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九月初,在李長河上表建議之下,皇帝下詔,封耶律大石為慶親王,其養女耶律雅里為慶平公主,在宮中舉行隆重的冊封儀式,隨后還在宮外進行祭天地祖宗儀式。
耶律大石,成為景國第一位外姓親王,但封地只是象征性的,朝廷將郊外大片土地劃給耶律大石這個慶親王,更不外放,也沒有實際上的封地,只有一處宅邸。
可以說,此次加封,政治目的十分明顯,就是為了穩定北方人心。
所以皇帝一面加封耶律大石,一面發官文布高天下,既原遼國南院大王,耶律皇族之后,被封為慶親王,用意安撫北方人心。
另一方面,遼國皇宮中俘獲的眾多達官貴人,美女,一部分被挑選出來在耶律大石的王府上作為下人,另一部分則被李長河賞賜給作戰表現突出的新軍士兵。
朝廷有獎勵,他自然也要有獎勵。
另外最后一些,則負責照顧被軟禁皇宮外的耶律惇,他畢竟是遼國皇帝,皇上也下表寬宥敵酋,昭示皇恩浩蕩,但耶律惇日子肯定不會好過就是了。
另外,何昭之子何煦,何芊的二哥也高興的到新軍中任職,何昭同意他所言,何煦非常高興,他本來就不想讀書,向往自由,不被家世束縛,所以自然高興。
他到軍中后,李長河封他為新軍都指揮使,并向朝廷請加他為致果校尉,他文書一上,吏部受理非常之快,官府文冊很快下發,因為如今晉王,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特別是八月十五之變后,太子身死,東宮被清算,血流成河,晉王更是亂軍中殺了太子,皇上沒生氣,還放出消息要加封晉王皇太孫,足見晉王勢大。
所以最近朝中各級官員陸續來拜訪,皇上也就經常召他入宮,問許多天下大事,他終于可以慢慢左右朝局了。
事到這步,老皇帝也放心下來,還叮囑他許多,如不能婦人之仁,不能細枝末節抓著不放,要多余朝中官員走動,親疏遠近要有分寸等等。
另外一邊,皇后和催促他明年把何芊娶過來,太子之死,讓皇后很傷心,畢竟太子是她養子。
皇后年紀大了,見慣皇家血雨腥風,太子之死到時很淡然,只是之后更加頻繁的讓他帶著詩語,帶著阿嬌去宮里坐坐,會準備很多東西送給兩個女孩。
李長河想來也不覺得奇怪,畢竟皇后經歷過當年皇家的血腥,像皇子被殺,吳王謀逆,那可是數萬人的血,染紅的是武關沙場,還有宮闕門楣,這些事情她見多了。
皇后也私下跟他說過,說讓他娶何芊,還讓他娶魏雨白,道理很簡單,一來他將來繼任,下面的嬪、貴人不說,光說皇后和貴、淑、德、賢四妃是必須滿的。
皇后有一次與他單獨在御花園說話的時候,有用有些枯瘦的手拉著他,意味深長教導,“你想想祖宗為何要設一后四妃,還有眾多嬪,貴人。皇上要真是缺女人,惜愛女色,不設眾妃不是更好,再漂亮的女人難免年老色衰,每過幾年換年輕女人入宮不是更好,何需設那么多位置,上下動換不易,擾自己情趣。
其實是為與各方有聯系,你以后想事,也要這樣想。
比如娶了阿嬌,將來你就有王家支持,王越是舊臣中堅,是前朝舊人中德高望重之人,有他支持,為你說話,老派人才會出力為你做事。
不過當下,何芊又比阿嬌重要了。
奶奶道不是說這兩丫頭誰好,你一心里喜歡誰我也管不了,只是你要明白。王越畢竟年紀大了,何昭這一班人才是你將來依仗的重臣,所以何芊也重要。”
“…”
“…而內外之事,你都要注意,內安不夠,還有外患。南方大理國成不了氣候,自己內耗不斷,當初他們向我景國上表,要俯首稱臣,也沒被同意,先皇們的顧慮就在其內部各個族眾林立,常年不和,又地處偏遠,接過來就是爛攤子。
交趾(今日越南一帶)、白夷之地,蠻荒之地,也被冢道虞打怕了,無須顧慮。我景國之患,主要來自北方,守住北方門戶的將門之家尤為重要。
山西楊家,真定魏家,都看守國之門戶,當初眾人不明白先皇為何將自家女兒遠嫁楊家,往后楊家任勞任怨,忠心耿耿守了百年國門,他們想必就明白了。
關北魏家,魏朝仁是個能打仗,有資歷的人,如果你娶了魏雨白,兩家親上加親,他才會為你心甘情愿固守國門…
我也不是逼你,只是跟你說清這其中利害,最后娶誰,將來怎么立后,立妃都是你自己的事,看你喜好,只是身為至尊,做這些事時也要為天下著想…”
比起皇帝跟他說的家國大事,皇后顯然更加關心的是家事,但在皇家,家事就是國事,這點皇后說得很清楚。
…
除進宮受教誨,每天李星還會去王府的學堂講課,主講《荀子》,其實之前王府就請了一些年輕的教書先生,甚至還有隔壁被貶謫的陳鈺為王府學堂中的孩子教學。
關于教什么,李長河很寬泛,但文化課教學,必然容易夾帶主觀,所以府中秋兒會給孩子們教數學、簡單物理學,而阿嬌會教他們一些詩理,趙四也時不時客串,不過他有一身本事卻不會教,只是帶著孩子們參觀王府的工業區,培養他們的興趣。
而荀子之精要,“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則是李長河想要重點講的,但這么大的孩子,跟他們說這些自然是不懂的,所以他需要一點點循序漸進。
李長河也樂于給孩子們講課,這些孩子是他的未來,也是王府的未來,國家的未來。
小院外,景色優美,王府的孩子們坐在下方,李長河拿著本書,搖頭晃腦讀著:“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荀子》是為那些能讀書識字,能獨立思考的成人寫的書,所以開篇就是“勸學”,第一句就是這句,與其各家學說都不同。
第一句話充滿一種權威的挑戰,荀子首先教的是學無止境,然后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說冰出自水,卻寒于水。
一本書,開頭一句一般都是很重要的。
荀子之所以把這句話放在開頭,是因為他的觀點在當時是非常“反人類”的,他要說自然界的規律是恒定不變的,人可以利用這些規律造福自己,和誰是皇帝無關,和人類自身無關。在當時人看來,簡直是“異類”,胡言亂語。
“這是說,君子認為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關鍵是后面的。青是從藍色里提煉,卻比藍色更青,水是從冰凝成的,卻比水還要冷,你們覺得他荀子想說什么。”李長河問。
“王爺,我覺得夫子說得不對!”他才說完,十三歲的季夏明,季春生的兒子就舉手,小家伙本來該守孝不能上學的,但李長河跟季婦人溝通之后,改為晚上守孝,白天照常上學。
“哥,圣人說哪會不對。”旁邊懂事的妹妹夏鯉拉他衣袖。
下面的小家伙鬧哄哄的說起來,李長河沒阻止,用尺子敲了敲桌子讓他們稍微安靜,然后問季夏明:“你覺得哪里不對?”
“要是我認識所有的字,讀了天下所有的書,那豈不是沒有學的了,怎么會學無止境呢?”他好奇提問。
(https://www.dzxsw.cc/book/94292918/7525621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