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念頭
杜廣明不是第一次到港島。凡是在他周圍做生意的人,沒有一個不把港島作為出口的第一站。無他,那邊的經濟活動火熱,人均收入比較高。
有了錢,對吃穿住行的要求自然提高。
第一次去的時候,是幾個股東賺到第一桶金,有人提議過去開開眼界。幾個人揣著裝滿現金的包,坐船到了港島。
這個眼界開得確實大。
無論是建筑,還是交通,還是大街小巷的人,都和他們經常見到的場景宛若在不同的星球。
在銀行換取了當地的貨幣后,一行人走進一家看起來就很貴的店面。
剛一進門,店員的眼睛就像x光機似的,從上到下把他們掃描了一遍。或許他們的評估得分偏低,那位店員沒有迎接上來的意愿,冷冰冰地轉開臉。
下一秒,那張臉上突然綻開了一朵花,“秦太,您來了!”
隨后,一位身著白色套裝的女性進入店內,摘掉墨鏡,在一眾店員的簇擁下挑剔地看著被推薦的衣服。
杜廣明倒是懶得介意那位店員的冷漠,他更注重的是店內商品的定位和價格。
那位秦太,僅僅是脖上的珍珠項鏈,就價值不菲。
更別提腕表和手上拎著的包。
雖然杜廣明不懂包,但是那只包的質感已經矜貴到不需要懂包都懂得它的價格。
他頂著一眾店員不滿的目光,認認真真看了每一件衣服,不上手,只是湊近了看,這讓店員們沒有借口攆他們出去。
沒錯,店員們是真有攆他們出去的念頭,覺得這幾個穿著土氣的土包子在這么奢華的店鋪里太礙眼了。
雖然店員只是打工人,但是他們心底可是把這家店看作他們的地盤。一旦有他們可攻擊范圍的人出現,他們就會進入作戰狀態。
正好把從VIP們那里低聲下氣諂媚導致的郁氣,發泄在他們看來比他們更不如的普通人身上。
被發火的對象往往也不敢頂嘴,因為要討好他們才能買到自己想要的包。
杜廣明對包沒啥興趣,不過他對這種銷售模式非常感興趣,感嘆果然越是高價的商品越有市場。
感嘆歸感嘆,他可沒有把這種貴價物帶回去銷售的想法。荷包不夠鼓的區域,排在最前面需要解決的永遠是吃飯問題,暫時還沒有余力購買這類貴價物。
在港島待了幾天,唯一的收獲就是找到一家味道正宗的茶餐廳,在一眾鳥語轟鳴中美美品嘗著當地特色。
如果說當時的港島給杜廣明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激發起他再次創業的念頭。
他想慢慢地接近港島,最終在那邊站穩腳跟。
然而其他幾位合伙人已經安于現狀,不想再生波折。觀念上的縫隙越來越大,杜廣明終于決定退出來另起爐灶。
他想做的項目就是成衣。
紡織廠的布料質量是沒得說,只是在設計上比起港島差了一點。
這是杜廣明看到服裝廠取出的幾件成品后的第一個感想。
鄭廠長多精明的人,通過微表情的觀察就得知這位杜總對幾件成衣都不滿意,他當即叫來設計人員,“你跟杜總說說你的設計理念。”
設計人員并非專業的,以前是個美術老師,跟著國外過期時尚雜志能畫個大概出來。因為不是他自己的作品,也說不出來所謂理念。
江年看出這幾件成衣是設計人員在國外雜志的圖樣上改動了一些花紋和細節,想法不錯,可惜審美不太夠,改得不倫不類。
杜廣明不滿意那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江年說,“杜總對成品有沒有更具體的要求,方便的話說出來,大家好一起想想點子。”
杜廣明走到那堆國外雜志面前,一本一本地翻開,指著其中一本上的某一頁,“類似這種風格的。”
江年一看,哦,為什么經典能永流傳呢,因為無論時代和觀念如何變遷,人類的審美總是會沉淀下一些共通之處。
因此那些傳統奢侈品牌的設計才會彌足珍貴。
杜廣明指著的這一頁,正是他第一次去港島的奢侈品店看到的那位秦太身上的套裝,雜志上標注了價格。
嗯,可以買下一套房了。
得益于后世的網絡,江年對不少有著忠實用戶的小眾品牌樣式都有印象,雖然銷售額與大牌不是一個等級,但是實現財富自由也是輕輕松松。
而且受眾更廣,主要是價格更便宜,質感也不差。
很多收入一般的工薪族都會偏好于選擇這類服裝和鞋包充實衣柜。
江年覺得與其模仿大牌陷入糾紛,不如創造一個全新的品牌。
只不過她現在的身份不好深入地摻和。
一瞬間,她懷念起創業時期的生活,每天都有新挑戰等著她攻克。
而現在的工作,雖然她積極地在運作,總歸是無聊了些。
(https://www.dzxsw.cc/book/87426764/3636596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