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8章
沈夷光輾轉一夜,第二天早上換了身輕便衣裳,頂著眼下兩圈青黛去主院尋祖父。
沈家家翁沈修文曾任宰輔,不光文才出眾,樣貌也是天下第一流,哪怕重病已久,又是這把年紀了,仍是一等一的俊老頭。
他見著沈夷光便含笑招呼:“潺潺來了,中午想吃點什么?陪祖父用些蝦粥可好?”
沈夷光見他瘦骨伶仃,心下猶豫著不知怎么開口,她從婢女手里接過藥碗,熟練地服侍他吃藥:“您先把藥吃了吧。”
沈修文看出她眉間愁緒,卻不點破,只低頭喝完了藥,才用帕子揩著嘴角:“你長兄和你小師叔馬上就要回來了,我這里有他們照看,你不必總陪著我這個糟老頭子,再過半個月就是你堂姑的鳳誕之日,她近來身子也不太妥帖,正好你進宮陪陪她,等她過完誕辰你再回來。”
沈夷光現在最不想干的事兒,就是進宮見太子,她表情僵了僵,悶頭不說話。
沈修文打量沈夷光的神色,索性挑開:“聽說你和太子鬧了些別扭?正好,趁著這個機會說開吧,你們少年人說話也方便,再說”
他微微喟嘆了聲,臉上倒不見喜色,倒有許多憐惜:“待你及笄之后,你們的婚期怕是也要定了。”
只盼婚后太子婚后知曉潺潺心意,讓她再不必這般委屈。
沈夷光咬了咬唇瓣:“祖父”
她深吸了口氣,先遣退屋里下人,在病榻前向祖父深深叩拜。
沈家這些晚輩里,獨沈夷光容貌最像他,性情卻似他早逝愛妻,他也最疼愛這個孩子,微微撐起身,嗔道:“潺潺怎么了?快起來,地上涼,別凍著了。”
她珠貝一般的指甲在在披帛上抓撓半晌,終于試探著開口:“祖父若我不想和太子結親了呢?”
她和太子的親事可不單是他們二人之間的事,就拿沈皇后來說,沈皇后非太子親生母親,她便需要太子娶一個和她有血緣關系的妻子,來確保自己晚年無虞,和太子之間的關系也會更緊密。
更別說這其中涉及宗室和世家之間的穩固和維系,沈家地位再超然,也不會不把儲君之妻的身份放在眼里。
而且目前來看,太子明面上沒有什么大的錯處,她若執意退婚,反是顯得他不識大體。她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已經做好了被狠狠斥責的心理準備。
不過祖父卻沒如她設想的那般動怒,眼底一絲惱怒也無,雙眸仍然沉靜:“只是因為蕭家?”
別說太子和蕭霽月如今還沒什么,就算他真的迎蕭霽月入東宮為妃,沈家也不能如何,這世上,斷無不讓儲君納妃的道理,若只是因為蕭家,這個理由顯然是不夠分量的,畢竟和沈夷光定親的是未來帝王,可不是尋常哪家公子。
沈夷光又不安地攪著腰間絲絳:“其實是因為我做了個夢夢見殿下即位之后,對世家下手,我那時已經貴為皇后,卻仍不能庇護沈氏一族,反惹得殿下厭棄,恨不能將我廢后”
沈修文的眸光驟然銳利,老邁之態退去,剎那間仿佛年輕了許多,又像是昔年那個一手撥亂反正,匡扶今上登基的治世能臣。
他凝視沈夷光半晌,終于徐徐呼出口氣:“真的是夢嗎”
他又凝神片刻,低咳了幾聲,沈夷光忙上來為他撫胸順氣,沈修文溫聲道:“此事容我想想,你切不可對旁人提起,你及笄禮在明年,這事還有籌謀的時間。”
祖父居然這么快相信了,甚至還隱隱有幫她的意思,沈夷光大喜之余,又難免吃驚:“祖父您怎么”
沈修文輕輕擺手,示意她不要再問,又嘆:“畢竟是宗室婚約,又是圣上下旨賜的婚,哪怕我如今仍居宰輔之位,想要退親也是困難至極,更別說我眼下已經致仕,你父親如今不過從三品的外放文職,你大哥眼下也只是從四品武將此事事關重大,你千萬不要向外露出半點心思。”
沈夷光鄭重應是,又問:“那我過幾日還要不要進宮”
沈修文眸光柔和地看她:“去吧,好好照料你堂姑母。”他隱晦地提點:“不管怎么說她都是太子嫡母,又于太子有數年的教導情分。”
沈夷光隱約有些明悟,但心底仍是困惑,見祖父精神不濟,她忙服侍他睡下,這才起身出了主院。
她小師叔寧清洵和她大哥沈有初早已來信,后日便會抵達沈府,沈夷光許久沒見親哥和小師叔了,心下也想念得緊,一早就在府外迎接。
小師叔倒是來得很早,不過她左看右看沒看到大哥的影子,不由問道:“小師叔,我哥呢?”
