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 東非之張勛的野望1
[燃^文^書庫] 說道張勛,人們想到的就是他帶著辮子軍的復辟的事情了。|
張勛(1854年12月14日-1923年9月11日),原名張和,字少軒、紹軒,號松壽老人,謚號忠武,江西省奉新縣人,中國近代北洋軍閥。清末任云南、甘肅、江南提督。
清朝覆亡后,為表示效忠清室,張勛禁止所部剪辮子,被稱為"辮帥"。1913年鎮(zhèn)壓討袁軍。后任長江巡閱使、安徽督軍。1917年以調(diào)停"府院之爭"為名,率兵進入北京,于7月1日與康有為擁溥儀復辟,但12日為皖系軍閥段祺瑞的"討逆軍"所擊敗,逃入荷蘭駐華公使館。后病死于天津。
現(xiàn)在的張勛不過26歲,林宏還特意看過他的照片這尼瑪絕對是一表人才啊!林宏還特意從系統(tǒng)調(diào)出張勛的以前的記錄了解了一番。張勛是中國現(xiàn)代史冊中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以他導演1917年為期12天的清帝宣統(tǒng)復辟而揚名天下。張勛出身貧寒,有過許多義舉,捐款在北京建立會館,資助在京的江西籍學生和貧苦人士,江西省第一任省長邵式平、舉世聞名的方志敏、張國燾、許德珩等曾得到過資助,他們當時都是北京大學的江西籍學生,另在奉新還用糧款救濟當?shù)貫?zāi)民和孤兒寡婦。1917年7月21日,孫中山先生在致廣西督軍陸榮廷的一份電報中稱:“張勛強求復逆,亦屬愚忠,叛國之罪當誅,戀主之情可憫。文對于真復辟者,雖以為敵,未嘗不敬也。”中山先生的評論,正是把張勛的政治態(tài)度和他的人格區(qū)分開來,分別對待。張勛在朝居高位時,常提拔贛人才子,對贛實惠政策頗多。可以看出張勛如果不是生在清末民初這樣的亂世他絕對是一個有作為的一方大員或良將。
1923年9月12日張勛在天津公館病逝,終年69歲,被廢帝愛新覺羅·溥儀賜謚“忠武”。一些復辟派人物及其親友敵仇,皆紛紛寫悼詩、挽聯(lián)致哀,靈柩經(jīng)過幾番周折運回老家江西奉新安葬,無數(shù)贛百姓自發(fā)相送,無數(shù)名人高位者也紛紛寫挽聯(lián),成為當年在江西地方上最為轟動的大事之一。張勛這樣一個民主革命的罪人,最后竟得善終,還為人為其稱頌,這樣的怪事也只有在民國那個荒誕的年代才會發(fā)生。而最引人注意的挽聯(lián)卻是章士釗和歐陽武所寫,不能不說這是歷史的玩笑。當時政界聞人和文化名流紛紛致電哀挽,祭文、哀詩和挽聯(lián)不計其數(shù)。后來他的家屬在門生故吏的幫助下,專門編輯了一本《奉新張忠武公(勛)哀挽錄》,可謂同道者的封神榜。當然,其中也不乏民國要人筆墨,讀之頗有堂奧。
對于那些在清末早有人望的趙爾巽、溫肅、呂海寰、紹英等遺老,他們首先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向往的故國不復存在,但對于張勛的評價不應(yīng)該以成敗來論英雄。溫肅與張勛是有過不少接觸的人物,復辟前曾經(jīng)與張勛的鄉(xiāng)賢胡思敬專門到過徐州拜見這位辮帥,寄望甚高。張勛之死使他深深體會到“公存國與存,公去事可知”的悲切。清亡后,呂海寰在津滬當寓公,與張勛也是相知相熟的,在他看來,辮帥“與文信國同鄉(xiāng)閭,當附文信國同列傳,其事雖殊,其忠不異”,而且“挽狂瀾于既倒,當經(jīng)千載公論”。把張勛比附文天祥,是痛悼辮帥之死的孤鴻悲雁們的共同文化心態(tài),這不僅僅因為張勛與文天祥同是江西人的簡單附會,而是他們在改朝換代的歷史進程具有共同的“挽狂瀾于既倒”的孤忠情懷。
