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賣繡品
他們剛到一會兒,縣衙開門了。
李捕頭找開門的衙差,讓他跟縣令說一聲。
衙差見李捕頭帶了這么多犯人過來,他不敢耽擱。
很快,臨葉縣宋縣令讓人把犯人帶去大牢,李捕頭過去見宋縣令,換取通行文書。
辦理文書的同時,宋縣令還要通知下一個縣,讓他們做好準(zhǔn)備。
他們在縣城,跟之前一樣,李捕頭跟他們時間出去置辦東西。
云家的三家人他們手里有銀子,他們都是當(dāng)家的去買,然后分配給家人。
洛琬寧和韓墨羽一起。
韓祁靈也想出去,“娘,我可以跟你一起去嗎?”
洛琬寧看著女兒期待的小眼神,她拒絕了:“娘出去辦正事,帶你不方便。你和哥哥們在這里等我,回來的時候我給你們帶糖葫蘆回來。”
韓祁夜不喜歡甜的。
他對洛琬寧道:“娘,我不想吃糖葫蘆,我想要一本書。”
韓祁風(fēng)也說:“娘,我也不要糖葫蘆,我想要長笛。”
通過他們想要的東西,洛琬寧對三個孩子的性格有了一定的了解。
老大比較沉穩(wěn),給人一種小大人的感覺。
老二跟老大相反,他比較活潑開朗。
女兒跟老二差不多,都是活潑型的。
韓云氏說,洛琬寧的這三個孩子,老大最像她的便宜夫君韓墨卿。
洛琬寧對韓墨卿沒有多少印象。
孩子長得都不錯,她這便宜夫君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洛琬寧答應(yīng)他們后,跟韓墨羽一起出去。
之前撿的那些菌子干都吃光了,他們就沒有去賣菌子,而是把韓云氏繡的繡品拿去繡品鋪子賣,到時候再買一些繡線和好一些的布料回去。
洛琬寧和韓墨羽出去的時候換了衣服,官差也換上自己平時穿的衣服去采購。
今天是市集日,街上很熱鬧。
到處都是小攤販。
洛琬寧看到有人編織了背在身后的背簍,她買了三個背簍,這樣方便一些。
買好背簍后,洛琬寧怕自己忘記孩子要的東西,她提前買了。
買好需要的東西,她又去買兔子。
兔子太多拿著不方便,她買了三只,夠他們吃一餐。
賣兔子的攤販不幫忙處理,只能拿回去自己處理。
洛琬寧看到賣豬肉的攤販。
這個時代,缺油缺鹽,肥肉要比瘦肉貴一半的價格。
肥肉三十文一斤,瘦肉十五文一斤。
五花肉的話,就賣二十文。
她要了五斤的五花肉和兩個豬腳。
豬腳跟五花肉一個價格。
花了她四百三十文。
這個年頭,豬下水和豬骨頭都沒人稀罕。
主要是豬下水太難清理,他們不會做,吃起來特別難吃。
這些豬下水都是攤主自己拿回去給自己家的狗吃。
洛琬寧喜歡吃這些,尤其是豬大腸。
她覺得豬大腸很好吃,想到酸溜肥腸,咽了咽口水。
問老板:“這些豬骨頭和豬下水怎么賣?”
攤主見洛琬寧跟他買了這么多肉,“這不值錢,你想要就送你了。”
“多謝老板。”洛琬寧把豬下水裝進(jìn)了背簍里。
怕這些豬下水弄到衣服,攤主給她油紙,包好就不會漏水了。
韓墨羽見洛琬寧買豬下水,他捏著鼻子說:“嫂子,這么臭的東西你也買,能吃嗎?”
“當(dāng)然能吃,而且吃了以后,你還想繼續(xù)吃。”
韓墨羽光是聞著味,就想吐。
讓他吃進(jìn)去,有些難以想象。
洛琬寧看著他一臉嫌棄的樣子,她沒說什么。
韓墨羽不想洛琬寧身上帶著臭味兒,他主動背起豬下水。
洛琬寧又去香料鋪子買了一些用來調(diào)味的香料。
把該買的東西買齊之后,他們才拿繡品去賣。
洛琬寧問了一下,找到了臨葉縣的繡品鋪子。
她把韓云氏繡的繡品拿給鋪子的老板娘看。
老板娘看到韓云氏的繡品,“這繡工真是絕了,就是布料不好,不然價錢會更高。”
洛琬寧問了一下繡品的價格。
老板娘對她說:“你這繡品要是用的布料好一些,我可以給你三十五兩銀子,可惜這繡品用料不好,只能給你十兩銀子。”
洛琬寧對繡品這東西不了解,她出來的時候,韓云氏跟她說:“寧寧,這繡品要是沒有十五兩銀子,你就不賣了。”
她對老板娘說:“沒有十五兩我不賣。”
老板娘聽到洛琬寧出價,她露出一副為難的樣子。
就好像她十兩銀子已經(jīng)很高了,不好以十五兩的銀子收。
“這位娘子,十五兩太高了,我們雙方都讓一步,十二兩銀子收你的怎么樣?”
洛琬寧看出了老板娘的心思。
這繡品十五兩賣給她,老板娘能賺不少銀子。
她心里有了決斷。
“看來我們這筆生意是談不成了,我出門的時候,我婆婆跟我說,這塊繡品沒有十五兩銀子就不賣了。”
洛琬寧準(zhǔn)備把韓云氏繡的三件繡品收起來。
老板娘不肯放過掙錢的機(jī)會。
“我看這繡品的品質(zhì)不錯,十五兩一件,我收了。”
洛琬寧笑了笑。
雙方完成交易,老板娘說:“以后你還有這樣的繡品,可以賣給我。”
“再說吧。”
她又不會在這里久留,沒有給老板娘肯定的回答。
洛琬寧對繡品用的布料一竅不通,她問老板娘,什么樣的布料更值錢。
老板娘告訴洛琬寧。
她又在繡品鋪子買了一些制作手帕和香囊用的材料。
弄好這些,她又跟韓墨羽去了一趟臨葉縣的書店。
路途遙遠(yuǎn),洛琬寧買了幾本話本,用來打發(fā)一下時間。
她還買了筆墨紙硯,一下子就花了二十兩銀子。
總算理解古代人讀書的艱難。
不是所有的家庭能負(fù)擔(dān)得起的。
農(nóng)戶家里能出一個讀書人,也是傾盡全家之力才能供起來。
寒門貴子,這個詞也不是用來形容農(nóng)戶的孩子,而是用來形容那種家道中落的家庭。
韓墨羽見洛琬寧花這么多銀子買這些,他覺得現(xiàn)在不是時候。
但是她是一家之主,買什么也是她決定,他無權(quán)干涉。
他們回到縣衙大牢,背簍裝得滿滿的。
三個孩子見他們回來,跑過去看。
其他人只有羨慕的份,誰讓他們沒有本事。
(https://www.dzxsw.cc/book/87272508/2090014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