寧清洵比她大不了幾歲,是個活潑人,話也多,故意板著臉逗她:“怎么見著我就只問你哥啊?潺潺,你再這樣偏心,我可要吃醋了,帶回來的好東西你也別想分了。”
沈夷光小哼了聲,脆生道:“別廢話了,還有沒有個長輩樣兒啊?下回我見著我哥,也問一句你,這總行了吧?”
“你這嘴啊,還是半點不肯吃虧。”寧清洵哈哈一笑,和她一道進去:“你哥那人你還不知道,他之前打仗的時候受了點小傷,嚴重倒是不嚴重,就是傷在臉上了,他愛美,打算等過兩天徹底好全了再回長安。”
一進屋里,寧清洵便令下人把東西抬了進來,興沖沖地抬手讓她看:“山南那邊好玩的不少,我每樣都給你帶了些,你來瞧瞧看。”
沈夷光被一方藏在角落里的古樸粗糲銅箱吸引了主意,她好奇地撥開銅鎖,打開箱子:“這是什么啊!”
她嚇得尖叫了聲,里面竟盤著一塊粗大完整的蛇骨,眼睛處漆黑空蕩,委實嚇人。
寧清洵忙把箱蓋合攏,懊惱道:“怎么把這個混進來了?”他當即把銅鎖鎖死:“這是巴蜀山林里一種巨蚺,傳聞力大無比,最愛生吞活人,素有蛟龍之稱,放心,這不是給你的。”
沈夷光呆了呆:“你帶這玩意回來干什么?多嚇人啊。”
寧清洵簡直冤死:“哪里是我?太子的生辰快要到了,我動身前日,襄武王府派人抬來這么一口銅箱,說是襄武王送給太子的賀禮,托我轉交給太子,我就在山南當差,怎么好得罪襄武王那,只得收了。”
他又補充道:“對了,襄武王便是之前向你提親的那位,尊名星回。”自沈夷光十二歲起,來沈府提親的名流才俊都快把沈家門檻踏破了,他怕沈夷光忘了其人,便點了她一句。
星回
沈夷光心頭忽然一震,《禮記·月令》有云“星回于天,數將幾終,歲且更始。”,臘月的別稱也是星回,若是她沒有記錯,夢里彌奴告訴她——他的生辰就在臘月。
明明知道這般猜測毫無根據,她還是忍不住產生了星點聯想:“小師叔,你知道襄武王姓什么嗎?”她也是在夢中才知道彌奴姓謝的。
十二月出生的人雖多,但這世間有能耐問鼎天下的雄主也就那么幾個,其中又以襄武王最為神秘,再加上襄武王和自己產生過一定交際,沒準還真有可能。
寧清洵沉吟道:“你也知道,襄武王當初是蜀王府家臣,就算有姓,也是從主家蜀王府的姓氏,蜀王又是宗室皇姓,這么說來襄武王也是姓江,至于他的真正姓氏,怕是只有他的親近之人才能知曉。”
姓江啊沈夷光心下頗為失望,又忍不住追問:“小師叔,你見過他嗎?”
