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會議
寧致遠這在講話,“川洞村各家各戶的情況我大概的都走訪了一遍,打好脫貧攻堅戰,在于精準脫貧,致貧原因復雜,確保每一個建檔立卡戶實現脫貧,扶貧措施必須有針對性。我們川洞村要做的不光是要扶貧,還要彎道超車,實現鄉村振興,而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但是這里山高路陡邊陲山寨,信息閉塞,認知差就會越來越大,我覺得目前現在有個迫切需要解決的,第一是穿洞村交通問題農村要發展,交通必先行,通硬化路的目標,全力破解交通瓶頸。第二穿洞村信號時有時無,阻礙了村民與外界聯絡,要和運營商溝通建立基站,不能鋪設光纜,過微波傳輸連接,改善通信環境。”
“寧書記你的想法是對的,但對于川洞村的發展我們還是要穩扎穩打。順應鄉村發展規律。”李崇光說。
“交通便利及網絡覆蓋才能,精準扶貧,招商引資。”
“寧書記說的對呀,小康千萬條、修路第一條,道路不通暢、群眾兩行淚。”村主任張鎮長說。
“扶貧工作千頭萬緒,李隊長扶貧時間最久,這發面你最有發言權。”寧致遠看先扶貧隊長李崇文說。
“脫貧攻堅,產業為先。我在穿洞村時間已經兩年了,這里是我做的一些來田野調查的訪談、調研、測繪的資料,穿洞村有“金不換的土壤,銀不換的氣候”,農作物種植較為突出,品種比較突出的有椪柑,但是面積目前不多,還沒有形成產業,再有就是交通運輸問題,如果可以解決這些這些水果可以作為是穿洞村的經濟支柱產業。”
“我同意,我第一次吃咱們穿洞村的椪柑,色澤為橙黃、香味濃郁、肉質晶瑩剔透,果肉嘗起來脆嫩香甜。但穿洞村未來產業化我們還有要再深入挖掘,單一產業肯定是不行的,多元化發展才能更具備抗風險性。”
“同意。”
“同意。”
“沒有產業支撐的村,脫貧成果就不可持續,鄉村振興就會成為無源之水。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所以我們不但是要扶貧,還要把川洞村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重要的是一定要有產業的支撐。”
林蘇木聽到這里就懂了,她也伸手表示有話說。
“那個我覺得這個對方旅游資源也很豐富的,侗族村寨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休閑旅游場所,很多人都對侗族村寨充滿了好奇,這里不僅建筑風格別具一格,而且還有著不少的傳統民俗文化,到盛大節日的時候表演項目也會吸引很多人。侗族斗牛、斗雞、賽山歌、賽蘆笙“吃相思”、“覓新娘”、“踩歌堂”、“鼓樓搶雞”、“行歌坐月”的民間習俗,這里民族風情獨秀,侗族大歌亢聲高唱,鼓樓、風雨橋光彩奪目。自然資源上我昨天攀登的青山上有很多溶洞,溶洞里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千奇百態,這都是天然的旅游資源。”
“蘇木姐說的對呀,沒想到你還懂這么多呢,干脆你來我們這里做扶貧工作就好了。”徐來看著蘇木說道。
“說什么,蘇木可是大城市里的醫生。”李崇文說,“蘇木,你別介意哈,徐來就是這樣口無遮攔的。”
林蘇木表示沒事,但是說者無意,聽著有心。
“還有一些事情,舒阿公是村里頭唯一的鄉醫,而且他的工作覆蓋穿洞村和田壩村兩個村子,大山深處,路途曲折,交通不便。舒阿公之前找過我說他年齡大了有些吃力,要盡快能找到一個能接替他的醫生。”侗族村干部說。
“醫生不太好找,舒阿公世代一直是我們村里的鄉醫,他的兒子也是醫生,不過現在在縣城工作,其他醫生更不想來我們這貧困的地。”
“那這樣,我們想縣里匯報一下,看能不能給我招一個醫生,順便批一些醫療設備。”寧致遠皺著眉頭說道。
“那感情好。”
林蘇木做在小馬扎上聽著他們開完會議,思路有些飄遠了。
從她開始學醫就確立了自己的職業方向,但是進入醫院后看到一部分人對醫院大肆攻擊、對醫生拳腳相加的醫鬧后,變得迷茫起來。
還有就是林蘇木雖然是留學回來的,但從小受爺爺在中醫上的熏陶,她也希望可以讓中醫發揚光大。然而醫院的現在狀況卻事與愿違。不斷有人在具備“現代科學方法和技術”的西學體系下重新審視建立在陰陽五行古典哲學思想上的中醫,提出“中醫是否科學”的質疑。即使在偉大的作家魯迅就在《吶喊》自序中寫道,“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兩種分裂的想法都是無形的拉扯,讓她苦惱不已。
“你怎么了?”寧致遠他們開完會,看林蘇木滿臉通紅,表情有些痛苦。
林蘇木有些內急,但又不敢上廁所。因為她聽說貴州有些山區的廁所下面都是養豬的。
“我想上廁所,憋不住了。”林蘇木有些羞愧地說。
寧致遠有瞬間的無語,他沒有說話,有手指了指廁所的方向。
“那個我聽說這里會把豬養在廁所下面?里面有嗎?”
