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官階說明,不明白的來看哈】
【官階說明】
我借用了唐朝的官僚制度,但是也稍稍做了改變。整個國家分為十三道,每道的最高行政長官就是節度使。節度使有軍政大權,可以說是一道之地的王。
道下分州,州下設郡,郡下置縣。
州長官中又分刺史和州牧(許多朝代刺史和州牧行使同一個職能)。
州牧是僅次于節度使的官員,是一個州的長官,擁有一個州的軍政大權。
州刺史官階雖比不上州牧,但是刺史主要監察各州牧、郡守、縣令等是否有好好做事,并且刺史能直達天聽,也就是不用通過長官就能直接見到皇帝,相當于欽差差不多啦。
《十里景同》中,秦仲國是江南道節度使,官最大,下管越州、杭州等數個州。
秦優,也就是秦仲國的大兒子是越州州牧,在越州最大。
許志成,許文海的爹,越州郡守。因為越州地小,越州城也就只有一個越州郡,所以按這個來算,許志成是秦優的下屬。
但是許志成又是皇帝任命的越州刺史,能直達天聽,所以許志成不僅是秦優的下屬,更是監察秦優以及下頭官員的人。
刺史每年都要入長安向皇帝報告,相當于述職。
當然,州牧或刺史下還有小官階,比如別駕、長史、司馬;錄事、參軍事等。也許以后會有跑龍套的出現。
總的官階上。本文沿用三省六部九寺制度,御史臺名存實亡,其實是節度使被派到各地前的統稱。所以本文里的御史臺也就只是監察中央官員的一個獨立部門。
《十里景同》的大致官階就是三省六部九寺,外加一個掌管中央軍權的樞密院和一個御史臺,樞密院和御史臺是獨立于三省之外,直接聽從皇帝命令的。樞密院有軍權,御史臺有彈劾大臣的權利(包括彈劾節度使)。節度使就是御史臺外派觀察使后形成的“藩鎮”。
當然啦,樞密院掌控的兵力自然是遠遠遠遠大于節度使掌控的兵力。所以節度使如果要反叛,必須要和其他道一起聯合才能行得通啦。而且節度使在中央米有什么權利,那是比不過三省下面擁有實權的人的。如此說來,假設在長安,景宮眉的大哥景知年擁有的權利肯定是大于秦仲國的。但是在江南道這塊,秦仲國是絕對的王啊。江南道是全國十三道最大的。
就是這些,有不明白的可以留言。當然,我改動了一些,研究歷史的同學莫要深入探討哈,不然你會吐血的。哈哈。
(https://www.dzxsw.cc/book/90722470/2994821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