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反派督主攻略指南(重生) > 第30章 榮冊親王

第30章 榮冊親王


臘月朔風凜冽,北邊風又冷又硬,刀似的往人骨頭上剜。

        景恒披著大氅,騎在馬上,立在京外十里亭,臉都凍麻了,仍不妨礙他昂首挺胸地扮英俊。

        身后的禮部官員一個個凍得活像縮脖子鵪鶉,更他傲然獨立。

        遠遠的,一隊車馬出現在天邊。

        一人一騎先行而來,正是淮安侯府來報信的。

        那人下馬,先給景恒行禮,又同諸位禮部官員寒暄:“傳侯爺的話:多謝各位大人在此相迎,天寒地凍,請各位上馬先行,不必拘禮。”

        禮部侍郎道:“侯爺體恤,原不應辭,只圣命在身,不敢懈怠。”

        景恒道:“聽我爹的罷,你們先回,圣上與督主若問,自有我擔,有勞了。”

        誰人不知,景恒如今是鳳明面前的紅人,各家各府的都感嘆淮安侯生了個好兒子。

        當初鳳明負氣離京,眾人皆在觀望,只有景恒巴巴地跟去,演了出休戚與共的大戲,從人群中一躍而出,得了鳳明青眼。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連景恒跟班謝停謀殺嫡兄的事兒都讓東廠給壓了下去。

        東廠慣會陽奉陰違,若旁人問起謝行之死,只說在查,查來查去卻并不定案,教人挑不出錯來。

        此案最大的嫌疑人謝停如今好好的,就跟在景恒身邊,反倒是狀告謝停的謝家主母,至今還關在東廠,生死不明。

        謝大人進退兩難,一邊是嫡妻,一邊是僅剩的一個兒子。他只得裝作糊涂,只當忘了這事兒。

        苦主都不發作,旁人也沒人在這時候觸東廠霉頭。

        一樁大案就這般懸了起來。

        不過,京城之中懸案多,真相倒也沒那般重要。

        眾人聽景恒此言,紛紛應是,感念淮安侯仁德。

        景恒一牽韁繩,瀟灑策馬:“我去迎迎。”

        淮安侯府那人又行一禮:“大公子,傳侯夫人的話:請您別在風中嘚瑟,老實回馬車取暖。”

        “”

        淮安侯府內,景象紛繁,氣氛活躍,哪像景恒頭一回來還是被鳳明從后門扔進來的。

        景恒回憶起來,忍俊不禁,當時侯府內開了滿園芍藥,紅香漫天。

        如今侯府的梅花都快開了。

        又是一年好光景。

        愿大齊國泰民安,鳳明歲歲無憂。

        “兒子,兒子?”

        淮安侯夫人換了衣服出來,正見兒子發愣,心說這兒子傻病好了,又添新呆,一家上下沒一個省心的,愁上心間,她提高聲音:“景大郎!”

        無論什么時代、多大的人,被母親正經八百地叫全名都心里發慌,古代父母不興叫全名,淮安侯夫人這一聲嚇得景恒汗毛倒豎,回過神來。

        景恒去看他娘,只見淮安侯夫人頭上綰著鏤梅紅玉金鸞簪,身披起花八團雀金裘,露出下面一點蓮青縷金撒花洋縐裙,通身彩繡輝煌,美而不俗,華貴非常。

        淮安侯夫人待字閨中時,便是京城風華絕代的美人,引得無數少年郎魂牽夢繞。如今三十有余仍是容色俱佳,得歲月厚待,并不見老,反而更添幾分風韻。

        景恒知他娘美,卻不喜繁施鉛華,常常是一根步搖隨意挽發,也不拘什么發式。

        現下用金鸞簪梳了京中最實行的逐月髻,略施粉黛,直把他看呆了。

        “我的娘啊,”景恒上前扶住淮安侯夫人:“你這是要艷壓群芳啊。”

        淮安侯夫人久不歸京,今日宮宴,俱是相識舊人,許還會遇娘家沈府之人。

        從前安候還在京城時,因她生了個傻子,叫某些人好一頓嘲諷,她也抬不起頭。如今兒子玉樹臨風,她揚眉吐氣,自然要精心妝點一番,存了些重振旗鼓心思,此時這般被兒子大刺刺喊出來,臉上發熱,去擰景恒小臂。

        “景大郎,你瞎嚷嚷甚!”

