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徹兒見過奶奶
隆武王微微一笑,和聲言道:“即便如此,寡人亦當重謝二位師侄!”
“師叔不必客氣,祖師爺已做交代,我二人也算是奉命行事。”說著,魏無且轉頭看了看沉睡中的陳徹,語氣輕松地說道:“此次施治尚算順利,二殿下本身根骨奇異,明日即可復原。現在他的氣海已經奠基,其中已蓄有我等三人二十余年真氣,再加上他天然而來的十八年真氣,粗略算來,二殿下氣海之中現已蓄有四十余年的真氣,較我師父也不遑多讓,只是還不能啟用,尚需祖師爺為他打通大天庭,啟開天眼,貫通六經八脈,氣機一暢,二殿下當可一日進入天人界,便如褰裳師姑當年一樣。”
“如此甚好,寡人亦代王后向二位師侄致以謝意。”說罷,王上以江湖規矩向魏無且二人抱拳一禮。
……
第二日,人間四月清亮的天上,和煦的陽光透過白色的窗紗,溫柔地鋪灑在寢宮的王子睡房中,銅制的熏籠里生出的紫煙,裊裊地彌散在室內清透的陽光里,是一種清雅的香氣,與庭院中的鳥語花香遙遙呼應,這樣的環境,不論彈琴,寫詩,品茶,讀書,或與一紅顏知己坐而清談,與喧囂的世間劃出一道不遠不近的界限,皆是遠離紅塵的雅致與溫婉。
“嗯嗯……”
陳徹輕輕嗯了兩聲,醒了過來,躺在軟軟的玉榻上,迷糊了一會,撐著身子,坐了起來,突覺心中煩悶異常,堅忍著嘔吐的欲望。
趴在床腳睡著的疏漓驚醒過來,見公子似是煩惡欲吐,忙站起身去,就近取了一個銅盆來,別過臉去,強忍著那種熏得人發昏的腥臭味,端著讓公子將口中穢物吐干凈。
“哇……哇……哇……”
一陣煩惡的嘔吐聲音讓人聽在耳里,直感揪心,似是將心肝脾胃肺都給吐了出來,半晌,陳徹止了嘔吐的痛苦行為,這才看見銅盆里是一小盆黑色的血,腥臭難聞。抬頭看著疏漓聳著精致的鼻子,似是強忍著,眼下還掛著兩個青黑的眼圈,知她應是一夜未睡,心里感動,嘿嘿一笑:“咱們家白狼兒真是活神仙呀,會孫猴子七十二變呢,怎么現在一下子又從惡狠狠的大灰狼變成了萌萌的可愛的小國寶了。”
疏漓瑟瑟一笑,勉強回道:“孫猴子七十二變?國寶?……這是?……什么跟什么呢?公子又說胡話了吧。”說著,將銅盆先放一邊,掏出手巾將公子嘴邊的穢物擦凈。一個小侍女過來將銅盆端走。
“國寶呀,就是大大的……大熊貓哦,便似你現在這樣子的,頂著兩個老大的黑眼圈,萌萌的,很可愛的,嘿嘿。”
“哦,大熊貓,那不是云陽國的蜀地才有的動物嗎?什么時候成了國寶呢?……云陽國前些年還送過王上兩只呢,就養在王廷獵苑內。……公子,先吃了藥,我便給你梳洗更衣吧。”
“哦……還是我自己洗洗好了,被一個美女貼身侍候著,還真有點小不習慣呢,嘿嘿。”
“公子現在覺得好些沒有?昨夜那個魏掌宮臨走時,說公子只要醒來后吐出多年積下的毒血,再吃下他的祖師爺為公子配制的九轉回魂丹,公子的病就會好的了。……奴婢這就服侍公子先吃藥。”說著,去墻頭下的妝臺上取過一個檀木小盒子,打開盒子,一顆碧瑩瑩的丹藥散發著芝蘭的幽香,赫然入目。
一個侍女端過一杯溫開水,走了過來。陳徹取過水,漱了漱口,一個侍女端著盂盆接了。
一個侍女端了一個盛著溫水的銅盆站在旁邊,疏漓伸手在銅盆里洗凈,擦干,從檀木盒中取出回魂丹,輕輕喂進陳徹嘴里。
“什么好些沒有?我本來就好好的呀。……哦,你是說我剛才吐血嗎?這有什么呢,我年輕人血氣旺,吐點血那還不是很平常的事兒,吐啊吐的就習慣了,……想當年我在中東……嗯,反正身上出點血也沒啥大不了的。”
陳徹嘴里含著那顆丹藥,有些無奈地搔了搔頭,覺得這里的這些人也太拿自己當回事兒了,還真有些不習慣。
陳徹咀嚼了一下,微甜,滿口馨香,“咕嚕”一聲吞落下肚,過了一會,只覺腹中丹田一片暖意,中氣沛然,全身四肢百骸說不出的舒服。
下了床,很是舒服地伸了個懶腰,看著周圍的一切擺設,全是值錢的古董,同時還有貼身丫鬟侍候,心想,這日子可比前世那個工科狗舒坦了不止一百倍。
接下來,疏漓小心侍候著公子陳徹梳洗更衣,焚香加身。
