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七十四章尋仙錄(二)
這是一本不多見但不稀奇的書,有心找的話,在一些大的書齋多半能找到。
尋仙錄。
有人說此書是從千年前的百氏王朝就開始流傳的,但后來有人將這種推論推翻,因為現(xiàn)在能夠證明尋仙錄最早出現(xiàn)的時候,應(yīng)該是九百年前。
既然是九百年前,那時百氏王朝早就分崩離析,那么傳自那個朝代自然是不可能的。
但不管怎么說,這本書里記錄了許多凡人尋仙的故事,類如什么追日,登月,長生,求道等等。
大概十年前,練了假仙術(shù)快十年的張三,搜集這本書也是為了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仙蹤,最終顯然結(jié)果是沒有的。
想來這本書里要真有什么仙蹤,前人也早就找到的。
隨手翻了幾頁尋仙錄一的王小二,說道:“這書的結(jié)尾,好像還沒把最后那段尋仙的故事說完啊,北原深處,仙墓凌天。”
飛在天上的墳?zāi)箚幔?
所以仙人死了之后,都不愿埋在土里,而是埋在天上?
寫這本書的人可真是有想象力呢。
王小二不覺得這本書有多真,因為里面大部分故事聽起來,都太玄幻了,那些武俠故事多少還能在江湖上找到些現(xiàn)實案例,這本書上,則顯然是作者把筆一握,故事全靠編。
但王小二這么想,不代表其他的人也會這么想。
據(jù)傳說大武國立國之前的亂世,某幾個強大的國家,就曾有人去北原追尋過仙蹤,妄圖得到仙人蹤跡,如能得到仙人的點滴之力,那一統(tǒng)天下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結(jié)果自然是沒有結(jié)果的。
大武國立國之后,重儒輕道,但是一些達(dá)官顯貴,尤其是年邁者,又或者是民間的一些有足夠財力的人也組織過人馬去北原尋仙。
傳聞去尋仙的人中,甚至還有宗師級別的高手。
但結(jié)果,仍然沒有結(jié)果。
可想想也是,王小二暗念:誰不知道北原是死地,沒有食物,而且越往北就越冷,就算是宗師且有無窮無盡的水源和食物,可當(dāng)環(huán)境惡劣到一定的程度,也是必死無疑的,真有傻冒組織什么尋仙,也只是送死而已。
血肉之軀終究是血肉之軀,內(nèi)力再強,也改變不了人體的本質(zhì)。
“臭小子在看什么呢?”張三挑著一擔(dān)土,突然出現(xiàn)在王小二的背后。
王小二回過頭,舉起那本書道:“師父突然翻到這本書了,之前你說這書沒用了,帶著也是累贅,準(zhǔn)備扔來著,就是一直沒來得及。”
張三看了一眼,道:“這本啊,以前在北地的一個舊貨攤上淘來了,倒也不是什么奇書,你不是早看過了嗎?現(xiàn)在怎么又看得這么起勁?”
當(dāng)然是因為師父你那次死里逃生啊。
親眼見過那種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力量,自然很難再做到像儒家人說的‘敬鬼神而遠(yuǎn)之’。
王小二拿著書問:“師父,你看這里寫著一個‘一’字,那是不是說,還有二?”
張三理所當(dāng)然的說:“有啊,尋仙錄共有兩本,確實還有一本二。”
王小二驚訝道:“還真有!?師父你見過?”
張三仔細(xì)的想了想,說:“以前和你師公浪跡天涯的時候,隱約記得好像在哪個南部的書齋看到過,我還悄悄翻了翻讀過里面的一點內(nèi)容,就是賣的太貴,最后應(yīng)該是被一個富商買走了。”
“商人買這種書干什么?還能做生意不成”
張三道:“這倒是不錯,真能做生意。”
“啊?”
張三解釋道:“雖然沒有仔細(xì)的讀過尋仙錄二,但是江湖傳聞加上我自己也看過一些內(nèi)容,這本書承接尋仙錄一,里面講的多是一些北原的事情,比如那里的天文,地理,礦石,植被,不過越寫到后面越玄乎,甚至還出現(xiàn)了什么和駱駝一般大小的雪鹿等異獸。”
王小二奇道:“不說那里寸草不生嗎?礦石我還能理解,植被?”
張三指了指破廟地上,那些破損的石磚之間,自地上生出的雜草,道:“別看人鐮刀一割,一簇雜草就沒了,錘子一砸,一塊石頭也就碎了,但在某種意義上,這些死物,要比人堅強的多,能在北原那種天候下還存活下來的植被,還能存留下的礦石,都是非同凡響,價值連城。”
王小二問:“師父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商人買了這本書好像真的有利可圖?可是·····他們敢去?”
張三道:“深入是肯定不敢的,不過偶爾在邊上逛一逛,萬一碰上什么好東西了呢?聽說北方十五國還有專門靠此謀生的‘獵人’,這種職業(yè)有點像是你之前說的悍匪,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王小二低頭沉吟了一陣:“那這么說的話,這本尋仙錄確有其事?”
張三搖頭道:“也不能這么說,沒準(zhǔn)這本書就是虛虛實實呢?比方尋仙錄一上,那么多的尋仙故事,哪個被驗證過?我們還是應(yīng)該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這些異獸從沒人見過,想來是假的,但是某些植被和礦石,確切是真的。”
王小二越發(fā)吃驚了,問道:“那我怎么從沒聽人說過?”
張三失笑道:“你小子才幾歲?能有多少閱歷?師父我當(dāng)你和師公可是幾乎走遍了大武國的,你沒聽人說過,但殊不知,你雖然沒聽過,但其實你自己早就摸過了。”
我摸過了?
眼珠滴溜溜的轉(zhuǎn)了轉(zhuǎn),王小二立即起身,走到一口大箱子邊上,將長劍一舉,將劍從白色的劍鞘中抽出,只見那柄長劍,劍柄為黑,劍身純白,周身鋒利無匹。
王小二問:“師父你的意思該不會是這把星色吧?”
張三挑子放下,笑說:“這么久了,你到今天才發(fā)現(xiàn)嗎?”
王小二如此聽來,再看了一眼這把白色的劍,頓時醒悟。
比如師父的玄鐵匕首,還有黑山客的名刀‘狂’,甚至還有之后所遇見的雙狼的銀刀,徐國的關(guān)刀,甚至一路上所見的江湖客,官兵所用的兵器,基本上都是黑,灰,銀三種顏色。
原因很簡單,刀劍是礦石冶煉鍛造之后的產(chǎn)物,其鍛造的材料,決定了刀劍鍛造成功后的顏色。
鑄劍師的鑄劍再厲害,也做不到改變基材的顏色。
當(dāng)然,除非有很無聊的神經(jīng)病給刀劍用染料染色,否則,刀劍的顏色終究脫離不了黑灰銀三色,原因也簡單,是因為大武國,乃至全天下的鐵礦,銀礦,以及某些可以用來鍛造兵器的稀有礦石都是這三種顏色。
就算是在更久遠(yuǎn)的古代,也就是鑄劍師將離的時代,人們那時還是用次于鐵的‘銅’來鑄劍。
可是一柄劍,就算是用古法以銅鑄造,又怎么能是白色的呢?
王小二撫摸著星色,卻不曾想到,這柄白色的劍,居然來自于北原。
(https://www.dzxsw.cc/book/87437015/3054249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