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舌戰群儒
先聲奪人后,桓范心中暗爽,他拿起胡昭的字,搖頭晃腦地誦讀起來,
“秋風蕭蕭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
君為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
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椗b相望,
爾獨何辜限河梁!
一首詩念完,眾人紛紛稱好。
賈充滿臉崇拜之色,
“先帝這首詩,寫的是真好,唉,獨守空閨,掛念親人,百姓可憐啊。”
桓范也裝出悲天憫人之態,
“男子是家中頂梁柱,沒了男子,孤兒寡母又該如何生存?先帝心系百姓,真乃仁慈之主也!
他一邊說著,一邊偷眼望向魏容等人。
魏容臉上露出思索之色,
坐在魏容下首處的郭淮,頓時想起自己給魏容獻計,坑殺兩萬降卒,
當即老臉一紅,情不自禁低下頭去,避過桓范的目光,
桓范將郭淮的神態看在眼中,
嘴角微微上勾,
隨后便將胡昭的字,給眾人傳看,眾人議論紛紛,稱贊曹丕的詩寫得好,更多人則稱贊胡昭功力深厚,字寫得漂亮。
杜預心中不平,急忙起身,為恩師出頭,
“胡先生這幅字,給詩會增添不少光彩,但今日主題乃是詩詞,若胡先生能寫出自己的詩,那就更好了!
言外之意, 今日是詩會,以詩詞為主,老頭你跑偏了,
別看你寫字厲害,
但是在作詩方面,我師父絕對碾壓你。
胡昭臉上得意神色,頓時便消失大半。
他雖然擅長寫字,但作詩可不擅長,杜預的話,正說到他弱點上。
賈充見狀,站起身來,望向魏容,
語氣中有威嚇之意,
“我魏國戰將千員,精兵百萬,少將軍以區區關中之地,兵力數萬,想要對抗中原,豈不是螳臂當車?
倒不如消弭戰火,歸降我國,亦不失封侯之位,保子孫一世富貴,豈不妙哉?”
魏容聞言,不禁冷笑,
“賈公閭此言,何其不智?丞相星落五丈原時,人心惶惶,軍心動蕩,我父子只有一萬兵馬,也未想過投降,
如今我已占據四郡之地,坐擁數萬雄兵,又有馬岱,郭淮等將相助,你想讓我投降,豈非癡人說夢乎?”
賈充暗想魏容不肯投降,那肯定是打算跟蜀國聯盟。
眼珠一轉,便有了主意,
“少將軍雖然擁有四郡之地,但你父子乃蜀國叛將,得國不正,叛逃之事,既不忠誠主公,也失去為人的信用,
如此不忠不信,敢問費先生,貴國可敢與其結盟?不怕他背信毀約么?”
費祎微微皺眉,
在場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古代最重視的,就是忠孝仁信,在他們看來,魏延父子叛出蜀國,是影響人品的重大污點。
這也是很多世家,不愿意投靠魏容的原因之一,
阮籍,山濤饒有興趣地望著魏容,想看他如何應對。
在眾人質疑的目光中,
魏容微微一笑,似是早已料到賈充會這么說,賈充看在眼中,頓感不妙,有種踩中陷阱的感覺。
魏容開口解釋,
“眾所周知,我父親對蜀國忠心耿耿,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
但諸葛丞相,一直對我父抱有偏見,更是以他有反骨為由,認定我父必然叛亂,甚至在臨終之時,還留下錦囊妙計,命令馬岱,尋找機會,殺害我父!
“我父親對蜀國滿腔忠誠,換來的卻是背叛和傷害,這才是我們憤然離開蜀國的原因,
并且我們也沒有背叛,只是離開,
賈公閭!我父子離開之后,可對蜀國動過一刀一兵?”
