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平原亂(二)
劉繇不喜歡曹昂,從來都不喜歡。
劉繇這個人,名氣很大,可是藻厲名行,好尚臧否,也就是說他喜歡品評人物,所以跟許劭、陶丘洪、襄楷等評論家的關系很好。
在劉繇看來,曹昂此人,多有狡詐之舉,表里不一,名過于實,自是不喜。
當然曹昂也看不上劉繇,覺得此人平日里論安言計,動引圣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卻實無作為。
若是劉繇是個梟雄人物,曹昂還真不敢將他留在平原。
劉繇在平原郡待了數年,倒也安穩下來。
去年年未,老友襄楷前來投奔,劉繇大喜過往,便設宴款待。襄楷是平原人,天下有名的方士,曾經和王芬、許攸一同謀廢靈帝,另立合肥侯。
宴席之上,二人又如之前那般高談闊論,評論人物,而這一次襄楷聊著聊著,突然哭了起來。
劉繇不解,連忙問道:“公矩(襄楷字)何故落淚,難道是繇招待不周,怠慢了公矩?”
襄楷乃言道:“我非是為我傷心,而是為天下傷心。”
劉繇大吃一驚,立刻問道:“公矩這是何言?”
襄楷乃道:“正禮(劉繇字)可記得,許子將曾評價曹操乃‘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許劭對曹操的評價是比較出名的,當然眾人多是打趣曹操,也沒人把他當做奸雄人物。
“我略有耳聞?”
“那正禮以為曹操何人也?”
不待劉繇回答,襄楷又問道:“那正禮又覺得曹操之子曹昂乃何許人也?”
劉繇不喜歡曹昂,可又不得不承認,曹昂確實有能力,屠戮胡人如屠狗,干百年來,也沒有幾人能做到。
“是個人物。”
襄楷輕笑道:“不僅僅是個人物,他比曹操更是個奸雄。曹昂此人,素來多詭,手段、心思無不狠辣。當年逐孔文舉于北海,逐應仲瑗(應劭)于泰山,哪一件不是狠毒至極。
今日曹昂,已并四州之地,帶甲百萬,將領干員,橫掃中原,無人能及。其實力、名聲,哪怕當年王莽亦不及。
正禮覺得,曹昂會安安心心做個臣子。
只怕這曹昂便會如王莽一般,禍亂天下,危害社稷。”
劉繇沉默不能答。
襄楷又說道:“正禮乃是大漢宗室,若曹昂篡位,你們怕是死無葬身之地也。”
劉繇不是個傻子,聽得襄楷這番誅心之論,立刻意識到襄楷此來,或有目的,而非無的放矢。
于是劉繇說道:“公矩乃是有得君子,可有良言。”
“誅昂。”
只聽“嘭”一聲,劉繇嚇得手發抖,連杯子都落到地上。
“公矩慎言!”
“難道正禮畏懼曹昂嗎?”
此時的襄楷面對劉繇,氣勢洶洶,咄咄逼人,就連劉繇也從未見識過今日這般的襄楷。
“非劉繇膽怯,諸事自有序也。”
襄楷還要再出言,劉繇一把抓住襄楷的手,眼睛直勾勾地盯住對方,低沉著聲音問道:“公矩今日是為誰做說客。”
襄楷聽了,也看著劉繇,然后忽然大笑起來。
“正禮真是非常人也。”
“是公矩太心急了。”
襄楷聽了,“嘿嘿”一笑道:“我不瞞正禮,派我前來者,正是冀州袁紹。”
其實劉繇早有猜測,他身在平原,對于徐州和冀州勢力的摩擦比誰都清楚,所以并不驚愕袁紹的做法。
至于襄楷,當年便和許攸一同慫恿王芬造反,而袁家在冀州影響力不亞于朝廷,至于許攸更是袁紹的心腹。所以襄楷的身份反倒是不難猜了。
劉繇聽了,忍不住搖頭道:“袁紹與曹昂爭了多時,還是不敢真刀真槍的對上曹昂,只敢背地里行事,令人恥笑。”
“那袁紹若是真敢與曹昂大戰一場呢?”
劉繇看著襄楷,確定對方沒有說謊,大為吃驚。
“袁紹未必敵得過曹昂。”
“所以他才讓我來勸你。”
劉繇有些不解其意,襄楷道:“袁紹、曹昂二人,具有野心,所以必然會打上一場,分個輸贏。
曹昂現在實力強于袁紹,可是曹昂敵人也多,袁紹正是要團結曹昂的敵人,合謀攻曹。”
“可這與我有何關系?”
“曹昂的坐大,威脅的是炎漢江山,何為炎漢,你劉家便是炎漢。”
劉繇不解道:“在你看來,曹昂和袁紹俱是一丘之貉,我哪怕幫著袁紹消滅曹昂,也不過是讓另一個曹昂坐大。”
襄楷笑道:“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袁紹、曹昂二人,實力強悍,若是相斗,短期內必然分不出結果。
唯有如此,大漢方有復興之機遇和時間。
到時正禮便可請命西進,討伐李、郭二逆,如昔日周公,召公,輔弼天子,奮高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曹、袁而亡群雄,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威振四海,復興大漢,成就不世之功業。”
劉繇有些明白襄楷的意思了。
襄楷是讓他幫著袁紹擊敗曹昂,使二人的實力保持平衡。然后憑借聲望、家世,異軍突起,奉天子,討逆賊,令不臣,完成功業。
只是劉繇不明白,襄楷不是袁紹的人嗎?如何還算計袁紹。
襄楷看出劉繇的疑問,笑道:“我非效忠于袁紹,而是忠于大漢。而幫著正禮,便是幫著大漢。”
劉繇聽得有些動心了,也相信了襄楷之言。
大凡英雄,誰又沒有野心。劉繇自不甘為一個小小的太守,更想成就大業。
不過劉繇還有些擔憂。
“若我倒向袁紹,能勝曹昂否?”
襄楷聽了,不由得笑道:“正禮可曾見有天下人攻之而巋然不動者。曹昂年紀太輕,敵人太多,是要栽個大跟頭的。”
劉繇頓時大喜,笑道:“公矩之言,撥云見霧,令我茅塞頓開。昔日太祖高皇帝有留侯、陳丞相,我有公矩啊。”
二人執手,皆是大笑。
二人商定好未來之策,于是又談古論今,快意一番。
此時的劉繇已經被襄楷畫的大餅喂飽了,于是他派人暗通袁紹。袁紹也遣人前來平原,這才有了之后劉若發現劉繇行為不軌的事情。
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失其身,幾事不密則成害。
劉繇這點事都瞞不住,只能說確實沒有天命。.
(https://www.dzxsw.cc/book/87983084/3636506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