        景恒躲開:“娘,以后兒子這胳膊,您是擰不著了,擰爹的去吧啊。”

        淮安侯夫人何等聰明,聞弦歌而知雅意:“怎,有媳婦了?”

        媳婦這個詞景恒可太喜歡了,他以拳抵唇,輕咳兩聲故作穩重:“等爹來了,我一塊兒說。”

        說話間,淮安侯緩步進門,他穿著青藍織金盤領補子,胸前龍紋盤金鑲銀、色彩斑斕,腰懸高祖賜下的漢玉九龍珮,頭戴七龍繞珠金冠,蓄須,端得是一派儒雅風流。

        景文宸走向夫人,朗聲問景恒:“等我說什么,你又惹禍了?”

        景恒嗬了一聲,低頭看自己穿的駝灰織錦常服,和這對郎才女貌的華麗夫妻站在一處,活像撿來的。

        景文宸也嫌他寒酸:“這就進宮了,你穿的是什么,一點規矩都沒有,還不去換世子冕服?”

        上來就挨罵,景恒不服氣道:“我在宮里就穿這個,誰也沒嫌棄我啊,就你挑我。”

        小半年沒見的冤家父子見面就起火。淮安侯夫人也來了氣,心里怨丈夫,在淮安擔心得什么似的,如今見了兒子一句緩和話都沒有。

        淮安侯夫人深吸一口氣:“好兒子,你不是有話要說嗎,你爹也來了,快說吧。”

        說罷拉著景文宸,兩人坐在堂上,丫鬟端著茶上來。

        景恒本還想略作鋪墊,如今也懶得多說:“我和鳳明好了,等著封王吧您。”

        扔下句話,轉身就走。

        景文宸端著茶的手僵在半空中。

        淮安侯夫人面露狐惑側首看向淮安侯。

        待二人回過神來,景恒早沒影了。

        從淮安侯府進宮的路上,景文宸反復思索:‘好了’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好了。’

        怎生‘好了’的。

        直到進了宮,坐在宮宴之上也沒想出個答案,因思索的過于認真,他沒注意到自進宮后,遇見的所有人都對他過于恭敬了。

        左思右想也沒想出個結果,景文宸看了看景恒。這不省心的兒子就坐在他下首,間隔半人寬,然人多耳雜,也不能去問。

        景文宸久未回京,大臣們怕被安上與藩王勾結的名頭,沒人敢和他搭話,只有懷王來同他見禮。

        懷王景沉雖比他小一輩,爵位卻比他大,淮安侯也不托大,和懷王略寒暄幾句。

        如今各路藩王皆已入京,景氏一族得封的皇親,除去外嫁女,盡在于此了。

        分別是:蜀莊王、燕寧王、懷王、遼魏候、楚樂候、晉恭候、淮安侯。

        景文宸幼時,他父皇在位,三世同堂,何等熱鬧繁盛,這些旁支的人哪有機會出來湊數。

        高祖共有十三個兒子,如今活著的,只有他一人。

        景文宸心中哀婉感懷,也顧不得他兒子和誰好不好了。

        他無奪嫡之心,在當年那場血腥的奪嫡之爭中,父皇為保全他,給他封了個小小的侯位遠遠打發走。

        只有他活了下來。

        “九千歲到——”

        今日圣上稱病不來,眾人原以為鳳明會坐主位。誰料,鳳明的席案并不張揚,雖支在最前面,卻并未逾制,

        眾人皆是起身,微微俯身,等著參拜鳳明。

        一片朱紅的衣角先至,鳳明隨后抬步跨入大殿,景恒打眼得緊,在一眾垂首俯身的人中間,穿的最素,背卻挺得最直。

        沒規沒矩。

        景恒朝鳳明指了指淮安侯,暗示鳳明他說完了。

        鳳明微微歪頭。

        景恒豎起三根手指。

        鳳明了然,這是說完了的意思。

        汪鉞曾將這個手勢理解為三百兩,景恒非說是‘令人滿意,可以接受,沒問題’之意。

        鳳明實在難從這三根手指中讀出這三層意思,但由于汪鉞為這個追打了景恒七條街,所以東廠所有廠衛都知道了這個手勢的意思。

        景恒最后掏了一百兩保命。因還欠著汪鉞二百兩,汪鉞至今也沒幫景恒把停的事兒抹平,謝夫人還在點心房關著呢。

        點心房日日提審犯人,成日鬼哭狼嚎,謝夫人已然嚇得有些失常,這般下去,用不了多久,汪鉞這二百兩可能就再要不回來了。

        想到此處,鳳明因不得不應酬而寒氣森森的臉略緩下些神色,冰雪消融了幾分。

        雙喜一直提在心間的氣跟著緩了下來。

        他就知道,在席上見了景恒,九千歲就能愉悅些。

        眼見眾藩王跪拜鳳明。

        鳳明道:“免禮,今日圣上身體不適不來參宴,隨意些罷。”

