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聽雨樓三樓還是少有人能上去,現在評詩的從德公變成了經常往來的名流大家,畢竟這就是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當聽雨樓聲望越來越大,不少名流大儒也逐漸匯聚此地。
對于他們來說,評品詩詞能讓自己名氣大增,被更多人知道,而他們的到來又進一步擴大聽雨樓的名氣,二者互惠互利,雙贏壯大,不斷加強,在良好經營,以及他設計的各種心理暗示下,聽雨樓的名聲也一天蓋過一天。
不過無論如何,聽雨樓始終只是酒樓,它的潛力正在逐漸發掘,可始終會有上限,可航運不一樣,具有無盡潛能,能帶動無數其它行業。
晚宴上大家都很開心,嚴毢這個嚴肅的老頭也難得笑呵呵的,也不說李長河敗家了。因為這兩天他剛跟阿嬌的二叔做完納采、問名之禮,雙方交換生辰八字,這說明他們王府算得上有女主人了,瀟王血脈得以延續。
桌上大家都稱阿嬌為世子夫人,阿嬌害羞的從頭到尾紅著小臉,卻也不反對。
李長河跟季春生、嚴申也喝得很盡興,這筆生意意味著王府下一個階段性的規劃徹底開始,雖然還有許多阻礙,但開頭總是好的。
當晚,他喝得爛醉如泥,都不知道怎么回的王府。
第二天雖然還有些頭暈,但也開始派出人手接收造船廠的工人,由嚴申帶頭。
很多事情必須重新規劃了,和王府的臨時勞工按勞動量付錢不同,船廠的工人是不能如此的。
船廠工人大多都是技術性的工種,他們和魏家的關系并非簡單的雇傭,而是長期的長工,幾乎類似賣身。
總之類似不平等條約,工人們必須為魏家工作幾十年,少的也是十年,最多的有五十幾年的,而買身錢是一次性給,魏家早就付給工人。
總共有一百七十三個工人,工作時住在船廠旁的窩棚,當然有些在京都郊外有房屋,雖然簡陋可也算有個落腳,有口飯吃,有些已經娶了媳婦,成家立業。
生產力低下,物質匱乏的時代這幾乎是固有運作模式,不管在那,何種文化,只有經層層剝削,上層才能過上物質豐裕的生活。
他的一萬五千兩,不止買下船廠,倉庫,材料,還有工人們所有的賣身契。
只要這些契書在手,所有船廠工人在上面寫明的限期未到之前都需要為王府勞動,且勞動是義務的,理論上他只用提供食物,不讓工人餓死,年底給不給賞錢也全看他愿不愿意。
之所以提供食物,也是因為怕工人們餓死,無法勞動,繼續創造財富。
當然按景朝律,他若是餓死自己手下長工,開元府是會問罪的,可他是瀟王世子,開元府肯定也睜只眼閉只眼。
對于工人們來說,他們追求只是能過日子,不被餓死。
隨著時間推移,李長河讓祝融將熟鐵片清理干凈,然后派趙四做好必要的東西,又讓研磨石墨粉的工人暫時停下,磨些鐵粉,這是必要的準備。
同時他連夜寫好很多東西,其實就是新的勞動合同,更加能激發工人們的勞動積極性,當晚讓人帶到城南印刷好,王府已經開始逐步進入下一階段,已經不能再用舊秩序,舊規矩去辦事,不合適的制度會限制生產力。
…
兩天后,這兩天阿嬌迷上跟月兒一起弄制香水,她們還搗鼓出新的水仙,桂花等香水,其實香水的制作工藝和原理都很簡單,問題在于加工的精細程度和細節處理,只要有精益求精的心,就能越做越好。
秋兒依舊很忙,不過再忙每天晚上李長河都會教她一些新知識,只是十分繁雜,想到什么就教什么,詩語也會經常在飯后跑來和她一起聽。
