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禍福輪流轉
這世上從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恨,戚文率兵攻打戎狄,揚言要將其踏平,很顯然是戎狄又不安分地惹是生非了,而那戎狄使臣驚慌失措的模樣也更加說明了他心中有鬼。
此前,戎狄王庭剛剛應下談判一事時,他們就冒充了大周的兵馬去偷襲回紇汗國,欲再次挑撥回紇與大周的結盟關系。
一旦回紇與大周翻臉,再次引發戰亂,大周恐無暇顧及談判一事,戎狄便能順勢抽身而去,待鷸蚌相爭后坐收漁翁之利,說不定還能趁亂截走戎狄三皇子與七皇子。
只是,這如意算盤打得雖響,卻偏偏撞上了戚文這樣隱于深宮的高手。
戚文自從獲封回紇可賀敦,便一直在可汗默延倉決的幫助下暗暗調查陸明,想辦法為父親平反。雖收獲甚微,但對陸明卻也算有所了解。
然,大周若犯回紇,西域都護府是必經之地,那西域都護府的都護由駐守邊塞的異姓王陸明兼任,為何“大周”的兵馬都打到跟前了,陸明身為大周將領卻韜光養晦,未動一兵一卒呢?
戚文很快就看出了其中端倪,遂命人去細細盤查那些死去的“大周”士兵的尸體。眾人這才發現,那并不是漢人,而是穿著大周鎧甲、拿著大周武器的戎狄人。
戎狄人冒充大周兵馬來犯,顯然是為了挑撥離間,可他們到底從哪弄來的大周的裝備呢?
戚文忽然就明白了過來,在這長城外的北地,唯一能提供大量大周鎧甲與兵器的地方就是西域都護府了。
難道是陸明拿了什么好處,跟戎狄沆瀣一氣了?
戚文本想請可汗默延倉決再細查此事,可是默延倉決幼時患有頑疾,這些年日益嚴重起來,聽聞有“大周”兵馬來犯,可汗誤以為是大周背信棄義,不顧結盟之誼,一時急火攻心吐了血。
戚文只得先將自己的發現告訴可汗,讓他稍安勿躁。但戎狄此前欲炸了大周驛館燒死回紇使團,如今又假冒大周兵馬前來偷襲回紇,種種行徑早已讓回紇王庭懷恨在心。
這個仇,他們不能不報。
這些年回紇王庭養精蓄銳,倒也不是不能打,只是磨了這么多年的刀必須要用在該用的地方。如今戎狄戰敗后與大周談判,還強行派兵攻打回紇,只怕他們自己也剩不了多少兵馬了。
回紇何不借此推波助瀾一下,給戎狄的后院點把火?
為此,默延倉決本欲御駕親征,但他的身體一直都沒有養好,實在無法出征,戚文為了振奮士氣,親率大軍發兵戎狄,頭兩仗就殺得戎狄屁滾尿流,直接搶占其兩座城池。
戎狄終于也嘗到了被人強取豪奪的滋味。
王庭上下還怎么坐得住呢?十萬火急的軍報連夜送到汴京,戎狄王庭竟一夜之間改了口,要求自己派去的使臣即刻答應大周的一切條件,務必請大周皇帝下旨,令其藩國回紇盡快撤兵。
玩火玩到自己身上,戎狄頃刻間成了全天下的笑柄。
最終,戎狄為了讓彪悍的回紇停止進攻,被迫與大周簽下了所有條款,戎狄一次性賠償大周兩千萬兩白銀,自此后每年都要向大周進貢五百萬兩白銀,外加上上等羊皮、牛皮各二十套,且自愿割讓虎嘯關以南的五座城池給大周……諸如此類共計十八項條款,戎狄使團在宣室殿含淚簽字畫押。
這等條約一簽,戎狄百余年內難能東山再起了。
天子自不會食言,皇上見戎狄已簽字畫押,即刻便派人以八百里加急將圣旨送到前線,讓回紇撤兵,并將占領的城池歸還給戎狄。
反正戎狄已經把水草肥美的五座城池割讓給了大周,日后大周也可擁有自己的畜牧場了,至于回紇奪下的那兩處貧瘠之地,還給戎狄也無妨,就當是打發叫花子了。
然而,當戚文接到圣旨退兵后,才知道在自己離開的這段時間里,回紇王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竟有回紇部落首領趁著可汗病弱、可賀敦出征之時,逼宮奪權。
好在默延倉決早有防備,戚文也趕回得及時,夫妻二人共同鎮壓兵變。但默延倉決已經身受重傷,他為了保護自己的兩個王子,已是命在旦夕。
……
關于戚文的消息傳入京中后,曹靜和跟唐玉俱是一驚。
他們只敢把消息告訴江滄跟察塔爾,卻并不敢在外祖父跟前多言一個字。
此時,江滄已經大好了,但外祖父的身體卻是每況愈下,曹靜和帶著唐玉去看望他時,他一天中的大半時日都只能在床上躺著了。
江滄告訴曹靜和,他準備先留在山里,在外祖父跟前盡盡孝,讓他老人家最后的時光能舒服一點。
曹靜和聞言,便不禁鼻子一酸,心里難受極了。
她知道,自己若是現在走了,就再也見不到外祖父了,如今母親在塞外局勢動蕩,外祖父又即將與世長辭,她也實在沒有心情回京,遂決定留下來跟江滄一起照顧外祖父。
戚成賢見孫兒們都不肯走,倒是自責起來,覺得是自己耽誤了孫兒們的大事,并稱唐玉剛剛襲爵,理應趕快回府主持大局,適時地換一批自己的親信進去,也好盡快掌握整個侯府。
唐玉深知自己受了曹靜和娘家多少的幫扶和庇護,如今外祖父病危,曹靜和跟江滄都留下來盡孝,他亦不能在這個時候自行離去。
唐玉陪著曹靜和一起坐在戚成賢的床邊,誠懇道:
“外祖父,出京之前,我便已經把侯府的事情都打理好了,不礙事的。”
如今,他們已經在招新人了,等新來的廚娘和小廝熟悉米糕鋪子的活計以后,他們便會把蘅娘、阮娘、白苓、陳平、袁喬等人都安排進侯府,用自己人去替換掉唐國忠從前的人。
其實,大家最擔心的反而是戚文那邊的情況,他們只知道是戎狄假冒大周兵馬偷襲了回紇,卻并不知就是陸明在其中配合行事的。
曹靜和始終隱隱覺得其中有些問題,戚文既然發現了戎狄人冒充漢人,為何沒有向皇上言明到底是誰給戎狄提供的大周鎧甲與兵器?還有西域都護府,為何自始至終都是回紇在發兵攻打戎狄,西域都護府作為大周設置在邊境的最高府衙,為何一點動靜都沒有?