一襲紫色牡丹繡花的圓領長衫加身,發髻上插一只紫金簪,腰纏黑玉帶,左側懸一枚暗青色玉佩,站在銅鏡前,頎長勻稱的身材,一張臉如冠玉,艷美無儔,略顯陰柔,這就是如今的他。
“白狼兒,走,咱們出去玩兒。你稍后讓落櫻去稟報太后,別讓她老人家巴巴兒的白跑一趟過來看我,就說我回來后就去向太后請安。”
“嗯,又去看螞蟻打架嗎?……還沒吃早點呢,公子,咱們今兒還是別出去了,你這病還沒完全好呢,依奴婢說,公子應該臥床歇息才是。”
一個侍女端著一個食物托盤進來,恭謹地站在一邊,陳徹上前看了看,是一個玉碗盛了乳白色酪漿,冒著熱氣,玉碗旁邊放了一支像吸管的麥稈,感覺沒什么胃口,便繼續和疏漓逗樂子。
“什么?瞧你的意思,是說我還是一個白癡大傻二,……你才有病沒好呢,一個大老爺們兒的,天天躺平在家里,像什么話。哼,你現在膽兒夠肥的,敢說我還是白癡兒,……信不信,看我怎么收拾你,嘿嘿……”突然,惡作劇似的詭笑著,伸出手來,便去呵疏漓的咯吱窩,疏漓一時笑得花枝亂顫,忙一旁躲了開去。
“公子,哈哈哈,……別鬧了,太后說了,你要出去玩,也得戴上面具,……你的繡錦木刀也帶上吧。”
疏漓躲過一邊,呵呵笑著。
一個侍女去墻邊案桌上,打開一個檀木盒子,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個內里襯了一層軟軟綿綢的木雕面具,面具雕刻得黑面獠牙,猙獰可怖。
一個侍女從刀架上取過一柄刀,刀在鞘中,刀鞘裝飾精致華美,一看便知不是尋常物事。
陳徹前世曾經是一個勇武過人的優秀雇傭兵,見到跟兵器有關的東西,下意識的便很上頭,便一步過去,拿過木刀,抽出來一看,不由“咦”了一聲,心下震驚不已,忙拿著繡錦刀,細細觀摩。
這哪是木刀,分明是一把黑沉沉的金剛石質地的刀具。
這把刀形制如前世的大唐橫刀,刀身直狹,小鐔,長柄,鑲以金銀,裝飾華麗,柄首有龍鳳環,刀刃略薄,并無開鋒,刀身四邊小小的棱角處反射出類似鉆石一般幽幽的冷光,細細看去,目下無暇,刀身之上沒有呈現霧狀白色的本生的晶體缺陷,凈度等級只怕達到了無暇級FL,便如一塊經過精工細細打磨的長條形的鉆石。
他心中奇怪,這個時代怎么會有將木頭經過碳化工藝,制作人工合成金剛石的技術呢?
他前世雖然偏好文史類學科,但因身為退伍軍人的老爺子強烈要求,認為男生去學文科,女里女氣的沒出息,理工科好找工作,所以,他在大學時只得閑時去階梯教室旁聽一下文科班的文史類講座,就當是過過業余文學愛好者的癮,至于妥妥的理工狗作了十多年,他也認了,所以對前世的一些物理常識還是懂得那么一星半點的。
他知道,根據物質不滅定律,木頭與金剛石都是碳,但金剛石是純碳結構,要將含有纖維雜質的木頭,人工合成為金剛石,在他的前世那個科技大爆炸的時代是可行的,但這個時代怕是比登天還難。
木頭里面是以碳、氫組成的碳水化合物,是有機物,第一步得先變成無機物,也就是高純度的碳。首先得由高級技師將木頭干餾,得到木炭,再把木炭放到水蒸氣中加強熱,可以去除附著在木炭孔隙表面的釉質,及少量的硫、磷、氮等元素,使管道更加暢通,表面積增大,加工成活性炭,雖木炭的主要成分是C,但還是混合物,沒有化學式,需經過特殊的工藝,進行高溫高壓,碳元素的分子結構經過一系列的反應,得到石墨。他前世的十八世紀后期,人們就開始尋找合成的途徑,直至前世的十九世紀中葉。一名叫羅西尼的學者在1938年通過熱力學計算,奠定了合成金剛石的理論基礎,算出要使石墨變成金剛石,至少要在15000個大氣壓、攝氏1500度的高溫條件下才可以,但直到前世的二十世紀的50-60年代才建成了能達到上述條件的儀器裝置,將石墨在5-6萬大氣壓((5-6)×103MPa)及攝氏1000至2000度高溫下,再用金屬鐵、鈷、鎳等做催化劑,可使石墨轉變成金剛石。
(https://www.dzxsw.cc/book/93520505/69963205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