如果謝彌真的跟襄武王有聯系,那他的身份可太要命了,更何況襄武王和她還有一重拒婚之仇,這事兒真是處處透著詭譎,她越想越是心涼,恨不得馬上弄清楚。
偏偏謝彌現在沒了記憶,她就是想從他身上調查,也摸不到頭緒。
寧清洵一攤手:“他把益州看的猶如鐵桶一般,處處重兵,別說是我了,朝野上下都沒幾個見到過他的。”
她想了想,又問:“那你知道襄武王最近在益州嗎?”如果襄武王不在益州的時間和謝彌到沈府的時間相重,那可就值得琢磨了。
寧清洵好笑道:“我連見都見不到他,哪里知道他在不在益州?”他捏了捏她的發髻:“腦瓜子怎么突然變笨了?”
沈夷光失望地想撇嘴,但是有人在,她忍住了。
她哼了聲,推開他的手,一邊整理自己有些歪斜的小花釵,一邊問道:“小師叔,你之后動身回山南,能不能幫我打聽一下襄武王?”
她知道山南局勢復雜,又忙道:“以你自身的安危為重,若是實在不便,千萬不要冒險。”
寧清洵雖然不知道為何她突然對襄武王有了興趣,不過這事兒不難,他想也沒想便一口應下來:“可以。”
他又捧出一只紫檀木匣子,打開之后,里面是一對兒整玉雕成的并蒂蓮,玉蓮蓮萼帶著一點天然生成的胭脂粉,委實巧奪天工。
他揚著眉一笑:“這是給你和太子的定親禮,祝你和太子殿下花開并蒂,白首偕老。”
沈夷光心神不寧的,哪里有心思聽這個,胡亂道了聲謝,接過盒子便神不守舍地轉身走了。
寧清洵許久才收回目光,兩手不覺攏于袖中,笑意微黯。
等沈有初歸府,沈皇后也派人傳了口諭,要接沈夷光進宮小住些時日。
去宮里便不方便帶下人了,蔣媼她是肯定要帶上的,另一個人選她猶豫半晌,還是定了謝彌。
謝彌這人實在太不可控,她擔心把他放在家里,會給家里惹麻煩,倒不如把他一并帶進宮里,有重重宮墻鎖著,想來他也干不了什么壞事。
馬車一路到宮門外前才停了下來,內侍向她行禮:“勞煩縣主在此稍待片刻,奴這就去請軟轎出來。”
宮里行事自有規矩,哪里會讓人在日頭底下等轎子,沈夷光都進宮多少回了,微微蹙眉:“以往軟轎不都是提前備好的?”
內侍眼神一浮,含糊道:“約莫是出了些岔子,耽誤了,您在樹蔭底下暫先等等,奴馬上就過來。”
沈夷光也不好再糾纏,由著他走了,蔣媼怕她曬著,反身回馬車取傘。
她還怕謝彌在宮里惹出什么亂子,抽空又問:“我之前叮囑你的那些忌諱,你記住了么?”
“回主人的話,”謝彌正神情悠閑地打量這方巍峨皇城,手指摸了摸新戴上的耳釘:“忘了,忘得一干二凈,這可怎么辦啊?”
沈夷光抬了抬下巴:“那就隨便你好了,反正到時候板子又不落在我身上。”她怕他不當回事,故意嚇唬,冷笑了聲:“宮里打板子,可是要扯掉褲子的。”
謝彌自顧自靠在樹蔭底下:“那是該好好記記規矩了,我的褲子,只有主人能扯。”
沈夷光:“”
江談正立在宮門內的一處夾道里,望向宮門外的樹蔭,眸光透著絲絲涼意。
他身邊正站著方才請軟轎的內侍,內侍感受到太子的不快,把腰又往下壓了三寸。
江談是特意推了手頭的事兒,來接沈夷光入宮的。
然后他就看見她和那個私奴言笑晏晏。
那個私奴的右耳上,還掛著他為她千里迢迢帶回來的火玉小飾。
(https://www.dzxsw.cc/book/93446973/2980062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