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名為進修實為相親
玉劍山莊少莊主出行,陣仗絕對少不了。
圣林書院的人在前面開路,后面洋洋灑灑兩百多人馬,跟著五輛大馬車,尤其是中間那輛八匹駿馬拉著的,簡直把窮奢極欲四個字表達全了。
明如鏡從馬車里探出頭,寬敞的大路上玉劍山莊護衛(wèi)霸占得滿滿當當,一個個錦衣軟甲衣服上繡著麒麟圖案,腰間佩戴著一塊刻著利劍的玉佩,一側(cè)挎著一把把精裝長劍,仰首挺胸策馬前行,高高揚起的玄色旗幟獵獵作響,見者莫不讓開道路,矚目著讓他們先行。
旁邊是侍女柳卿,二十來歲的英氣美人,滿頭云鬢挽起,一襲紫色曳地長裙,長長的袖口繡著銀絲云紋和麒麟,肩上披著輕紗披帛,顯得身姿婀娜妙曼。莫看她美貌,身上也有一番好武藝,她見明如鏡出來,問道:“少爺有何吩咐?”
明如鏡看著外間的風景,道:“本少爺要騎馬。”
他話落下,一聲馬啼響起,眾多侍衛(wèi)驅(qū)馬讓開道路,一匹高大黑馬躍出人群疾馳到馬車邊上,興沖沖昂起前蹄,嘶鳴一聲。
明如鏡一笑,足間用力,運氣一躍翻身上馬,顛簸兩下后抓緊馬繩,黑馬似乎懂他的心情,四足飛躍沖刺在人群里惹得一陣人仰馬翻。
少年肆意的笑聲響徹云霄,他一動,后面的人全都加速追趕,一時塵土飛揚浩浩蕩蕩。
之后趕了一個半月的路,他們從北邊橫跨中原來到了南邊的圣林書院。
越是靠近,風景越發(fā)秀麗,與豪邁放蕩的塞北不同,江南柔美好風景,空氣都是明如鏡前世習慣的滋潤,路邊楊柳依依,江河里漁舟點點,來來往往的羅衣美人兒行如弱柳動如春風,一顰一笑婉約動人。
他掀開珠簾饒有興致看著,馬車下的人也抬頭看他,明如鏡微微一笑,放下珠簾,只剩下了隱約的輪廓引人遐想。
圣林書院建在一座孤島上,想過去必須得乘船。
渡口處熙熙攘攘,除了商販最多的就是頭戴方巾身著廣袖長袍的書生,他們高談闊論,你來我往,什么子乎者也,孔子孟子加老子,家事國事天下事,總能嘮兩句。
在渡口邊眾多船里有一艘高船格外引人注目,它有三層樓,樣式高度在眾多里算不上最大最高最華麗,但是它船身雕刻的飛鶴仙鹿以及高高揚起的船帆上的圣字,莫不彰顯著它身份——圣林書院的專船。
船上站著一排排圣林書院的弟子,一個個皆是一身藍白廣袖,男者瀟灑儒雅,女者典雅婀娜,有見識的人一眼認出這些人是圣林書院二代弟子,衣袖上繡著一只只銀線仙鶴,腰間掛著祥云玉佩,頭戴飛鶴簪,正是二代弟子標配。
圣林書院內(nèi)部等級一共分六代弟子,數(shù)字越小地位越高,一代弟子之上就是院士先生、院主。
而這些人這艘船,就是來迎接玉劍山莊少莊主,大船后面還跟著八只小船,女弟子們手挽花籃將一只只蓮花放在水面上,遙遙一看千里皆是蓮花,碧波蕩漾,粉蓮搖曳,輕紗衣擺輕撫水面,端是瑤池仙境唯美難言。
渡口上的人們觀望著,也不知是何人能受圣林書院如此禮遇。
突然,后方人群散開,從里面走出一隊人馬,當先的赫然是玉劍山莊的旗幟,這下眾人嘩然,皆是了然興奮,也只有玉劍山莊來人才值得圣林書院大動干戈,也不知來的是玉劍山莊哪位貴人。
