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反賊與漢奸的組合
第564章 反賊與漢奸的組合
“再過一個月,驃騎兵就會結(jié)束練兵,然后出兵塞外,深入草原,進擊附庸建奴的蒙古部落。”
“一個月后,你若是不能勝任,那也只有退出皇家驃騎兵。”
“不過你也不必?fù)?dān)心,朕會在地方衛(wèi)所,為你安排一個肥差。”
崇禎繼續(xù)刺激著李自成驕傲的內(nèi)心。
這不是激將,而是羞辱……李自成面紅耳赤,咬牙說道:“末將,定不負(fù)陛下所望!”
飛黃騰達的機會,皇帝和云真人已經(jīng)給了。
若是連這個都抓不住,干脆找塊豆腐一頭撞死算了。還要什么肥差?
崇禎見刺激的差不多了,于是見好就收,過猶不及。
接下來,按照叔父的說法,應(yīng)該是畫大餅了。
“大明中興在即,建功立業(yè)正當(dāng)時。”
“李自成,何不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覓個封侯?”
封侯?
李自成骨子里的野心,頓時被點燃,體內(nèi)的熱血也開始沸騰起來。
從古至今,哪個男兒不夢想著,如霍去病那般,封狼居胥,建不世之功?
“為國盡忠,朕絕不吝于賞賜,別說是封侯,即使是國公,只要有足夠的功勞,朕也舍得。”崇禎的語氣中充滿了誘惑。
學(xué)自叔父的忽悠大法,絕對是家傳正宗,所向披靡。
李自成的眼睛都紅了。
接著崇禎話鋒一轉(zhuǎn),沉聲說道:“若是有朝一日,你做出為害國家的事情,朕同樣也不會手軟,寧完我,就是下場!”
李自成嚇了一跳,隨即跪地指天,斬釘截鐵地說道:“李自成在此立誓,這輩子只學(xué)岳王爺,絕不做秦檜。若違之,必遭天譴!”
崇禎冷哼一聲,“若真的那樣,天未必會譴你,然而自會有人替天譴你!”
李自成想到之前在刑場上,云逍對寧完我說的話,情不自禁地一個寒噤。
崇禎點點頭。
再放一個大招!“云逍子替朕,鑄三十六口崇禎劍,以三十六天罡為名,用于賞賜功勛卓著之武臣。時至今日,朕只賜于英.國公張維賢一口。”
“朕在此承諾,在你封侯之日,朕將親手賜予你一口崇禎劍。劍名,天殺!”
崇禎看著李自成,目光炯炯。
轟!
李自成只感到一股熱血直沖腦際。
這可要老命了。
如此榮耀,豁出命,也要拿到!
誰敢擋我,就殺誰!
哪怕是天王老子,也直接干翻。
崇禎見火候差不多了,大手一揮:“朕等著這一天,去吧!”
李自成與李過謝恩之后,退出宮殿。
一直走出皇宮,二人還感覺整個人都是暈乎乎的,像是飄在云端上一般。
……
“你讓李自成,去了皇家驃騎兵,給吳三桂當(dāng)手下?”
云逍聽了崇禎的安排,心里有點懵的。
崇禎緊張起來,問道:“莫非如此安排不妥?”
“妥,極妥。”
云逍‘呵呵’一笑。
安排古今第一反賊,給千古第一漢奸當(dāng)手下。
的確很妥當(dāng),一點毛病也沒有。
這個侄兒,還真他娘的是個人才。
不知道這兩個在一起,會摩擦出怎樣的火花來。
真是讓人萬分期待啊!云逍想起一件事,問道:“給皇家驃騎兵安排的軍政官叫什么來著?”
皇家驃騎兵是第一支新式騎兵,團長又是吳三桂,自然是要安排可靠的軍政官,主抓將士的思想工作。
崇禎答道:“軍政官是楊文岳。”
云逍嘴巴張了張,半晌沒能說出話來。
楊文岳,字斗望,四川順慶府南充縣人,萬歷四十七年進士,授行人。天啟五年擢兵科給事中,崇禎二年出任江西右參政。
此人擅統(tǒng)兵,后來崇禎命楊文岳替代孫傳庭,總督保定、山東、河北軍務(wù)。
在任期間,楊文岳抗擊外敵,鎮(zhèn)壓內(nèi)亂,功勛卓著。
楊文岳與李自成在河南激戰(zhàn),多以勝利而告終,并且多次打的李自成狼狽逃竄。
崇禎十五年,楊文岳率部堅守汝寧城。因為左良玉、賀人龍等豬隊友臨陣脫離,楊文岳孤軍被李自成包圍。
經(jīng)過激烈反擊后,楊文岳被俘。
李自成因為多次敗在楊文岳之手,因此深恨之。
于是將楊文岳“縛之城南三里鋪,以大炮擊之,洞胸糜骨而死”。
楊文岳大概是史上第一個被炮決的華.夏人。
此時楊文岳被安排去驃騎兵當(dāng)軍政官,軍事主官是吳三桂,李自成是其手下的營長。
這樣的組合,簡直是不要那么完美。
莫非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云逍想了想,說道:“給李自成也安排一個軍政官,就汪喬年吧!”
汪喬年是浙江淳安人,天啟二年進士,歷任青州知府、右僉都御史、陜西巡撫等職務(wù)。
此人是大明有名的清廉之臣。
《明史》記載,汪喬年“清苦自勵,惡衣菲食。”
他擔(dān)任陜西巡撫期間,正是李自成活動的高峰期。
崇禎十五年二月,汪喬年出潼關(guān)與李自成展開會戰(zhàn)。
又是左良玉、賀人龍這兩個豬隊友。
由于他們臨敵潰逃,汪喬年只得帶領(lǐng)手下千余人兵力,獨立面對李自成的數(shù)萬大軍。
汪喬年死戰(zhàn)不降,致使李自成傷亡慘重。
李自成對他恨之入骨,城破之后,命令“磔殺之”,也就是凌遲。
汪喬年現(xiàn)在正擔(dān)任登菜兵備副使。
讓他來給李自成擔(dān)任營軍政官,很合適……才不是云真人的什么惡趣味。
崇禎當(dāng)即應(yīng)允下來。
也不問為什么,叔父這么安排,自有他的用意。
接著崇禎問及云逍再下江南的事情。
正交談時。
門房前來稟報,孫元化帶著一個叫畢懋康的官兒登門求見。
“畢懋康?”
云逍一怔,隨即眼睛一亮。
崇禎問道:“叔父也知畢懋康?”
云逍點點頭:“知道,是個好官兒,也是個火器制造方面的人才。”
說畢懋康是人才,還不夠確切。
準(zhǔn)確的說,這是一位槍械大師,殿堂級的。《軍器圖說》知道吧?
書中介紹一種叫做自生火銃的火器。
所謂自生火銃,就是燧發(fā)槍。
這本書就是畢懋康寫的。
他發(fā)明的火器燧發(fā)裝置,與西方處于同一時代。
只可惜沒能推廣開來,大明就亡國了。
《軍器圖說》這本奇書,后來也被螨清給禁了。
“侄兒已經(jīng)委任畢懋康,為軍器局首任局長。”
崇禎笑著說道,神情間頗有得色。
(https://www.dzxsw.cc/book/93302887/2846916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