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朝堂上亂成一團,完顏離一時也沒了決斷,下意識的看向站在前排的劉旭。
劉旭自然感受到圣上目光,身為宰相,協調陰陽是他的職責,而且他心中也有自己的的判斷。
以他之見,大金的鐵騎確實算得上天下無敵。
特別是攻破遼國上京,從遼國國庫中獲得的甲胄再次武裝起來,人馬具甲,全身披著鐵甲,只漏出黑洞洞眼睛的鐵浮屠大軍。
金國國教是佛教,浮屠在佛家用語中是塔的意思,鐵浮屠就是鐵塔,將士們對他們樣子的貼切形容,每次鐵浮屠沖鋒陷陣,必然摧枯拉朽,勢不可擋。
…
如果以前,劉旭有信心大金國的鐵騎能沖散任何陣型,能踩碎任何軍隊。
但自李長河出現之后,情況有了變化,景軍有了一種叫大炮的東西,能發出火光青煙,聲音震天,能打出好幾斤的鐵球,威力非常大,摧枯拉朽。
大炮也有弱點,威力大,但緩慢而沉重。
劉旭并不知道如果鐵浮屠大軍的沖鋒遇上景國大炮會什么樣,所以他心里很不安,戰事又多了一個非常大的變數。
如果是以前,他也會毫不猶豫支持南出山海關,與景國大軍正面決戰,太祖皇帝帶出來的百戰精銳,從遼東一路殺到上京,殺到山海關,他們所向披靡,無人可當。
可如今有了變化…
具體的戰術、方略、部署如何都不考慮,如果大金國所向無敵的鐵浮屠頂不住景國的大炮,那南出山海關就太過危險。
山海關的險要對于景軍來說很危險,可對于他們來說也很危險。
如果大量軍隊出了山海關,又抵不住景軍大炮而退敗,那么險要的山海關也會將他們撤退的路卡死,山海關不同別處,一面是山,一面是海,城墻厚實,中間可走的路太窄,大軍通過很慢,他們的撤退也會緩慢。
所以他不希望大金國的大軍出山海關,風險太大。
心里有了定論,劉旭站出來道:“諸位,請聽我一言。”
他開口,朝堂安靜下來。
“烏林大人所言確實有道理,先帝留下的百戰雄師所向披靡銳不可當,不過山海關附近地勢狹窄,我大軍難以展開,加之景國有大炮,說不定會吃虧。
臣認為蒲察大人想要穩扎穩打,烏林大人想要銳意進取都沒有錯,我們可以先用蒲察大人之計,將上京,遼陽方向精兵盡數在遼西走廊一帶布防,先試試景軍深淺。
若景軍精銳,無必勝把握,則死守山海關、寧遠、錦州、白狼山一帶重鎮,遏其進軍,景軍人多勢眾,天長日久必定補給不濟,自然會撤兵。
如果景軍不堪戰,則集結我大金國精銳鐵騎,南出山海關關擊之,大概率還能一舉奪下燕山府。”
劉旭條理思路清晰,說得井井有條,對大略把握十分到位,以他的思路部署,金國無論如何都是穩坐釣魚臺的,就算戰事不利,也能拖到景國撤兵,如果戰事順利,則能南下圖謀燕山府。
眾人紛紛點頭贊同,無論烏林晃還是蒲察翼都沒意見。
“劉公說得對,正是朕想說的!”完顏離大喜。
劉旭接著提醒:“不過大同府一帶也需要加強防范,大同府固若金湯,可那一帶遼人漢人居多,加之當初攻下大同府時曾縱兵燒殺搶掠,民心不穩,要防嘩變之險。”
這一說,完顏離臉色頓時不太好看了,因為當初屠戮大同府他也有份,如今說來好像是他不對了。
“這事朕自會操心。”完顏離有些不悅道。
劉旭便不多說了。
…
完顏離掃視眾人,“既然大略已經定下,大軍總要有人統帥,諸位說說誰適合掛帥,節制三軍。”
他一開口朝堂又七嘴八舌吵起來,大家的意見無非兩種:
蒲察翼百戰老將,烏林晃,后起之秀,皇上心腹,兵部侍郎。
吵來吵去沒有結果,最終大家的目光又落在劉旭身上。
見眾人和皇上目光匯聚過來,劉旭也明白怎么回事,他心中其實有人選,那就是十有八九被皇上秘密軟禁的遼王完顏宗弼。
遼王完顏宗弼,大金國一半江山都是他打下來的,作戰經驗豐富,雖然有些沖動,但身經百戰,有大將之風,如果他能夠坐鎮前線,統帥三軍,那劉旭一萬個放心。
他見識過李長河的厲害,但他不相信李長河能與一個打下大半金國的人抗衡。
可惜皇上是不可能讓遼王掛帥的,如今遼王威望已經讓皇上如坐針氈六神不寧,若他在掛帥出師統帥三軍,威望更上一層樓,那皇上豈不是要夜不能寐寢食不安…
所以他只有在烏林晃和蒲察翼兩人之中選。
劉旭心里自然偏向打過仗的蒲察翼。
不過劉旭看得更高更遠,事到如今這個統帥已經不單單是個軍事問題,更是政治問題。
他自然可以發表意見,然后靠著威望定下誰是統帥,可若如此造成朝廷內部不合,就得不償失,如果那樣如何面對來勢洶洶的景國。
于是他拱拱手,走上前道:“皇上,諸位同僚,景國大軍已在路上,六月初就能到山海關,此役勝敗事關我大金國國運,事關子孫后代之前程。”
他說著轉身面向眾多皇親國戚和官員:“老夫今日在這,若說烏林大人為統帥則支持蒲察大人的人必然心里不服;
如果說蒲察大人為帥,那么支持烏林大人的諸位又回不服,不管怎么說,大家都會心生嫌隙,不能通力合作,共抗景國。
因此,在此生死攸關之際,老夫提議諸位大人都用一天的時間仔細回去想想,然后將心中統帥的名字寫在紙條上,明日上朝時,老夫收取諸位紙條,得數多者為三軍統帥。
如此,三軍統帥就是諸位大人選出的,到時無論是誰,大家都要通力合作共抗景軍,不得有二心,如何?”
他說完轉向上方的皇上完顏離。
完顏離點頭表示首肯,隨后他又轉身,眾多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也都同意下來。
劉旭松了口氣,此時朝堂內部精誠合作比什么都重要,大金國擰成一股繩比什么都重要,遠重要過誰是統帥。
這也是他身為宰相的職責,下朝之后,大家對他更為敬重,劉旭卻沒有太多變化,他只是在報答太祖恩情,在他心中,大金國的江山社稷,國祚存亡比什么都重要,如此才能不負太祖恩情。
…
第二天上朝之后,諸位大臣都交出自己的選擇。
最終大概是因為昨天烏林晃的一番話讓人們對蒲察翼產生了嫌隙,一百多票中,烏林晃得了七十多票的支持。
于是兵部侍郎烏林晃當場被皇上封為三軍統帥,加其為天下兵馬大元帥。
隨后賜兵符,使其集結上京、遼陽、錦州、寧遠、山海關等各路軍隊統一歸他調度,在遼西走廊一帶各個重鎮設防阻擊景軍北上。
(https://www.dzxsw.cc/book/94292918/7525602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