三位身穿青色繡有麒麟圖案衣服的護衛(wèi)騎著馬率先在前面開路,到了渡口翻身下馬,將路人驅(qū)至兩側(cè),隨后又跟著出來兩隊人馬依次站立,清理出來一條寬敞道路,最后終于緩緩駛來一輛由八匹駿馬拉著的奢豪馬車,馬車兩側(cè)跟隨一串宮裝侍女和黑衣護衛(wèi),這架勢說是皇族出游都不為過。
馬車在渡口停下,眾人皆跪地恭敬喊道:“恭迎少莊主。”
周圍的人一驚,竟是只在傳聞里聽過的玉劍山莊少莊主,便紛紛墊腳望去,試圖一睹真容。
侍女低頭垂眸,玉手輕輕掀起簾子,另有一人上前躬身舉著手肘,等候里面的人出來。
馬車里一白衣少年現(xiàn)出身來,他一襲白衣,玉冠高戴,兩條金絲長穗條絳飄揚,他的衣擺處用金線勾勒出朵朵云紋,一只昂首挺胸的威風麒麟繡的栩栩如生。
他俊朗的眉目淡含笑意,目光流轉(zhuǎn)一圈不停留,幾分閑適幾分漫不經(jīng)心。
明如鏡的手搭上那人手肘,眉目疏朗,嘴角掛著一絲不經(jīng)意的笑意,斜眸掃了人群一眼,道:“起吧。”
他走過人群行至渡口上,那圣林書院的船只已經(jīng)靠近,下來一群人依次站好,見他到來均行禮道:“恭迎玉劍少莊主大駕。”
明如鏡停下來,身后柳卿捧著他的凌霄劍緊隨而來。
圣林書院這邊走出一位妙齡女子,她身著青色長裙,裙上繡著一只華麗青鸞,裙擺如青鸞長尾參差有序,層層疊疊,拖曳于地,外罩一層同色輕紗,盈盈一握的纖腰系著兩條白色飄帶,臂間掛著長長的青黃色披帛,上面繡著點點祥云,飄渺優(yōu)雅;女子滿頭云鬢輕挽,一縷青絲垂在胸前,發(fā)髻斜垂僅插一只金步搖,她的眉眼似遠山煙雨,懵懂冷清,朱唇如薔薇花,眉間一點郁□□語還休,平白透著一股疏離淡然之感,仿若神妃仙子。
她輕啟朱唇,吐氣如蘭行福禮道:“妾身師妃仙見過玉劍少莊主,仰慕大名許久,如今一見果然少年英姿名不虛傳。”
明如鏡一聽她這名就知道是誰了,嘿,他未來的大姨姐,圣林書院院主的二小姐。
明如鏡拱手回禮道:“見過妃仙子。”
唉,明明上面有三個未婚的女兒,為什么他的對象偏偏選那個兒子呢,父親怕不是和圣林院主有什么仇,不惜犧牲自己兒子也要和對方的兒子同歸于盡。
明如鏡跟著他們上了船,聽說水路要走一個時辰,一算就是兩個小時,時間還久,圣林書院的人在船坊里安排了酒宴歌舞,讓他們稍作歇息,緩解一下路上的疲憊。
舞女輕紗妙曼,衣袂翻飛,但明如鏡對這些興致缺缺,叼著酒樽懶洋洋靠在柳卿身上,享受著船只在水面上的輕微晃蕩,耳邊緩緩傳來歌女清靈通透的悠揚歌聲。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
等到船只靠岸,一瞬間,眾人以為睡著的明如鏡驀然睜開眼睛,坐了起來。
“少爺,到地方了。”柳卿輕聲道。
明如鏡輕輕點頭,“嗯”了一聲,遂起身往外走。
玉劍山莊的到來引起了一些轟動,但人們也只是轉(zhuǎn)頭看一眼便忙自己的事去了,畢竟玉劍山莊和圣林書院可是世交,雖然這次陣仗大了些,但年年都有人來,不至于太過大驚小怪。
明如鏡走在青石板鋪的大道上,溫柔的風吹拂著他的臉頰,陽光并不刺目,一陣陣清淡花香和青草的味道飄來,他分不清楚是什么香味,只覺得神清氣爽,分外好聞。
前方百米立著一座大石門,仰頭看去,上面正筆走游龍刻寫著“圣林”二字。
