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武林紛爭(一)白蓮圣教遇風化龍
明,永樂一十九年,武當山中,天柱峰下。
崖底為谷,多溫和而濕潤,這里木未成林,卻綠草如茵,霧氣繚繞,如山上天氣晴好,此處便恍然如仙境。但今天,崖頂也是烏云蔽日,此處便略顯鬼氣陰森。
隱約中,見那緊貼著崖壁的一側,建了一間小小的竹舍。
這崖底的山谷之中,終年都少有陽光,就算氣候溫潤,也不適宜居住。居然會有人在此建屋?
此時,有一個黛紫色的身影從霧氣中穿行而來,看他似在閑庭信步,每一步卻輕飄飄地跨出三尺有余,顯然有上乘的輕功在身,他遠遠便看到對面崖壁旁的那間竹舍,不由皺起眉頭。
他,微微皺起的雙眉之下,一雙美目似有桃花灼灼,實則冷漠如冰,一雙薄唇看似笑意盈盈,卻是暗藏譏諷。他,一襲黛紫色的錦袍上,以銀絲暗織著鯉魚躍龍門的圖案,這圖案正是他特有的標志,此人竟是魔教北派教主:魚遇風。
明朝的魔教,教徒自稱其為白蓮圣教。
當年,建文帝在位時期,這白蓮教在南京設置總壇,因為支持建文帝,幫助建文帝削藩,白蓮教也有過一段陽光下的輝煌。但也就是這個原因,朱棣登基后一直打壓白蓮教,自此白蓮教便轉到暗中活動,行為也更加詭異莫測,世人便稱其為魔教。
自從朱棣發動靖難開始,白蓮教便逐漸分裂成了南北兩派。南派以教主江獨流為尊,繼續支持建文帝。
而北派以長老歐陽信為首,因為身處北方,歷來與原來的燕王朱棣更親近,據說這個歐陽信長老還跟中山王徐達,也就是朱棣的岳父,沾點親、帶點故的,所以北派向來支持朱棣,更與朱棣的軍師姚廣孝過從甚密。
自從朱棣登基,改年號永樂,魔教南派便同建文余黨一樣日漸凋零,而北派則在朱棣和姚廣孝的扶植之下日益壯大。
這個魚遇風,本名金鱗,十多年前,二十多歲的他,帶著一身自學成才的武功,投身到魔教北派長老歐陽信麾下,那時便替自己改名為魚遇風,這個名字自然是出自那兩名句:“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云便化龍”(作者注1)。給自己改這樣一個名字,魚遇風,當然就是自詡為“龍”了。
果然,加入魔教三年后,歐陽信因意外身故,魚遇風便更進一步,接任了這個長老之位,借助著當今少師姚廣孝的幫助,明面上幫著朱棣整理漕運,實則將北派勢力日漸侵入黃河甚至長江以南。
而五年前,魔教教主江獨流去世,沒有指定繼任教主的人選,魚遇風便自封為圣教北派教主,自此與南派魔教正式一刀兩斷,不僅對峙相向,更有將其吞并之勢。
但武當道派向來與那魔教素無往來,這位魔教教主為何會出現在這天柱峰崖底的谷中呢?
此刻,魚遇風皺起眉頭,竟似十分不悅,心中暗道:“這塊寶地居然已經被人占了?”
原來,魚遇風是為天柱峰下的這塊“寶地”而來。
魚遇風所練的內功“朱雀志”,三年前就已經練到了第九重,可是這個第十重,也就是最后一重,卻怎么也突破不了。不僅是因為魚遇風教務纏身,而耽誤了練功,更是因為這第十重的修煉之法十分兇險,所以魚遇風想找一塊“寶地”,來閉關修煉。
魚遇風想起,自己十來歲的時候來過武當山,那時偶爾到了這天柱峰下,當時便覺得這是個適合修煉的“寶地”,當時這里并沒有這間竹舍,而且此地偏陰,并不適合人居住,卻更適合練他的那部“朱雀志”中內功心法。
所以今天,魚遇風便故地重游,沒料想到此地看似居然有人居住了,不由心下不悅。
因為要找一個適合閉關練功的地方不容易,所謂要接天地之靈氣,這氣最好還要配合內功心法,這天柱峰下,少陽多陰,地處偏僻又在武當山中,魚遇風那些江湖上的對頭自然也不會想到這個地方,趁他閉關來找他麻煩。所以,此地正適合他靜下心來修煉的這部《朱雀志》的第十重。
本來《朱雀志》內功心法屬性偏陰,并不太適合男子修煉。
但當時傳魚遇風這部心法之人,曾經號稱“醫仙”,那人自己武功雖然不咋地,但醫術非凡,那人替魚遇風號過脈,他認為魚遇風體質過于陽剛,若再練純陽心法,只怕會過剛易折,不如拿本偏陰性的心法來練,以求陰陽調和。
果真,如那人所言,魚遇風體質雖與心法有異,但卻不是相克,雖然剛開始練的時候比較困難,但練到第四重以后,反而達到了陰陽調和的程度,武功也突飛猛進。用了不到十五年,魚遇風練成了《朱雀志》的第八重,自此便已可躋身于這世上的絕頂高手之列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魚遇風加入了魔教,當時的魔教內,除了教主江獨流及他的親傳弟子令狐孤峰,幾乎已經沒有人是他的對手。所以,當時北派的長老歐陽信,十分倚重魚遇風,一心把他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以致于自己原來的嫡傳弟子還因此負氣出走。
此刻,魚遇風腳下未停,很快到了那間竹舍前,卻見,竹舍外還有個小小的院子,院中種植著各類喜陰的花草,看似是有人精心照料,而竹舍的門前正開著一大片小小的粉紫色的蘭花,魚遇風不由得輕輕“咦”了一聲。
因為他認得,這叫箬蘭,這可不是一種只用來觀賞的蘭花,它還是一種藥草。這箬蘭本應在四月開放,因這谷中氣溫偏暖,竟然在這二月末就盛開了。真是山中不知歲月,谷中不知天寒。
教魚遇風認這個箬蘭的人,正是那位傳給他《朱雀志》的“醫仙”,她也喜歡在她那個小藥草園里種這個會開紫花的藥草。這種箬蘭并不多見,魚遇風上次見到這種花,還是在那位“醫仙”的那個小藥草園中。
而當年,十來歲的魚遇風,自從告別那個“醫仙”,就再也沒有得到過她的消息。所以此刻看到這片紫色的蘭花,魚遇風微感意外,不由咦了一聲。
魚遇風在小院外停下腳步,聽音辨聲,覺得竹舍內應該沒有人。于是便大步走了進去,推開竹舍的小門,發現里面的家具都蒙著一層厚厚的灰塵,竟是多年無人居住的樣子。
魚遇風不由心下犯疑,看外面的院中種植的花草,明明是有人在料理的,但這個在這里種花草的人,似乎并不住在這里?
魚遇風正在遲疑之際,卻聽到上方崖頂似傳來破空之聲,魚遇風立即轉身出門,站在門口尋聲望去,隱約見到高處正有一白色的身形,在快速墜落,竟似有人墜崖。
只是這個人的落速卻比正常的落速要慢一些,這個身形也看著比一般人的身形要大了許多。
(https://www.dzxsw.cc/book/93456988/3358915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