學習和應用之間有條鴻溝,思維深度不夠的人難以跨越,不過她們哪怕只是記住也是好的。
…
有時他會死皮賴臉的去爬詩語的床,可不管他怎么軟磨硬泡,詩語就是不搬來王府住,李長河其實有些心虛,雖然他不是好人,可不管如何讓詩語過得好一些他是想的。
后來想想或許對于詩語這樣個性獨立的女人來說,無拘無束才是她渴求的,自己雖有考慮,但讓她住進王府反而是對她的束縛吧,所以干脆也就由著她…
…
這幾天季春生也每天跟他說朝廷之事,經過幾天朝議,新軍之事已經定下了。
皇帝將神武軍第五廂新定為新軍,撥歸樞密與直轄。
神武軍五廂都在編禁軍兩萬一千人,編制十二軍,每軍一千多人。
結果皇帝直接在朝堂下令,十二軍并為十軍,每軍編軍士兩千,而其中第十軍編三千人,歸屬天子皇孫、瀟王世子、昭武校尉李長河轄制。
加瀟王世子李長河為:游騎將軍,新軍一廂都第十軍軍指揮使。
冢道虞和羽承安當堂站出來反對,結果皇帝根本不予理會,圣諭已經由中書擬寫,皇帝御畫,轉交門下封駁,估計不出幾日,就會到王府,到時皇帝會親自召他入宮。
李長河自己都驚了。
他當初的預期是兩千人左右,沒想到皇帝一下子給他三千!
三千禁軍可不是小數目,雖然神武軍長久無戰事,肯定比不上常年在外駐守換防的武烈軍和嶺捷軍,可光是軍器監打造的制式裝備,外加兵部發放軍餉這兩點就讓他有一支底子不錯,又有歸屬自己的武裝力量!
聽聞這事后,李長河立即讓嚴毢準備將軍釀,還有香水,分批精包裝,很多人他必須謝。
……
兩天后,眾多幫他說話的大臣大多已經一一上門謝過。
李長河帶上秋兒,讓嚴申領著三十個全副武裝的護院,去新買的造船廠。
魏家造船廠在元門渡上游,地處城北偏南位置,是一個很大的河彎。
早晨陽光明媚,昨晚剛下過小雨,空氣中還帶泥土芬芳,青石板路上時不時有深淺不一的水洼,中間的馬車拉著兩個大箱子,輪子咯吱咯吱作響,一行人前往城西出城,前往魏家造船廠。
李長河自己騎馬,秋兒不會騎馬,所以多給她備了一輛馬車。
聽嚴申說,魏家造船廠在城北偏西的位置,地處河灣,河灣很寬,水流并不湍急,而在造船廠一側,因為在河灣內側,長年沖刷導致沙石少有淤積,吃水很深,正好適合新船下水。
去往船廠的路不遠,雖然人煙稀少,但還寬廣,路況不錯,都是隨時鋪設的,比城外很多主官道還好,這是魏家常年維護的緣故,因為造船的木材要從這條路上運過去。
道路兩側,李長河看到好幾個村落,人都不多,只有幾十戶,村民用好奇又警惕的目光看著他們的人馬,遠處西邊樹林邊,有幾塊不大,新開墾出來的地,可地并不多,收成應該不夠養活這些村子。
從村子北邊挖過來的水渠打理得也不好,不到一尺寬,雜草叢生,十分狹窄。
近處還有幾個孩童在放牛,也好奇的看著他們,看慣京都樓閣林立,如今再看這些小村,頓時覺得格格不入,這是京郊,離開京城不過一里(500米),簡直如同兩個世界。
“這是誰的土地?”李長河騎在馬背上問。
經長時間的練習,不說精湛,他的騎術已經算得上其實嫻熟,又忍不住想到當初教會他騎馬的魏雨白,她來過幾次信,跟他說關北的事,大體意思就是生活很艱難,但還不錯,關北廂軍已經重整,不管世界多悲慘,生活依舊要繼續。
(https://www.dzxsw.cc/book/94292918/7525724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