中原大地文人墨客皆以圣林書院馬首是瞻,可以說十個讀書人里六個是圣林書院出身,剩下三個半都是圣林書院的擁戴者,至于最后半個,什么半個,人怎么會有半個人的說法呢。
到了這里,往來的人基本是圣林書院的學生,他們等級分明穿著不同的校服。
六代弟子著黑衣,衣上繡有青竹,頭戴方巾,腰掛木牌;
五代弟子著灰衣,繡有梅蘭,束發(fā)插玉簪,腰掛璞玉;
四代弟子著青衣,繡高山流水,頭戴玉冠,腰戴青玉;
三代弟子著藍衣,繡孔雀,頭戴雀頭簪,腰戴刻畫白玉;
二代弟子著藍白衣袍,繡仙鶴祥云,頭戴仙鶴簪,腰戴祥云玉佩;
一代弟子著白衣,繡青鸞,戴羽冠,腰戴圣字玉佩,另賜名號。
至于一代弟子之上就是院士和院主,他們穿著早就不被拘束,在人群里反而是不起眼的那個。此外還有特例,便是院主和院士的兒女,也有穿常服的特權(quán)。
明如鏡這次前來并沒有大肆聲張,圣林書院派出師妃仙接待他也屬合宜,至于院主師巍山,他還沒有這個臉面值得長輩來迎接,倒是他現(xiàn)在應(yīng)該去拜見這個“岳父大人”。
穿過九曲十八彎,一路看遍各種美景,圣林書院建于孤島之上,地基并沒有玉劍山莊大,但是它的每一個地方都利用到位,可謂一步一景,亭臺樓榭,落英繽紛,學生談?wù)撝鴮W識國事,還有人飲酒縱歌,興起拔劍而舞,一擲酒水灑落滿江紅。
這是一個,和玉劍山莊完全不一樣的好地方。
到了院主所在庭院,門口站著兩位藍衣三代弟子值守,他們向明如鏡行禮,然后進去稟報。
沒一會,就有人傳喚明如鏡進去。
院主住處讓明如鏡略略驚奇,一進去竟是在一處蓮池之上,只有一個個刻著蓮花紋的小圓臺可供落腳,圓臺直通里面,水波粼粼,還能看見一群群不怕人的鯉魚來回游蕩,跟隨著人的腳步而動。
等走到里面,終于有地面了,白玉石鋪成的地板,一簇簇桃花開得艷麗芬芳,不過此時已是六月,也不知這里的桃花為何不謝。
穿過屏風,走在一條水上青石小道上,侍女挑開珠簾,大堂之上一青白廣袖長袍的文士背對著人負手而立,他的身形算不上魁梧,甚至有些纖細高挑之感,衣擺拖曳在地上,一頭瀑布似的青絲灑落腰間,僅以一根青玉簪半挽,頗為閑適優(yōu)雅。
似是聽見動靜,他拂袖轉(zhuǎn)身,一張堪稱絕色的面容就出現(xiàn)在明如鏡眼前。
明如鏡微不可察頓了一下,心中有些凌亂,這院主長得居然比自己女兒還好看,這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之前見過的師妃仙眉眼和師巍山頗為相似,給人一種山水畫般的朦朧美,但是師巍山外貌更加出色,皮膚白皙,唇不點而紅,最主要的是他的氣質(zhì),似文似仙,琢磨不清。
這樣出眾的容貌,也就蕭浮生能與之一比。
突然,明如鏡意識到一件事,院主名為師巍山……看著眼前這張美得雌雄莫辨的臉,他叫巍山,巍峨如山浩然正氣,這跟劉亦菲改名叫王大錘有何區(qū)別??
好險,明如鏡差點沒笑出來。
他行至殿前,躬身行禮,恭敬喊道:“世侄明如鏡,見過圣林院主。”
頭頂響起一道淡然溫和的聲音,“世侄請起,遠道而來,辛苦了。”
(https://www.dzxsw.cc/book/87994020/3327465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