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溫暖
老板娘告訴姜了:飲茶作為一項愛好的話,沒有多大要求,隨時隨地,任何條件都可以進行。泡茶如若上升到文化的層面,就需要我們細細品味了。泡茶中的禮儀體現一個人的修養和文化內涵!
“臺面上除了茶具,盡量減少無關的器具。”
“泡茶是一份功夫活,要用心品,太多繁雜會影響我們品茶的心情。”
“茶具要清潔,茶是追求口感的東西,稍有不潔,都會影響茶的韻味。”
“記住了嗎?小朋友,嗯?”
“記住啦,老板娘”
老板娘繼續說到:沖泡飲茶時身形要端正,坐正,小朋友。(老板娘用扇子輕輕拍了拍姜了的頭,假裝嚴肅的說到)
“中醫上講究氣,喝茶也有那么點小講究,喝茶沖茶時身要正,這樣才能保證氣息通暢。俗話說“站如鐘,坐如松”,這些都是有一定聯系的。”
然后呢心要凈:沒有雜念,一心侍茶。氣要和:身心合一。
茶水要靜:剛燒開的不沸騰的水。
剛燒開的水還在沸騰,不適合立刻泡茶,應該等水“靜”下來,否則倒水時不好把握度量。
手要穩:手要穩定,不能抖動。講話聲要平:不能大聲喧嘩。
“來,小朋友,嘗一嘗我泡的茶怎么樣”
“清香潤口,脆嫩潤喉,香高持久,回味有甘。”
“老板娘,這是什么茶?”
“這呀,是金山翠芽”
“采回的鮮葉,薄攤在竹匾內置于陰涼通風處,經過3小時左右攤放,可以進行炒制。”
“炒制工藝分初炒、攤涼、復炒三道工序。采用手工炒制,鍋內進行,手法多樣,靈活運用,一氣呵成。”
“初炒是為了破壞酶的活性,蒸發水分,理條做形。
“鍋溫120c左右,投葉量250~300克,以抖炒為主,適當悶炒,炒約3~4分鐘,葉質成柔軟狀態,降低鍋溫至80c左右。
“開始做形,采用抖、帶、搭的手勢,將茶理直做扁。當形狀基本形成,干度約七成干時,起鍋攤涼,歷時25分鐘左右。”
“初炒葉經過30分鐘左右攤涼,使它的水分重新分布均勻即行復炒。復炒鍋溫80c~70c,投葉量300克左右。
“開始繼續理條做扁,隨茶葉干度增加,鍋溫下降,輕巧地將茶葉在鍋壁滾炒。當茶葉表面扁直平滑,含水量6左右,起鍋攤涼,分篩割末,包裝貯藏。”
“好復雜呀,小朋友,哪有那么復雜”
“老板娘,看得出來你很喜歡茶,你這里是酒館,為什么你那么喜歡茶呢?”
“不要老板娘,老板娘的叫我,我姓沈,單名一個茴,我應該長你幾歲”
“這里的人都喜歡喊我一聲瀾姐,如果你愿意,可以喊我瀾姐”
“瀾姐”
“哎”
“小朋友呢,你叫什么?”
“瀾姐,我叫姜了”
“姜了”
“我不喜歡這名字,姜了,將了,好端端的怎么就‘了’呢?”
“給人沉沉的感覺,我呀可能是年紀大了,喜歡看別人朝氣蓬勃的樣子”
“不好,不好,這個名字真的不好,我呀覺得你應該換個名字”
“小朋友,笑一笑,不要一天愁眉苦臉的”
“瀾姐,我想好了,我要想忘記以前,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我以后一定會開心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對嘍,人就是要向前看”
“你呀,好好在學學泡茶,先讓自己的心心徹底的冷靜下來”
“瀾姐和你有緣,如果你喜歡,你就先住在這里”
“謝謝瀾姐”
“乖,好好學泡茶,過幾天我可要嘗嘗你泡的茶”
語畢,瀾姐搖著扇子站起來,看電影《花樣年華》,里面的女子穿著各式旗袍,那些旗袍,招搖成了一朵花,在歲月里風情萬種的開著,真有味道。此時,姜了從瀾姐身上能感覺到流年的暗香,歲月的美好。
很多人是喜歡旗袍的,喜歡旗袍所擁有的東方韻致。它內斂、含蓄、溫柔,卻又高貴、華麗、飄逸。它不張揚,卻能夠于無聲處透出絕色風情。
瀾姐是個讓人很舒服的人,她帶給了姜了溫暖。
(https://www.dzxsw.cc/book/93462553/3184130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