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南天靈官殿
青城山。
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文保單位、全真龍門派圣地、十大洞天之一、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
青城山的頭銜有長長一串。
在小說、影視劇里,更是隱士高人輩出,蜀山的劍俠更是為這座名山蒙上一層神秘的光環(huán)。
普通人可能會下意識忽略那些神秘傳說,把這里當(dāng)成一座普普通通的名山,一個旅游景點。
但徐青知道,這里真的有隱士和高人。
劉長安就是在青城山腳下遇到師父的,成年之后更多次在青城山隱修,認(rèn)識很多很多真正的隱士。
在劉長安的記憶中,青城山里的隱士高人多了不敢說,一百個是有的。
算上那些隱居在山里的普通人,數(shù)都數(shù)不清楚。
徐青按照劉長安的記憶直奔青城山,在山腳下就嘆了口氣。
青城山還是那個青城山。
但青城山已經(jīng)不再是劉長安記憶中的青城山,變化極大,現(xiàn)在還真就是一個現(xiàn)代化的旅游景區(qū),平整寬大的停車場、一排排的飯店超市旅館民宿、景區(qū)擺渡車、纜車、還有各式各樣現(xiàn)代化的東西,和古老的青城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普通人可能沒什么感覺。
可徐青卻能深切感受到時代變化帶來的沖擊力。
時代在變。
人也在變。
連山都在變。
或許下一個一百年后,青城山又會變成另外一副模樣。
好在官方對青城山的開發(fā)只是青城山千山的一小部分,旅游線路就那么一條,普通人去旅游,沿著那一條線溜達(dá)一圈就算完事兒。
青城山后山也開發(fā)了一條旅游線路,但因為山勢險峻且景點偏少,所以熱度不算非常高。
徐青先在青城前山旅游區(qū)玩了一圈,看了看前山的風(fēng)景之后才開車去后山。
到后山,停好車,背上在島城就買好的登山包直接上山。
他沒有坐纜車,背個包拿個登山杖就上去了。
一邊走一邊看一邊照相,看到好看的風(fēng)景,還會現(xiàn)場直播給劉琳。
走走歇歇,傍晚時分抵達(dá)白云寺,趁著景區(qū)的管理人員不注意,直接溜進(jìn)茂密的山林中,然后休息。
簡易帳篷、睡袋、干糧、水、急救包、雨衣以及其他求生道具,他樣樣不缺。
他懂醫(yī)術(shù)。
對青城山也足夠熟悉。
有這么一個登山包,就足夠他在青城山里鉆兩個來回。
晚上,徐青沒有睡覺,而是面對茫茫的山林打坐搬運周天,聽著山里窸窸窣窣的聲音以及偶爾傳來的鳥鳴,讓他有一種回到老家的感覺。
劉長安活了一百一十年,有接近四十年時間在青城山,學(xué)藝時期有接近二十年,中年時期零零散散的隱修時間有十年,九十多歲時又在青城山住了十年。
青城山,就是劉長安的第二個家。
徐青繼承了劉長安的全部生活經(jīng)歷,自然有感同身受之感。
太陽即將升起之時,他爬上峰頂,面對朝陽開始練功,是劉長安最喜歡的那套太極三十六式。
這一套拳架子經(jīng)過劉長安的調(diào)整,也就架子還是太極的架子,呼吸、運氣、存思等內(nèi)核全不一樣,是劉長安畢生所學(xué)之精華,是再好不過的修行之法,動靜相宜,內(nèi)外兼修,搬運氣血,養(yǎng)神存思,相當(dāng)全能,有這一套功法,其他修行法門都可以放棄,只是對修行者的要求比較高,得有一定的基礎(chǔ),更得有一定的天賦,否則一般人真的沒辦法同時做這么多事情。
就算是劉長安,也是晚年時期才能做到。
當(dāng)然,徐青是個例外,他全盤接受劉長安的傳承,那些主觀、唯心的東西在他這兒根本沒什么秘密,直接就懂,屬于是起跑的時候就站在了終點線上。
太陽升起之后,徐青收功,轉(zhuǎn)身面對滿山的云霧發(fā)出一聲長嘯。
聽到動靜的景區(qū)工作人員趕到時,徐青已經(jīng)消失在密林深處。
一路向北。
徐青在十點多抵達(dá)南天靈官殿。
南天靈官殿其實是南天祖師殿,只有幾間半新不舊的房間,不是景區(qū),也沒什么好看的,如果沒有門頭上的牌匾以及屋內(nèi)供奉的神像,這里更像普通的山里人家,從遠(yuǎn)處拉過來的電線還有鍋狀天線都給人一種非常親切的感覺。
徐青到的時候,有一個老道士正在屋子旁邊的菜畦里澆水,看到徐青,簡單作揖并沒說話。
徐青卻朗聲道:“道爺,有水嗎?”
“有,屋里有暖瓶!
“涼水即可。”
“廚房有水缸!
“多謝。”
徐青在廚房里灌了一肚子涼水,通體舒泰。
這可不是自來水,而是純山泉水。
這水灌裝到山下去賣,能賣好多錢呢,一般人想喝還喝不到。
喝飽,又把水壺灌滿,這才回到院子里:“道爺,能敬香吧?”
“可以,香在門口的小桌子下邊!
徐青進(jìn)入名為大殿的小房間里,取香,點燃,晃滅火苗,插入香爐中,彎腰行禮。
禮畢,直接出門,來到菜畦旁,打量著面容枯拙精神矍鑠的老道士,片刻后問:“道爺,九十二了?”
老道士澆水的動作停了一下,緩緩扭頭,上下打量徐青:“敢問小居士師承?”
“不能說。”
“小居士名諱呢?”
“上石下磊,島城人!
“石居士來此有何貴干?”
徐青嘆了口氣:“去點東西,”說到這里,把目光放在祖師殿后邊的一塊大石頭上:“拿東西還在吧?”
“你,你,你……”老道士大驚:“你到底是什么人?”
“道爺不要怕,我是劉長安的傳人。”
“傳人?”老道士搖頭:“長安居士沒有傳人!
“不,有!”
徐青說到這里,湊到老道士耳朵邊念了兩句詩,然后后退半步,再次行禮:“徐青見過理新師兄。”
然后在老道士驚訝莫名的眼神中開口問:“理新師兄,理常師兄去哪兒了?”
趙理新,孫理常。
這是劉長安記憶中南天祖師殿老道長李至明收養(yǎng)的兩個徒弟,理字輩,和徐青正好同輩。
因為劉長安死的時候,趙理新四歲,孫理常六歲。
名字還是劉長安給起的。??
(https://www.dzxsw.cc/book/93315169/6286079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