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亂袁(四)
眼看眾人笑得很歡喜,曹昂便看向袁紹道:“岳父大人,我看今日群賢畢至,不知顯思為何還未來啊?”
袁紹今日之所以未招袁譚,就是擔(dān)心眾人在公開場合提到袁譚過繼之事。只是袁紹不清楚,這件事是袁家迄今為止最大的軟肋,曹昂自是要逮著這一點(diǎn)猛攻。
曹昂與袁譚見面的事情瞞不住旁人,不過袁紹此時尚未知曉,否則他就要做另一番應(yīng)對了。
“顯思喜歡帶兵,一直住在城外軍營之中,許是現(xiàn)在還不知曉你前來。”
曹昂一副恍然的樣子。
“顯思這人,就是不太懂事,都要不是岳父大人的兒子了,還不知道多陪陪岳父大人。”
曹昂這話一出,在場之人俱驚。
尤其是沮授,心中震惶,他不知道曹昂一再提及此事,到底要做什么。
曹昂話說完,袁紹也有些尷尬。
“子修,這是從何說起的?”
曹昂不待袁紹說完,立刻便故意用話堵他的嘴,笑著說道:“那是我弄錯了,我就說嘛,岳父大人素愛顯思,而且就這一個嫡子,怎么可能將其過繼,毫無道理啊!”
曹昂說完,便又看向眾人道:“長幼有序,嫡庶有別,此乃國之大禮,不可輕易也,諸位說是不是。”
曹昂今日擺明了要力挺袁譚。
眾人俱不敢插話,袁紹也不想多提此事,便也沒有答話。
就在這時,袁譚也到了。
袁譚入內(nèi),先是向袁紹行禮,正欲對曹昂行禮,卻被曹昂上前止住,而且曹昂還直接一把將其拉到身邊坐下。
“顯思,我就說嘛,之前都是謠言,岳父大人怎么可能將你過繼,這完全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剛才岳父大人都跟我說了,他從沒想過此事。”
在場之人,包括袁紹父子,俱不知該說些什么,場面一時尷尬。
可對于曹昂來說,只要他不尷尬,尷尬的都是別人。
袁譚讓曹昂一拉,也反應(yīng)過來,趕緊起身對著袁紹行了一禮,口中拜道:“多謝父親!”
袁紹被曹昂和袁譚二人逼到墻角,想發(fā)火卻又顧忌場合,只得冷下臉來,不再說話。
曹昂卻不在意,自顧自地說道:“昔日我父與岳父大人,一起長大,相交莫逆;而我亦與顯思一起長大,恩若骨肉;我想來日我的兒子和顯思的兒子,亦會將兩家的親密延續(xù)下去,和同為一家。
所以我今日代顯思向岳父大人提個請求。
明明岳父大人并無過繼的心思,可是這謠言,卻為何蜚短流長?我知岳父大人和顯思父子情深,可三人成虎,投杼逾墻。
若是此事不加控制,時間一長,搞不好便會離間岳父大人與顯思的父子之情。
所以我以為,要徹查散布此等流言蜚語之人,并重處之,以還冀州一個安寧之勢,岳父大人以為如何?”
“這?”
袁紹并不想節(jié)外生枝,畢竟?fàn)砍短螅绊懥怂钟珜O瓚,那就麻煩了。
不過曹昂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有曹昂帶頭,本來已經(jīng)勢弱的郭圖、辛評等汝潁一派,立刻緊隨其后,向著冀州派反攻。
而郭圖、辛評等人出面,事情便復(fù)雜起來。這事一牽扯到政治斗爭了,大家都要下場,誰也別想獨(dú)善其身。
于是審配、逄紀(jì)等人也紛紛出來,跟郭圖、辛評爭斗了起來。
冀州州府大堂上,頓時便七嘴八舌,人言嘈雜,跟鴨子吵架一般。
這種場面,正是曹昂愛看的。
袁紹這個人,御下乃是比較寬松的。算是一眾漢末軍閥中,最寬仁的一個,當(dāng)然這也是眾人爭斗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
你看曹操麾下,眾人私底下斗的再厲害,誰敢將這種事擺到明面上來。
不過曹昂是客人,當(dāng)著客人的面都鬧騰起來,哪怕是袁紹也覺得難堪,立刻出言喝止了眾人。
好在大家還有一些顧慮,只得不再說話。
但好戲看了一半,如何能不繼續(xù)下去,于是曹昂繼續(xù)煽風(fēng)點(diǎn)火道:“我算看出來了,冀州南面是兗州劉岱,北面是幽州公孫瓚,西面是百萬黑山賊,東面是渤海公孫范,堪稱是四面皆敵,難以自安,諸位不思為主分憂,卻在這里互相攻伐,我看不等公孫瓚打過來,鄴城先亂了。”
曹昂此話一出,將眾人罵了一個遍。
逄紀(jì)還有不服,也怕曹昂壓下袁譚過繼一事后,將矛頭對準(zhǔn)自己,于是便開口道:“冀州富庶,兵甲十萬,良將千員,何懼群丑。曹將軍乃徐州之主,倒是無需為我冀州之事?lián)鷳n。”
曹昂笑道:“我怎么不知道我不能插手冀州事了。于公,我是驃騎將軍,錄尚書事,大漢宰執(zhí);于私,我乃冀州牧之婿,若是連我都不能管冀州事,怕是這天下也沒幾個人能管了。”
眼看逄紀(jì)語塞,曹昂接著又說道:“逄元圖,我聽說過繼之事,便是你先提的,你這是下定了決心,要做佞主小人了。”
“你!”
曹昂今天已經(jīng)打定主意,逮誰噴誰,怎么混亂冀州怎么來,自是不在乎得罪人。
袁紹也是頭疼。
對于袁紹來說,他初任冀州牧,遠(yuǎn)沒有站穩(wěn)腳跟。就如剛才曹昂所言,東、南、西、北都是敵人。
若是曹昂幫他看住劉岱、公孫范,他才有余力與公孫瓚決戰(zhàn),可若是曹昂倒向公孫瓚,他必敗無疑。
所以哪怕曹昂今日再放肆,他也不敢得罪。
可是現(xiàn)在的局面,他著實(shí)按不住了。若是繼續(xù)支持袁譚過繼,曹昂肯定不同意,那他就很難獲取曹昂的支持;可若是不將袁譚過繼,以審配等為首的冀州人士怕是也不愿意,那他就很難完全獲得冀州士大夫的支持了。
所以此時的袁紹,可謂是進(jìn)退兩難。
眼看眾人爭執(zhí)再起,他也不得不開口道:“子修是我愛婿,冀州之事,自可參決。今日在此,主要是為了歡迎子修前來鄴城,其他瑣事,當(dāng)改日再談之。”
有袁紹開口,底下人才不敢多言。
不過眾人在曹昂面前鬧得不可開交,曹昂又一副咄咄逼人的模樣,這歡迎儀式自是進(jìn)行不下去,只得草草收場。
(https://www.dzxsw.cc/book/87983084/3636539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