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女真出兵
不多時候,范文程又來到館驛,請諸葛亮覲見他們的大汗。
但拒絕了魯智深、武松和解珍、解寶的跟隨。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東北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河流,廣袤的森林,肥沃的土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女真人居住在河流的兩岸,以漁獵為生。
海里河里小到魚蝦鱉蟹貝、大到海鯨,陸地上的那就更別說什么,什么野豬、馴鹿、狍子、野兔等都是他們獵取的對象,最為名貴的是貂,貂皮可以制作成衣服,抵御寒冷,貂也成為漁獵民族向中原王朝進貢的方物。
因為生業方式,所以女真人射箭技藝高超。
當蒙古人團結的時候,蒙古人就會統治女真人;
當女真人團結的時候,女真人也會奴役蒙古人。
當然,當中原王朝團結的時候,他們就是中原王朝的一份子。
諸葛亮在范文程的引領下,穿過一條街道,一片茂密的樹林,到了一間大木房前。
十二名披著虎皮的弓箭手雄赳赳的站立門前,十二雙眼睛直勾勾的盯著諸葛亮。
“侍郎大人,請!”范文程將手一讓。
諸葛亮也將手一讓:“請!”
二人進得房來,房子雖然有窗戶,但是房中的光線很暗,如果不是有一盞粗大的獸油燈吱吱冒著油煙搖曳閃爍,還真是難以看見房中的東西。
從這一點上,諸葛亮即看到了愛新覺羅部的貧困。
諸葛亮再跟著范文程往里走,看見了端坐在一張鋪著老虎皮凳子上的努爾哈赤。
兩側站著他的兄弟、兒子與侄兒們。
中間生著一堆熊熊篝火。
諸葛亮拱手道:“大漢禮部侍郎見過南遼東統制。”
“跪下!”努爾哈赤左手邊靠近他的第一人斷喝一聲。
“在下與統制品級相當,哪有同級跪拜之理?再者說來,在下是朝廷的使者,難不成貴部不聽從朝廷的號令了嗎?”
“你就不怕死嗎?”那人惡狠狠的瞪著諸葛亮。
“兩國交兵尚且不斬來使,更何況本官和統制同朝為官?”諸葛亮不卑不亢的道:“難道這位將軍是想置愛新覺羅部于死地嗎?”
“唰!”那人一把拔出了腰間的彎刀。
努爾哈赤瞥了一眼那人道:“舒爾哈齊,不得無禮。”
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的同胞弟弟。
舒爾哈齊將彎刀收入鞘中。努爾哈赤對諸葛亮道:“侍郎大人,你來的目的,范先生都已經告訴本大汗了,現在本大汗還有一個問題要侍郎大人回答。”
“大汗請問。”
“完顏阿骨打,你們也準備聯合完顏阿骨打嗎?”
“為什么不呢?”努爾哈赤的這個問題正是諸葛亮所說的最后一件事。
“完顏部是我們愛新覺羅部不共戴天的死敵,如果你們要聯合他們,我們就只能和大漢為敵了。”
諸葛亮反問一句:“統制大人,遼東是我大漢的遼東,無論是您這位南遼東統制,還是完顏阿骨打這位北遼東統制,那都是大漢的統制,如今倭寇虎視眈眈,統制大人卻說不要和北遼東統制聯合攻打倭寇,莫非統制大人是想幫助完顏阿骨打養精蓄銳嗎?”
努爾哈赤一聽這話,頓時啞口無言。
諸葛亮有一句話雖然沒有明說,但是無論是努爾哈赤還是范文程,或者是努爾哈赤的兄弟子侄們都聽得懂。
留著完顏阿骨打的人馬不用,養精蓄銳,等打完了倭寇之后,他就來攻打你愛新覺羅部怎么辦?
那他愛新覺羅部的對倭寇之戰豈不是為他完顏阿骨打做了嫁衣?
“褚英!”良久過后,努爾哈赤大喝一聲。
“兒子在!”褚英是努爾哈赤的嫡長子。
“你護送禮部侍郎大人去會寧府,路上不得有任何閃失。”
“兒子遵命!”
諸葛亮的這一番話可以說是直接戳中了整個愛新覺羅家族的肺管子。
他們去和朝廷一起打倭寇,讓完顏部養精蓄銳坐享其成,這怎么可以,又怎么可能?
諸葛亮對努爾哈赤拱手道:“那就多謝統制大人了。”
********
一個月后,諸葛亮在褚英和完顏斡離不各率領人馬的保護下抵達了錦州,見到了正在操練人馬的白起。
褚英是努爾哈赤的長子,完顏斡離不則是完顏阿骨打的次子。
褚英率領的是正白旗的五千人馬;
完顏斡離不則率領了五個猛安,也是五千人馬。
幾乎就在南北女真人馬抵達錦州的同時,一直在錦州等候消息的戴宗立刻回報京師。
軒轅玨得了戴宗送回來的軍報,大喜過望。
當下在錦州集結了一支由匈奴人、鮮卑人、女真人,當然還有漢人組成,由人屠白起率領,諸葛亮參謀的強大軍隊。
他都有些等不及想讓這支軍隊去和倭寇較量較量了。
而就在這時,大司馬趙匡胤卻向軒轅玨進獻了一條改革軍制的奏本。
趙匡胤的意思是,大漢之所以會出現節度使割據,主要的原因就是地方大員手中有了軍權,才不服從朝廷的號令,所以他建議朝廷修改軍制,加強集權,削弱大將兵權,以文臣御武事;集中大量財力、物力,供養大批招募來的軍隊。
在京城集中最精銳最強大的兵力,那樣的話地方上就不敢造反。
這就是所謂的“強干弱枝”。
同時,率軍出征的大將必須有太監監軍,謹防軍權旁落。
對于趙匡胤的這個建議,軒轅玨還是比較重視的。
華夏的歷史基本上可以以宋朝為界。
宋朝之前,中原政權只要沒有內亂,對北方游牧政權的戰爭,基本上可以取得勝利或者是絕對的優勢。
但是,朝中多權臣,地方多軍閥,動輒一個王朝就從內部爆炸改朝換代了;
宋朝之后,北宋亡于金國,南宋亡于蒙古,明朝亡于清朝,對于外敵很難再取得漢武帝擊匈奴,曹操擊烏桓,李世民擊突厥那樣決定性的勝利。
但是,威脅皇權的權臣和軍閥則仿佛絕跡。
所以,對于趙匡胤改革軍制的奏折,軒轅玨看了又看,沒有馬上下決斷,一面將趙匡胤的奏折分發給滿朝文武商討,又一面他自己拿著奏折去向鄔思道請教。
(https://www.dzxsw.cc/book/91611737/3636600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