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項準備
冬晴走后,馬良立刻把羅勇叫來。
羅勇還以為是自己布置的舞臺不夠好,馬良讓他來返工。
殊不知,馬良叫他來根本不是說舞臺的事兒,而是整個生態(tài)旅游項目的事兒。
“冬晴的演唱會一結束,咱們新余村必將新來火爆的場面,你再抓緊點時間,將主題項目全部搞完。但是一定要保證質(zhì)量,我可不想新余村因為安全事故登上新聞。”
馬良的腦海里早就呈現(xiàn)出了一副人山人海的畫面,他相信,只要冬晴的演唱會順利落幕,新余村立刻就會迎來火爆場面。
到時候生態(tài)旅游項目也好,羊鍋魚項目也好,抑或是他們的民宿,所有的項目都將迎來爆發(fā)。
在這之前,他們得把準備工作做好才行!
羅勇拍拍胸脯保證道:“放心吧,幾個旅游項目主題已經(jīng)完成了,最多三五天就能把配套設施完工,剩下的小項目我們可以在開放之后慢慢搞,畢竟咱們這里這么大,可玩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這話倒是不假,新余村的后山綿延百里,游客們可以選擇游玩的地方很多,一些小項目什么的可以放在后面慢慢弄。
馬良認真說道:“那這邊就拜托你了,我回頭看看什么日子合適,到時候咱們就直接營業(yè)。”
“得嘞!等你這里的項目搞完,我也要好好休息休息了,奶奶個腿兒的,我過年之后到現(xiàn)在一天都沒有休息過。”羅勇抱怨道。
馬良忍不住歉意一笑,新余村的生態(tài)旅游當真是多虧了羅勇,要不然的話,現(xiàn)在工程進度肯定達不到要求。
他想好了,等生態(tài)旅游項目結束之后就給大家發(fā)一筆獎金,豐厚的獎金!
“愛媛,咱們連山旅游的網(wǎng)站進展如何了,演唱會之后,咱們的網(wǎng)站就要投入使用,到時候游客們買票什么的都在網(wǎng)上,你可要負責喲。”馬良找到余愛媛,詢問網(wǎng)站的建設情況。
余愛媛笑著表示所有的程序都已經(jīng)調(diào)試好了,就等著正式上線。
對此馬良非常高興,他已經(jīng)預見到時候的場面會有多么火爆,所以不惜重金打造了連山旅游的網(wǎng)站,以后可根據(jù)情況來決定每天售票數(shù)量,要不然游客們一窩蜂的擠進來,新余村肯定接待不過來。
“老同學們,景區(qū)管理這邊就交給你們咯,到時候有什么不順利的地方,你們可得多擔待擔待。”馬良對著景區(qū)辦公室的老同學們說道。
上次這幫老同學來游玩了一趟就舍不得離開,最終有七個同學決定來新余村給馬良工作。
現(xiàn)在他們都被馬良安置了崗位,未來生態(tài)旅游項目一開放,他們就是旅游項目的負責人。
鐘旭帶頭說道:“馬老板你就放心吧,咱們雖然不是專業(yè)的,但是這段時間跟著余愛媛學習了很多,到時候保證將景區(qū)管理得井井有條。”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我去籌備一下其他事宜,這越是臨近開放的日子,我感覺事兒就越多了。”
馬良馬不停蹄地趕往卓平小組,作為和生態(tài)旅游配套的項目,羊鍋魚絕對是重中之重。
去年投放的那一批羊鍋魚已經(jīng)有六七斤重,完全達到了上桌的水平。
不過數(shù)量在馬良看來還是有些不足,因為根據(jù)楊世杰的統(tǒng)計,現(xiàn)在可以端上餐桌的羊鍋魚總計也就一萬條左右。
“一萬條實在是太少了,有沒有辦法再引進一批羊鍋魚回來?”馬良擔心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他以為羊鍋魚的數(shù)量已經(jīng)足夠了,沒想到才一萬條。
一萬條聽起來不少,可是在巨大的基數(shù)面前,這一萬條就顯得少之又少。
對此楊世杰表示道:“馬老弟你別急啊,咱們的羊鍋魚肯定不能敞開了吃,得限定每天的份量才行。我想好了,咱們每天只打撈一百條羊鍋魚,這樣就能撐三個月。”
“三個月后,我們的第二批羊鍋魚起碼會有五萬條,到時候就可以滿足供應需求了。更何況咱們的羊鍋魚還在不斷繁育,未來數(shù)量肯定會越來越多,只要保持限量模式,羊鍋魚項目肯定會保持健康發(fā)展態(tài)勢的。”楊世杰一臉認真的說道。
在他看來,敞開了吃肯定是不行的,到時候人一多,恐怕三五天就能把羊鍋魚吃完。
在這之前,他們可以引進一些特殊的品種回來飼養(yǎng),“咱們的泉水這么清澈,就算是普通魚類飼養(yǎng)一段時間之后都會鮮美無比,所以咱們可以搞混養(yǎng),完了搭配羊鍋魚,你看如何?”
“我看行!”馬良爽快地答應下來,經(jīng)楊世杰這么一說,他才意識到新余小組的泉水都是沾染了靈氣的,飼養(yǎng)普通品種的魚也能保證肉質(zhì)鮮美。
而且羊鍋魚的價格昂貴,不是所有游客都愿意吃,搭配普通價位的魚類更能滿足大眾化的需求!
“不過我這里還有一個問題。”楊世杰看向馬良,說道:“那就是往返卓平和新余的路程有些遙遠,之前你打造纜車的時候我就想讓你在咱們兩個小組之間增加一個纜車,方便大家來這里吃魚,完了也方便去新余小組住宿。”
“這個問題我已經(jīng)想過啦,你放心吧,我在景區(qū)這邊設置了十輛觀光小巴士,可以讓大家沿途看看風景不說,還能解決村里一些人的就業(yè)問題。”馬良提出了他的解決方案。
楊世杰聽了之后連連表示佩服,他怎么就沒有想到觀光小巴士呢?
“得,楊老哥你就別拍我馬屁了,羊鍋魚項目我反正全部交給你負責,你也得和村民們說好,不管是去誰家吃飯都不要眼紅,更不要搞內(nèi)部競爭。”馬良叮囑道。
新余村足有六百多戶人,不可能保證每戶人家里都有游客來吃魚,到時候萬一搞起內(nèi)部競爭就不好了。
對此楊世杰早有安排,“我們的羊鍋魚不是每天限量么,那么就輪流讓他們出售羊鍋魚,如此就可以保證家家戶戶有錢掙。”
“楊老哥這個法子絕了!”馬良由衷地向楊世杰豎起大拇指,這一妙計可確保新余小組的村民人人有錢掙!
(https://www.dzxsw.cc/book/90623270/3052767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