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出謀劃策,祁同偉布局東山!
第151章 出謀劃策,祁同偉布局東山!
“祁同偉啊,祁同偉!”
“如今我的近況,還真被你說中了。”
天空星河密布,滿天星斗高掛之際。
有人在光明區仰觀宇宙,俯察天地之大,有人電話傳音,欲和弟子商討大事。
“老師!”
“您又發生變動了?”
另一邊,東山市內。
祁同偉回到家中,接到了來自高育良的電話,電話中,高育良說了一下他的現狀。
“趙瑞龍的批文,李達康沒有過,他推給了我,我也沒有同意,反手推給了他。”
“趙瑞龍被我們倆個耍的團團轉,惱羞成怒之下,給趙立春書記打了一通電話!”
“現在我和李達康,全都被調離了呂州市,正打算去林城市,上任一二把手呢!”
高育良開口說道,語氣十分清淡。
“林城市!”
“老師,這可是我的家鄉啊!”
“當初李達康從京州市委下放,來到林城市金山縣城,在這里擔任了基層主官!”
“因為干出了成績,他這才被調到了呂州市擔任副市長,一步一步干到了現在!”
“我們林城雖然窮,但也更容易出成績,現在老師你啊,還真是我的父母官!”
祁同偉說到這里,不禁笑了一笑。
“你這個臭小子!”
“現在都什么時候了,你還在打趣我,真是越來越沒有分寸了,一天凈瞎胡鬧。”
“林城市的底子薄,我也很發愁啊!”
高育良憂心忡忡,不禁對祁同偉說道。
“老師!”
“搞GDP,李達康擅長啊!”
“您作為一把手,只要營造好良好的營商環境,有李達康在,您害怕什么啊?”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搞政法工作,您是一把好手,搞經濟工作,這一點還得看看咱們的達康市長!”
祁同偉不禁說道,讓高育良大膽放權。
李達康在林城市干出了成績,他高育良也能分潤一分功德,這事兒不干白不干吶!
送上門來的好處,這不吃白不吃!
“林城作為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即使營商環境再好,也沒什么核心競爭力啊!”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事兒難辦啊!”
高育良不禁開口,對著祁同偉說道。
“老師!”
“我倒是有幾個不成熟的意見!”
“林城市的GDP,常年排名全省倒數前三,人口有一百二十萬,確實令人頭疼!”
“咱們可以轉變思路,把令人頭疼的煤炭塌陷區,改造成為大型的人工堰塞湖。”
“如此一來,既解決了生態問題,又能借機打造旅游度假區,提升城市知名度!”
“咱們可以在林城籌辦大型體育活動,借此拉動經濟,帶動當地的旅游發展。”
“二來,也可以順勢發展第三產業!”
“至于煤礦的礦山,咱們也不要放過,可以依托有利地形,大力發展綠色農業。”
“如此既可以解決礦山的綠色修復,在注重環保的同時,又能創造經濟價值。”
“要知道,細水長流才是王道!”
“真正的生意人,只賺取有限的利潤,暴利的生意都長久不了,大家懂的都懂!”
“前面這兩項工作全都做好了,下一步咱們就可以依托當地的城市招商引資了。”
“我這里有幾家高新技術產業,您要是把他們全都拿下了,保舉你能上位省長!”
祁同偉開口說道,隨即他向高育良推薦推薦了大馬和小馬,讓他們落戶到林城市。
“按你這么說,倒是大有可為!”
“不過想要打造林城的經濟開發區,營造科技產業園,這都需要不少的資金啊!”
“我赴任以后,上哪兒去搞錢?”
高育良不禁開口,對祁同偉說道。
“老師,你看,你又急!”
“我話都沒說完呢,你別干著急啊!”
“林城以前曾是資源型城市,只是因為礦產資源枯竭,經濟這才一天不如一天!”
“不過俗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完整的工業產業鏈就是你們的優勢!”
“我現在上任了東山市的市長,又在咱們東山市境內,發現了一座巨型稀土礦!”
“這座稀土礦儲量豐富,足夠開采上五十年,因為技術不到位,一直沒有動工。”
“現在好了!”
“您上任林城市一把手,我也找到組織了,咱們師徒相互合作,剛好共圖大事!”
祁同偉圖窮匕見,說出了自己的來意。
“好一個祁同偉!”
“原來你在這兒等著我呀!”
高育良笑罵一聲,當下又開起了玩笑。
這一件事情,兩人合則兩利,分則兩散,兩人又是師生關系,更不能干看著了。
“這件事情,我拍板同意了。”
“待我上任,一定會跟你洽談此事。”
“到時候,我來到你們東山市,還希望你這位大市長,不要吝嗇你的招待啊!”
高育良開口,胸中的郁氣散了大半。
“好說,好說!”
“但凡您來東山,我一定掃榻相迎!”
祁同偉不禁開口,兩人又閑聊一陣,等到徹底敲定下了這件事,這才掛斷了電話。
做完這一切,祁同偉又給自己的老同事,軍工廠的副廠長,鄭博文打去了電話。
祁同偉在軍工廠任職時,搞出了幾件大事,身上功勞在身,又被調到了地方任職。
祁同偉調走以后,以前的三個副廠長也得到了高升,又被調往了其他軍工廠單位。
其中的鄭博文,鄭副廠長,他被調到了洞八拐軍工廠擔任書記,又往上提了一級。
這個軍工廠,主攻材料研制工作,有點類似于國營的大型軋鋼廠,為正師級單位。
這一次,祁同偉打電話給他,正是為了謀求合作。
畢竟稀土的開采工作,他剛才已經解決了。
稀土的提煉和加工,正好可以落在軍工廠身上,軍民合作,大家也能共同進步嘛!
祁同偉不是一個吃獨食的人,他做人的宗旨,大家也都知道,是個老席面師傅了。
很快,在祁同偉的交涉下,稀土的提煉和加工工作,迅速被落實到了具體的實處。
祁同偉給兩方的選擇,全都是以技術入股,在東山市當地建廠,并開展正式工作。
如此一來,即可以吸引外來資金,又可以為當地創造高額稅收,并提供就業崗位。
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如此雙贏的局面,也唯有祁同偉才能想的出,所以做人做事,自身格局全都要大!
處理完這件事情后,祁同偉又將注意力轉移到了三農工作中,這是他準備的王炸。
三農問題,在九六年被正式提出。
不過現如今的領導干部,還未重視起三農工作的重要性,但祁同偉卻并非凡人。
如今的東山市,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后,農民增收困難,才會走上邪路。
面對以上種種問題,祁同偉特地起草了三農工作的文件,打算推動農村改革發展!
當官一任,自當造福一方!
祁同偉也深刻認識到,他當上東山市市長以后,一定要為東山人民做一些實事兒!
但至少,祁同偉他也要努努力!
祁同偉可以上達天聽,這是他的優勢,他可以通過龍小云的大伯,闡述三農工作。
只要能引起上頭的重視,這就足夠了。
對于東山市的改革,以及如何拉動當地的經濟,祁同偉的心中,早就有了算計。
(https://www.dzxsw.cc/book/86407024/3636591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