避開外祖父的時候,曹靜和把江滄拉到一旁,向其詢問道:
“大哥知不知道,西域都護府如今的長官是誰?”
“西域都護府的都護一直都是陸明兼任的,就是外祖父此前說起過的那個陷害他的人!
“陸明……”
曹靜和仔細想了想,暗自揣測道:
“這個陸明估計有很大的問題,他在塞外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又是一人獨大,只怕皇上很難抓他什么把柄。”
曹靜和警惕地看了一眼外祖父的房間,遂牽起江滄的衣袖,把他又往遠處拉了拉,再次壓低聲音道:
“大哥,我猜母親可能一直都知道陸明不簡單,他手上只怕有很多事,遠不止陷害外祖父這一件。這次戎狄冒充大周的兵馬,陸明估計也插手了,但是母親怎么沒有向皇上提及此事?”
戚文應當是有什么顧慮的。
果然,江滄與她想到一起去了:
“靜和,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陸明這個人應該是坐吃三方的!
“坐吃三方?”
“對,大周,回紇,還有戎狄。陸明當初陷害外祖父叛國,就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勢力被分走,而他駐守西域都護府,回紇汗國每年勢必也會給他點好處孝敬他,戎狄那邊有需要他幫忙的地方,他也會收些銀子,幫個忙——比如說大周的鎧甲和兵器,北地除了他,還有誰能弄來那么多套?”
曹靜和心下一沉,忽然就明白了外祖父為何不讓他們復仇了,戚文若是一直都清楚陸明的情況,但這么多年又一直不聲張,可見陸明這個人手段非常,根本讓人抓不到什么把柄。戚文大抵也是苦于沒有證據。
那么外祖父的仇,還能報嗎?
……
隨后的幾日,戚成賢的病惡化得很快,雖然有兒孫們的陪伴,但是終究不能避免油盡燈枯的那一日。
該來的,還是會來。
彌留之際,戚成賢把江滄、曹靜和、唐玉還有察塔爾都叫到身前,一一叮囑,要他們相互扶持,不得背棄對方,不得反目成仇。
他最大的心愿,還是希望看到后人能夠心齊且坦蕩,不要有人走了歪門邪道。他自己就是因為別人的背叛和陷害,才背了半輩子的污名。
當年,先帝將其招安,戚成賢也曾想過是不是可以建功立業,報效朝廷,為子孫后代掙一份家業。可他出身江湖,為人灑脫大方,也愛結交朋友,誤把陸明的刻意接近當成了善意,中了他的圈套。
這一生的顛沛流離,都源自于此。
在一個滿天星辰的夜晚,那個曾在江湖上叱咤風云的靈狐堂掌門,那個哪怕后來只能隱姓埋名也無所不能的外祖父,還是撒手人寰了。只是他臨終前都不知道,他最最掛念的女兒戚文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回紇王庭已是一片混亂。
而此時,簽下條款的戎狄使團已向大周皇帝請旨,盼其歸還三皇子與七皇子。但賀懷君等人與皇帝商議之后,卻并不準備讓戎狄使團直接帶走三皇子與七皇子。
他們先答應戎狄把三皇子帶走,什么時候戎狄把條款上的銀子給到位了,城池交接好了,再把七皇子送還。
畢竟三皇子已經半身不遂,但是七皇子于戎狄皇上來說還是很重要的。戎狄沒兌現條款之前,七皇子是不可能回去的。
戎狄無奈,只好先把三皇子帶走,可是就在他們離開汴京后不久,塞外再次傳來消息——回紇可汗默延倉決薨了,其王后忽然攜先王后之子匆忙往汴京而來。
(https://www.dzxsw.cc/book/90669896/3636593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