對于那些從清朝舊官僚陣營中分化出來的民國權(quán)貴,他們有相當一部分人非常忌諱與張辮帥掛上鉤、沾上邊,因為辮帥復辟幾乎置民國于覆滅,是民國共和的罪人,誰愿掉進這潭污水,變成辮帥的一丘之貉呢!然而,人們不能漠視這樣一個鐵的事實:民國雖然以武昌起義為首功,但畢竟最后以和談解決南北統(tǒng)一,和平過渡到所謂的共和國,其輿情并不乏民主與寬容的氛圍,因而人們在當時最激進的報刊上仍然可以看到滿清遺老們的酬唱“文苑”欄目,從政治上剝奪舊政權(quán)的存在并不必然引申出在文化上限制其應(yīng)有的懷舊表達。因此,就張勛之死,也有不少民國權(quán)要表達了他們非常復雜的感情。當過民國總理的錢能訓,贊美辮帥“千載凜然見生死,九廟于今有死臣”。“九廟”自然不是民國的故事,說的是張勛刷新了清朝忠臣的典故,也是別有一番深意。
就旁觀者來看,辮帥之死,顯然使人們極為容易聯(lián)想到民國與清王朝的對比。由北洋軍閥統(tǒng)治的動蕩時局,掛的是共和的羊頭,賣的軍閥獨裁的狗肉,草菅人命的丑惡比比皆是。想想有一個皇帝撐著天下的好處,至少也可享受一份生活安定的浩蕩“皇恩”,在共和制度下的公民興許對王權(quán)時代的臣民又多了一份眷戀與懷舊。王雨辰的挽聯(lián)在一定意義上就刻畫了這樣一種社會轉(zhuǎn)型期存在于民眾中間的矛盾心理:“江西只有兩個人:不幸李烈鈞敗亡!更不幸這位大帥死亡矣!這怎么得了呵;在下要問一椿事:是從清朝好呢?到還是活在民國好呢?咦,恐怕難說吧?”當然,任何一個人在歷史的車輪下都不過是一個個小塊壘而已,承載著有限的貢獻,要想阻擋前進的步伐,也是螳臂擋車,高估了個人的能量。
作為一個江西人,張勛之死也結(jié)束了江西舊官僚們許多不切實際的夢想。張勛復辟隊伍中有一部分江西骨干分子,如劉廷琛、萬繩栻、葉椿泰、魏元曠、李其光等。胡思敬在《國聞備乘》中曾經(jīng)抱怨江西人在陳孚恩(肅順死黨、軍機大臣兼戶部尚書)之后,再也沒有出現(xiàn)重要的政治人物,因而極力鼓吹張勛復辟,并且再三向辮帥推薦劉廷琛、魏元曠等參與機密。胡思敬與劉廷琛不僅在晚清同為京官的鄉(xiāng)誼舊好,而且還是兒女親家,他在辮帥死前一年先去世,辮帥送了一幅挽聯(lián)給這位鄉(xiāng)邑舊交:“憶見交在徐兗之間,傷哉十年真長別;雖一去為朝野所惜,自足千秋有立言。”假如胡思敬死在辮帥之后,他的悼亡詩又會抒發(fā)什么樣的悲哀呢?李其光致信辮帥重復胡在《國聞備乘》中的觀點,認為“清待贛人薄,贛人報獨厚”,張勛不以為然,反而回信責其“山林載筆宜慎”,并“以復辟之役,力薄任重,引咎自責”。楊增犖也是晚清一位京官下僚,清亡后回到老家江西新建賦閑,張勛之死,他送的挽詩也表達了江西遺老們的內(nèi)心共鳴:“吾贛節(jié)義邦,所傳多文士。直到有明季,觥觥說劉李。如公任綦重,又非二君比”。從北京宣武門外江西會館發(fā)起的復辟,并沒有給江西官僚系統(tǒng)創(chuàng)造一個驚奇運數(shù),遺老們最后一線希望也因此而破滅。劉廷琛、葉椿泰客死他鄉(xiāng),萬繩栻“參謀長”一直追隨溥儀復辟逆流到東北建立偽“滿洲帝國”,更多遺老的則是蟄伏山林,憂憂以終。
張勛之死,使不同身份的人們體會到自己不同的人生境況,顧影自憐,難免要借題發(fā)揮一通,形成一股與當時社會主流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意識。說它是復辟逆流,顯然有棒呵之嫌,“擎天柱”辮帥之死已將遺老遺少們內(nèi)心僅存的一線希望都徹底破滅,只有鄭孝胥那一小撮沒有趕上丁巳復辟頭籌的遺老,還在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更多的人們也許從愚忠愚孝的辮帥身上看到了一種文化傳統(tǒng)的終結(jié)。早在辛亥起義時,閻錫山為殉清的山西巡撫陸鐘奇父子厚葬,說過一段耐人尋味的話:“我確以為事是事,人是人,革命是歷史,忠貞是人格。陸撫之堅貞,譚協(xié)統(tǒng)(鎮(zhèn)德)之忠勇,亮臣公子之勇毅,均足為我們敬佩。吾人不能以革命的事業(yè),抹殺他們的人格!”
...
(https://www.dzxsw.cc/book/8953/522339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