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做戲要做全套
第993章 做戲要做全套
清華園。
云逍與崇禎在湖畔漫步。
“叔父妙計,皇太極此番必定中計。”
“眼下只需暗中籌備妥當,明春朕即可御駕親征,一舉踏破遼東!”
崇禎顯得有些亢奮。
倒也不怪他沉不住氣。
大明的心腹大患,將來令華.夏沉淪三百年的建奴。
眼瞅著,就要在自己的手里徹底被解決。
光是想想,都讓人雞凍萬分啊!
等滅了建奴,歪脖子樹的隱患,徹底沒了。自己最起碼,也能比肩太祖和成祖吧?
“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每一個局部上,在每一個具體問題上,卻要高度重視敵人。”
云逍也滿心期待,卻還是習慣性地給大侄子潑涼水。
皇太極可是個厲害角色,萬萬不敢輕視。
稍有不慎,就會重演薩爾滸之戰。
“叔父所言甚是,是侄兒輕浮了。”
跟著叔父混了這么久,崇禎早就不是吳下阿蒙。
‘每臨大事有靜氣’,叔父的教誨,一直都不敢忘。
“接下來該如何作為?”
云逍沒有作答,反問道:“李愬雪夜入蔡州,知道吧?”
崇禎點點頭。身為皇帝,自然是要通讀《資治通鑒》。
唐朝中期名將李愬雪夜襲取蔡州,擒獲吳元濟之役,是奇襲戰的典型戰例,在歷史上赫赫有名。
要是這個都不知道,那就枉為大明天子了。
云逍諄諄善誘:“歷史上的奇襲戰,枚不勝數。”
“楚霸王項羽奇襲彭城,韓信暗渡陳倉,鄧艾偷渡陰平,李靖的夜襲定襄,等等。”
“李愬雪夜入蔡州之戰,無論是作戰規模、殲敵數量,還是激烈程度,都要稍遜于這些戰例。”
“為什么這一戰,后世評價卻要高于之前的戰例?”
“侄兒魯鈍,想不出其中原由,請叔父明示。”
崇禎停下腳步,思索良久,最后苦笑著搖頭。
如今的大侄子,內政8,軍事方面頂多6,搞不懂這些倒也正常。
“項羽奇襲彭城時,劉邦認為穩操勝券,項羽不可能短時間內趕回來,所以天天飲酒慶功,把項羽從咸陽掠走的玉帛、玉人收歸己有。”
“韓信暗渡陳倉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敵人麻痹大意。鄧艾偷渡陰平成功,是因為姜維以為陰平天險,同樣是由于大意。”
“李愬雪夜入蔡州之戰,之所以能夠被公認為是奇襲戰的巔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與其他奇襲戰的出其不意,更多是來自于李愬教科書般的‘微操’。”
李愬雪夜奇襲蔡州之戰,《資治通鑒》上寫的就像是一篇爽文。
可事實上哪有那么簡單?
雪夜襲蔡州,就如同最后的那一哆嗦,的確是爽歪歪。
可最后的這一哆嗦,是經過很多鋪墊才得來的。
李愬在前期,做了大量堪稱是教科書式的‘微操’。
麻痹敵人,示之以弱。
攻心戰,剪其羽翼。
反間諜戰,特種作戰。
這才有了最終的雪夜奇襲,出其不意,一劍封喉。
“皇太極極為精明,此時又到了建奴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一舉一動都是小心謹慎。”
“萬萬不能有一絲僥幸,將勝利寄托于皇太極的疏忽大意或是失誤上。”
“之前做的那些,還遠遠不夠。別的不說,就拿大軍調動這一條,又怎么可能瞞得過建奴的耳目?”
“一旦皇太極有了警覺,即使能夠攻破沈陽,拿下遼東,最終也會讓我大明蒙受巨大的損失。”
云逍的一番話,讓崇禎瞬時冷靜了很多。
“接下來與建奴的和談,要讓文官們假戲真做,武將們也要鬧一鬧,這樣才夠真實。”
“大規模的兵馬、糧草調度,想要瞞過建奴,卻是有些難度。”
崇禎眉頭緊皺。
要想一舉踏破遼東,單憑關寧軍和東江鎮的兵馬,顯然是不夠的。
必須調集九邊精銳,畢其功于一役。
自古以來,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遼東之戰,需要調集大量的糧草以及各種物資。這么大的動靜,不可能瞞得過朝中所有的大臣。
到時候誰都會明白,所謂的和談,不過是掩人耳目。
皇太極又如何會上當?
云逍提醒道:“西南那邊不是正在鬧叛亂嗎?為了平叛,調集九邊兵馬和糧草輜重,總不會讓文官們和建奴起疑心吧?”
崇禎如同醍醐灌頂,大笑道:“怎么把這個給忘了?”
云逍所說的西南叛亂,指的是貴州‘奢安之亂’。
奢安之亂,爆發始于天啟元年。
大明朝廷為了應對遼東戰事,調集水西及永寧兵前往遼東。
這一舉動激起了四川永寧宣撫使奢崇明,以及貴州宣慰司同知安邦彥的不滿,同時率部發動叛亂。
這場叛亂從天啟元年,一直持續到現在,波及四川、貴州、云南、廣西等地。
最為嚴重時,奢崇明及其子奢寅的部隊攻克重慶、瀘州、遵義等地,甚至一度包圍了成都。
貴陽也被叛軍圍困長達半年。
城內居民因缺糧,總兵張彥芳以人肉四斤一兩銀子公開售賣。
最終被解圍后,整個貴陽只剩下一萬多人。
這場叛亂,原本要持續十七年,一直到崇禎十年才被平息。
由于大明國力日益強盛,歷史也發生了改變,西南的叛亂雖然還在持續,卻已經不成氣候。
崇禎原本打算,等平定遼東之后,騰出手來,再徹底解決西南之亂。
現在正好加以利用。以平定西南叛亂為由,調集兵馬、糧草,自然不會有文官反對。
建奴獲知這一消息,不僅不會懷疑,反倒會更加放松警惕。
不愧是叔父,再大的難題到了他這里,都會迎刃而解。
崇禎心中已經有了主意,果斷地說道:“朕明日就安排。”
云逍想了想,說道:“與建奴和談,讓劉宇亮出面。”
崇禎一怔,隨即答應下來。
心中卻不免有些困惑。
跟建奴和談,最終結果可想而知。
主持和談的大臣,不僅落不到任何好處,反倒會被當做是笑話。
叔父特意點名劉宇亮,顯然不是器重他,而是要坑他。
劉宇亮本是禮部侍郎,由于十分能干,深得崇禎器重。
成基命被罷官后,劉宇亮被任命為吏部尚書,并入閣成為內閣輔臣。
怎么就招惹到叔父了?
(https://www.dzxsw.cc/book/93302887/2846873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