寧致遠臉上的表情有些龜裂,他想到自己第一次在這里上廁所時候,下面的二師兄“哼,哼”的期待聲受到的驚嚇,“咳,放心,就一頭小的豬。”
林蘇木看著寧致遠有些戲謔的聲音,里面似乎還有些幸災樂禍。
虧她還覺得寧致遠是個成熟穩重的男人,看走眼了,這分明是個喜歡捉弄人的。
“逗你的,你等一下,我去把豬栓好。”寧致遠看著林蘇木越來越難看的表情。接下來還有事相求還是要好好招待的。
寧致遠出來后,林蘇木已經是在是忍不住了,急忙拖著受傷的腳進了廁所,只是雖然看不到豬仔,但它“哼,哼”聲音還是讓林蘇木有些難為情。
“一會兒我要去縣城里辦點事情,你有什么需要帶的嗎?”寧致遠此時已經帶好頭盔,騎在摩托車上。
“很酷的摩托車,你要是方便的話幫我在超市買一生活用品吧。”林蘇木打開手機微信說,“我加你微信,我把需要的東西發文字給你。”
林蘇木心里給自己點了贊,不顯山不露水地要到微信。
寧致遠離開后林蘇木就盯著他的微信頭像,寧致遠留著一頭卷發,純粹的笑容,像極了漫畫里走出來的英武少年。刀鋒般的側臉,深邃硬朗的五官,既粗狂卻又精致的宛若浮雕,整個人看起來非常的剛硬,很顯男人的陽剛氣質,十幾歲的寧致遠已經具有氣質型男的特征。
背景是海灣沙灘潔白松軟細柔,海水湛藍清澈,竟然是
海南萬寧日月灣!
原來是他,怪不得以一次看到寧致遠就有一種熟悉感。
只是現在的寧致遠寸頭短發,膚色黝黑,很難想到他就那個長卷發的陽光少年。
那年是林蘇木剛剛高中畢業,收到了哈佛錄取通知書,為了慶祝她和可頌一起去了海南萬寧度假沖浪。
林蘇木喜歡極限運動,對于她來說沖浪最大的魅力在于感受生命的極致綻放,和大自然極度的融合,可以讓人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快樂。那種刺激的感覺是常人所無法體驗和企及的一種感覺。
生命自然可貴,可是讓生命綻放的那一刻更加美麗,有些人在乎生命的長度,可有些人在乎生命的寬度。
林蘇木回憶起十年前的那天滔天巨浪像一頭迅猛的怪獸襲來,吞噬生命不留一絲生機,她在沖浪板正體驗與海浪搏擊、馳騁在海浪上的快感。
海平面下突然涌動出高聳的空心水柱,柱頂翻滾著數百萬噸渾濁的碧色海水蘇木摔下沖浪板,被海水吞噬。
此時一波又一波的大浪不停歇地咆哮著撲蘇木,她剛浮出水面后,又被接踵而來的巨浪淹沒。
海水沖進她的喉嚨,嘴巴和鼻子,讓她感到窒息和刺痛,肺部火燒火燎的
緊密的浪潮讓蘇木難以浮出水面呼吸,情況十分危急。
旁邊的沖浪者也駕駛著一輛水上摩托艇來營救蘇木,然而浪涌綿延不絕、此起彼伏
在和海浪殊死搏斗中,終于把蘇木拖到摩托艇上,蘇木靠著最后一點意識緊緊地抓住這個身姿矯健的男孩。
男孩焦急擺正她的頭部后仰,用一只手捏住其鼻孔,嘴對嘴輕緩吹氣,吹氣的同時用眼睛余光觀察胸廓是否隆起。
“醒醒,快點呼吸”急切,焦慮的命令一聲一聲地傳到腦海里。
蘇木嘴里不斷吐出的海水讓她無法呼吸,肺部和胸腔內全部是冰冷的海水。
他雙手十指相扣,掌根重疊,不停的做著重復的胸外按壓。
她漸漸地恢復意識,陸可頌喜極而泣,“你終于醒了!”
林蘇木推開陸可頌左右環顧了一下沒有看到那個卷發的英武少年。
心里感嘆原來世界這么小,人生如白馬過隙,緣分也這么奇妙,當年怎么也找不到的男孩就這么突然地闖入生命中,似乎冥冥之中讓他們相遇相識。
“他呢,有沒有認出我呀?”林蘇木有些自言自語,又有些沮喪地說道,“應該是沒有認出來吧。”
(https://www.dzxsw.cc/book/91941203/3095788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