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政治風云二十欲比漢祖?老子李
蘭麟樾搬進宮里,自然是住靜舍了。就是宮里寺廟里配的簡陋的屋子,有時候請和尚尼姑進來做幾天法事,也可以臨時住一兩晚的。
(宮里有寺廟?自己去百度!)
蘭麟樾當然也不嫌簡陋,這靜舍,是單獨的院子,一般人也不會來,自然是比較安靜了,她還覺得挺好。
搬進宮里還有件好事,蘭麟樾學會了騎馬。當然不是魚遇風教的了,是那位皇太孫徒弟教的。
宮里當然還有跑馬場呀。
這師傅進宮了,徒弟自然很殷勤地領著師傅到處轉轉,認識一下了。
他也聽說了,這位師傅是“武癡”,只愛練功,也就沒帶著去逛御花園啥的,而是帶到了演武場。
一旁的馬場上呢,正好有隊人在打馬球,朱瞻基見蘭麟樾好像挺有興趣的樣子,就問:“師傅也喜歡看這馬球嗎?”
蘭麟樾搖搖頭,道:“以前從未見過。”沒見過,就多看兩眼呀,她世外高人,沒見過馬球不很正常?
朱瞻基笑道:“那師傅要不要試試?”
蘭麟樾又搖了搖頭,如實道:“我不會騎馬。”
這下,朱瞻基更殷勤了:“那師傅,我教你騎馬吧!”
這都到馬場了,朱瞻基馬上讓人去挑了一匹溫順又大小合適的馬來。
蘭麟樾自然是不會拒絕,她其實早有學騎馬的想法,總坐馬車,她確實覺得悶。
蘭麟樾學東西多快啊,武功又高,底子好,這不到十天,不但騎馬會了,連馬球都會了。
但這不是本章的重點。
……
眼見到了中秋,宮里擺家宴,朱棣居然一句話,蘭真人既然住在宮里,就一起來吧!
中秋也是大宴啊,這宮宴的豪華么,我就不贅述了……
這酒過三巡,“三”字是個概數,當然不止啦!
反正都吃得差不多了。男子這席上,就有人提出來,搞點小節目,“擊鼓傳花”,對對子,那時候好像挺流行這個。
朱棣也沒意見,難得全家一起吃頓飯,就讓你們鬧一鬧吧。
這位“大家長”都同意了,自然是開始了。
由那朱棣的貴妃蘇氏,安排自己身邊的太監,蒙上眼睛來敲鼓,又拿了個金色的花球出來,傳花,鼓聲停,花在誰手里,誰就出來接對子,上一個對完對子的人呢,出下一個對子的上聯。
這太監是貴妃的人,貴妃呢不坐這桌,不參加這游戲,顯得公平。
席上十歲以上的人,都要對,除了坐在主位上的朱棣。
蘭麟樾?居然被安排在了男子一桌,怎么說呢,這不是女道士打扮了嘛,還坐男子那邊的席面?
皇帝隨手一指,這么安排的,誰敢說話!
蘭麟樾作為皇太孫的師傅,自然坐皇太孫旁邊了,方便兩人說話,主要蘭麟樾誰也不認識,朱瞻基自是都給她一一介紹清楚。
蘭麟樾另一邊呢,是朱瞻基的一個弟弟,叫朱瞻垍(ji第四聲,省得大大們去百度),是朱瞻基的第八個弟弟,年一十二歲。
(這名字也不知道誰取,跟未來的皇帝就差個聲調,難怪也是個短命的。)
花球輪了幾輪,停在了,這小朋友的手上。前面那個對完對子的呢,是朱棣的二兒子,漢王朱高煦,他來出這上聯。
見對方是個小孩子,那漢王也出了個看似簡單的上聯,曰:“曹子建七步成詩。”
看似而已,卻也有點套路在里面,因為那曹子建可是自小就才情橫溢啊,你十幾歲了,對個對子,總行吧。
朱瞻垍也不怎么喜歡讀書啊,這對子么,怎么也對不出。在那里漲紅了臉,低聲訥訥道:“瞻垍我,我這一時也想不出來啊!”
席上眾人都看著他,那朱瞻垍差點就要哭出來了。
蘭麟樾坐在旁邊,見朱瞻垍這幅模樣,想到了自己七歲時與那張真人理論關于“對弈”的話題時的情形,聽到他口中那低語,便笑了笑,附到朱瞻基耳邊說了一句。
朱瞻基聽了,立即拿過朱瞻垍手中的花球,笑道:“八弟,他已經對完了,我們繼續吧!”
那朱高煦自是不允,不悅道:“皇太孫你怎可偏私?垍兒,他何時出對了?”
