邊坐的是寧王等一眾宗室,左邊則坐的是國丈華北溟以及前幾日剛剛入京的漕運總督范大人。
寧王對華自閑冷落宗室之態十分不滿:“如今戰事未平,皇后娘娘倒是大方。”華自閑端起茶杯:“伶人盡心排戲,宣揚我大齊國威,陛下盛舉,不該賞嗎?”
寧王還未說話,自有人搶在寧王前說話:“皇后娘娘說的及時。陛下乃我大齊不世明主,流芳百代也是應該。”
華自閑看了一眼:“原來是陳王世子,陳王身體可好些了?”陳王世子起身回答說:“多謝皇后惦念,家父身體尚佳,如今已能坐起身了。”
華自閑跟著高興:“唐寧,送些定襄新來的百年老參和靈芝給老王爺調養身子。”陳王世子大喜:“多謝皇后娘娘。”華自閑客氣道:“一家人,世子無需多禮。”
太|祖一脈遺留下來的陳王、趙王,武宗、天德朝時默默無聞,真龍帝登基后,因為血緣越發疏遠,倒是很喜歡抬舉他們兩家。華自閑也跟著給兩家體面。
宗室子弟都姓元,用誰不是用。太|祖血脈和仁宗血脈在華自閑看來,差距都不大。聽話、得力、一心一意跟著皇帝,才是重中之重。
像定王府,如今為皇帝守著東北大門,深得器重,誰人不羨慕。將來定王回京,一個五軍都督府的同知是跑不了的,興許還能入內閣呢!那可是宗室第一人!
(https://www.dzxsw.cc/book/94313428/2916330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