眾人頓時喧嘩了起來,
畢竟魏容說的事情,實在太驚人了,
原來不是因為諸葛亮死了,魏延父子趁機叛亂,而是諸葛亮不信任魏延,甚至想要殺掉他,魏延不得已之下,只得離開,
但離開之后,魏延也有情有義,只攻打魏國,從未攻打過蜀國。
一番話下來,魏延父子在眾人心目中的形象,陡然高大起來,
忍辱負重,以德報怨,哪怕諸葛亮想要殺他們,他們也沒有傷害蜀國。
眾人議論紛紛,
“沒想到另有隱情,咱們之前冤枉南鄭侯了!
“諸葛亮太過分,如此功臣,不但不賞,反而要殺之,換了誰也要造反啊。”
“孔明這是聰明一世,糊涂一時!”
“諸葛亮雖然神機妙算,但并無識人之明,馬謖就是例子,如今又逼反己方大將,可悲,可嘆!
賈充灰溜溜地坐下,
桓范見勢不妙,當即呵呵一笑,強行爭辯,“錦囊之事,只是你一面之詞罷了,你有證據么?”
魏容冷笑,“不過馬岱證據!桓大人可以問他!
桓范冷哼一聲,“馬岱是你的下屬,他說什么,還不是要看你臉色?”
就在此時,費祎長嘆一聲,
“此事是真的,楊儀當初曾跟老夫說過,丞相留下錦囊妙計,可取魏延性命,此事,是丞相不妥,
是我蜀國對不起魏文長,桓大人莫要再說了!
費祎此言,頓時一錘定音,
桓范沉著臉坐下,
在場的不少世家子弟,重新用復雜的目光,望向坐在高臺上的魏容,開始打起投奔的主意來。
山濤起身,對魏容拱手施禮,
“少將軍以區區四郡之地,抵抗中原,此舉有自不量力,逆天而行之嫌!
魏容微微一笑,“閣下莫非是山濤,山巨源?關中沃野千里,民風剽悍,乃帝王之基也,當年秦國便是據有關中之地,滅六國,取天下,
涼州三郡雖然貧瘠,但卻是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利潤豐厚,且又盛產馬匹,便于組建騎兵,
如今本將已有精兵數萬,又有馬岱,郭淮,陳泰能猛將,
有此風水寶地,精兵強將,本將又何懼區區曹魏?”
山濤深深地看了魏容一眼,再沒有說話。
胡昭傲然起身,冷然道:“任你說得天花亂墮,也逃不掉叛將和造反的名聲,少年人,你這是得國不正,難以長久!”
魏容哈哈大笑,
“當年漢高祖以亭長身份,造秦國的反,得了天下,也沒人說什么,我父子一刀一槍,光明磊落打下的基業,老先生卻稱之為得國不正?
倒是你們曹魏,篡了漢家江山,這才是得國不正,早晚必有災殃!”
胡昭不能作答,滿臉羞慚地坐下。
劉伶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手里緊緊抓著酒杯,
“少將軍口氣不小,
你不過數萬兵馬,我魏國卻有百萬雄兵,更有曹爽,司馬懿這樣的名將,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便是少將軍有三頭六臂,也難以翻盤吧?”
魏容心想今日詩會,群賢畢至,若應對的好,便有可能趁機招攬到一些賢才,若是應對不當,便會動搖己方軍心,
當即正色說道:“伯倫此言差矣,曹魏雖有雄兵百萬,但遼東公孫淵,虎視眈眈,江北孫仲謀,擁兵數十萬,更有蜀國大將姜維,無時無刻,不忘北伐,
如此三面樹敵,處處需要重兵把守,百萬雄兵能抽調多少過來打長安,還是未知之數,
反觀我方,涼州羌王,氐王已經降服,蜀國與我一向友善,可謂后顧無憂,可全力以赴,應對敵人的攻擊,
再者自本將起兵以來,以區區一萬兵馬,輕取長安,擊敗司馬懿十萬大軍,又以區區三萬兵馬,數日之內,平定涼州三郡,
以少勝多,向來都是本將的強項,
縱使百萬大軍前來,本將也不懼!”
劉伶聽了,一時無語,默默坐下。
(https://www.dzxsw.cc/book/88557895/2792418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