朱瞻基,笑道:“二叔,這上聯是‘曹子建七步成詩’,八弟說了,‘朱瞻垍一時無對‘,不是對得很工整嗎?”
這說自己一時對不上來,反而成了個對子,當下,眾人不由得欣然一笑。
這么一解釋,朱高煦倒也沒說什么,就過了。
但坐在席上還有一個人,看見剛才蘭麟樾跟朱瞻基的耳語了,便猜這主意是蘭麟樾出的,不由瞪了蘭麟樾一眼,想:你這個道士收了這皇太孫做徒弟,看來就鐵定站在他那邊了,居然好似心中跟蘭麟樾結了仇。
這人自然是本來就跟蘭麟樾有仇的,那個趙王朱高燧了。
只是下一輪,由朱瞻垍出上聯呀,他也出不出,那朱高煦便道:“垍兒,既然出不了對,不如還讓我來吧?兒子我向父皇討個賞,下面這上聯么,都由我來出吧!”
朱棣也看到了,剛才朱瞻垍是靠別人幫忙的,大概這二兒子心中是有些不服,便點了點頭,同意了,想:反正這大過節的,你們怎么鬧就鬧去吧!
鼓聲再次想起,過了兩輪,居然又傳到了那朱瞻垍手里,剛一停,那朱瞻垍立刻朝旁邊一丟,正好丟到了蘭麟樾面前的桌子上。
蘭麟樾見了,心里嘆了口氣,想:我剛才幫了你,你這倒好,這是“恩將仇報”啊。
蘭麟樾本來也可以不去接,畢竟大家都看得明白,是這小孩子耍賴的。但見那朱瞻垍可憐巴巴地看著自己。
蘭麟樾心下又嘆了口氣,哎!還是伸手,把那花球拿到了手里。
朱高煦一見,正好,你剛才幫人家對對子,我倒要看看你如何能對。
朱高煦跟那朱高燧對了一眼,心中微微冷笑了一聲,道:“蘭真人,請聽上聯:斬白蛇,興漢室,高祖劉!”
這是語出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反秦的“典故”。
聞言,蘭麟樾不由皺起眉,心道:這漢王是有意給我出難題啊,我又何時得罪你了?
這對子,講的是皇帝。皇帝呢,上面就坐著一個。
但這漢高祖劉邦起兵,造的是那暴秦的反,如果真那永樂去對,那朱棣可是造的自家侄子的反啊,必定是觸碰對方的逆鱗。
但不拿永樂對,用其他皇帝去對呢,也沒啥意思。不夠高難度,對吧?
蘭麟樾掃了一眼在座的眾人,一些呢,不以為然,因為在座的大部人一聽,覺得這對子也不難啊,不就是拍皇帝馬屁就行了嗎?
一些呢,自然是看熱鬧。
一眼掃過,蘭麟樾最后收回目光之前,正好對上身旁那朱瞻基頗為關切的眼神,想他也是明白了這其中的“奧妙”。
蘭麟樾不由心中微微一動,想:這里這么多人,只有你懂了這是對方的陷阱,也只有你關心我。
蘭麟樾沉吟片刻,看了看自己身上這身道袍,微微一笑,開口道:“騎青牛,過函關,老子李!”
這是語出李老君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得道升天的“典故”。(“老子”一般指李老君,寫《老子》的那個,不用解釋了吧?)
蘭麟樾剛才想到那漢高祖“反秦“二字,便聯想到了“函谷關”,自己又穿著道袍,便聯系到了道士身上,這斬白蛇也只是個傳說而已,那傳說么?我們道教里還是有很多的,便想到了李道君這個傳說,而且這“青牛”二字又正好對那“白蛇”。
雖說中間三字對得稍顯不工整,但這整句對子的意思,可就厲害了:漢高祖?當了皇帝又怎樣,還不是個凡人?我可是修道能成仙的!這“老子李”對上那“高祖劉”,居然還壓過了對方一頭。
此對一出,眾人一片嘩然。都以為會拿皇帝來對這個皇帝,沒想到這道士拿來個道士來對!
坐在上面那朱棣聽了,終于出聲了,哈哈一笑道:“蘭真人,這可真是千古絕對啊!”
(之前壽慶寺里,蘭麟樾夸了朱棣一句比那唐明皇“有過之而無不及”,朱棣已經稱過她“蘭真人”了,現在朱棣又夸了蘭麟樾一句\"千古絕對”,這情,蘭麟樾后面要還的。)
朱棣怎么會聽不出朱高煦這里頭埋的雷呢?他也沒料想,這位蘭真人還能將這對子給對(懟)回去。
(https://www.dzxsw.cc/book/93456988/3358911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