        鳳明兇名在外,曾經不眨眼地殺了好幾位皇親。眼前活著的幾位,都是當年跟奪嫡、奪位絲毫不沾邊的人,即便如此,戰戰兢兢誰都怕那屠刀落在自己頭上。

        鳳明坐下后便再不說話,場面上一時十分安靜。

        懷王久在京中,此時站出來道:“啟稟九千歲,空飲無趣,傳些歌舞吧。”

        鳳明頷首,一眾歌舞上場,才熱鬧了些。

        景恒瞧鳳明不大吃東西,喚來內監:“去御膳房要碗鴿子湯給他。”

        他沒說‘他’是誰,但內監豈能不知?

        很快,瓷白湯盅端到鳳明案上,鳳明朝景恒看了眼,景恒對他笑了笑。

        鳳明觀察著景文宸神色并無異樣,叫來雙喜:“你去問景恒,淮安侯如何說的?”

        雙喜傳話回來:“什么都沒說。”

        雙喜捏了捏自己袖中的手,聲如蚊吶:“世子還說請您多進些飯。”

        景恒的原話是:讓他多吃點,不然我去喂他。

        雙喜沒膽子傳,私自稍作改動。

        臨近宴畢,景俞白身邊的太監傳來口諭,說了幾句客套話。

        諸位王侯接旨,好一番感念圣上恩德。

        酒足飯飽,王侯勛貴們都等傳話太監走,好各自散了。

        誰知那太監竟不走,反而又進來幾位司禮監宦官,手持圣旨,眾人愕然間,只聽那太監道:“淮安侯接旨。”

        淮安侯府眾人再度跪地接旨。

        只聽宣道:

        “茅土分頒,作藩屏于帝室,桐圭寵錫,宏帶礪于王家。咨爾景文宸,乃皇考高祖皇帝之第十三子,朕之叔也,醇謹夙稱,恪勤益懋,清操矢于生平,躬行不怠;樞機縝密,儀度從容。授以冊寶,封爾為安親王,永襲勿替,欽此。1”

        舉座皆驚!

        冊封親王!這是何等的榮耀!

        景文宸是皇帝的親叔叔,地位本就高貴。可正因如此,才更不該冊他,曾經只是侯爺,到底差著些,如今得封親王,景俞白年幼無子,若有個萬一,皇位會落在誰身上難道還用想?

        景俞白此舉,無異于養虎為患。

        不,這怎會是皇帝的旨意,這分明是鳳明的旨意。

        諸王侯入京,早就聽聞淮安侯,現在是淮安王了,早聽聞淮安王的兒子景恒搭上了鳳明的門路,連帶著皇上都看重他,是如今御前的紅人。

        可這也太紅了吧,使了什么迷魂湯,能叫鳳明直接給冊封景文宸親王位!

        朝中就沒人管管嗎?

        還真沒人管。

        鳳明旨意入了內閣,眾人高興還來不及!如今鳳明對秦淮以南的掌控尚弱,淮安侯若能封王,對鳳明豈非一種鉗制,小皇帝一心向著鳳明,淮安侯可不會。

        景文宸是高祖嫡子,別說封親王,就是再進一步,也名正言順。

        鳳明此舉雖有拉攏景文宸之意,但旨意到了內閣,內閣一路放行,那景文宸豈能不念內閣的好,兩廂下來,正是平局。

        反之,內閣若是阻撓,才是將這張好牌白白推給鳳明。

        小皇帝和鳳明再親,不過是雛鳥情節,待他長大,那鳳明還能比他正經叔公親?

        哪怕將來景文宸做了第二個鳳明,可被親王攝政,和被宦官攝政,那能一樣嗎?就像跪景文宸和跪鳳明,在史書上留下的名聲,可是千差萬別。

        文臣與鳳明如何奪權的景文宸不知,他只覺得腦中嗡嗡作響。

        他接過圣旨,耳邊回響都是兒子那句‘我和鳳明好了,等著封王吧您’。

        得是怎么好的,才值得一個親王位?


  (https://www.dzxsw.cc/book/87961649/3015896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