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血洗此地
太后壽宴當天,安樂宮門庭若市,鑼鼓喧天,極盡奢華之能事。
宴席之上,觥籌交錯,水陸畢陳。
文武百官畢恭畢敬,紛紛為呂嬌賀壽。
晏泠百無聊賴,若不是身邊有緋雪作陪,他恐怕都要無聊的打瞌睡了。
緋雪雖非譽國人,但譽國事他并非一無所知。
在丞相張牧凡倒臺后,唯一能夠和晏泠分庭抗禮的就要數(shù)太后呂嬌了。
呂嬌乃是江晟生母,會替江晟忌憚重兵在握的晏泠實屬理所當然。
正常來說,提防晏泠的人應該是皇帝本人。
可緋雪看晏泠大敗東林后江晟對晏泠的賞賜,那絕對是把晏泠當成了自己人。
緋雪相信自己的直覺——
江晟喜歡晏泠。
但江晟并非昏君,深知孰可為孰不可為。
所以時至今日,江晟與晏泠仍止于君臣關系。
異瞳斜視,緋雪瞥了晏泠一眼。
晏泠正在喝酒,舉手投足盡顯王侯將相與生俱來的金貴之氣。
緋雪猜想,晏泠未必就不知江晟的心思。
但兩人心照不宣,權當從無此事。
緋雪的視線又落到了前方呂嬌的身上。
呂嬌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年輕許多,從頭到腳一身綾羅綢緞,穿金戴銀,雍容華貴,將貴為太后高高在上的氣場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在她身后站著的是后宮里的大監(jiān)德興。
緋雪聽說過此人。
此人身手非比尋常,名為大監(jiān),實則更像是呂嬌最得力的貼身護衛(wèi)。
守護的是呂嬌的安危,與皇權。
從晏泠踏入安樂宮的那一刻起,緋雪就察覺到德興目光的焦點始終在晏泠身上。
整座安樂宮看似歌舞升平,實則到處可見嚴陣以待的禁軍。
明明今日是太后壽宴,禁軍卻一副如臨大敵,嚴防死守的架勢。
他們在防誰?
抑或是,他們在針對誰?
緋雪一顆心懸了起來,有種不祥的預感。
“在緊張什么呢?”
突然,扣在他腰上的那只大手不輕不重地掐了一把他腰上的肉。
緋雪扭頭,迎上一雙含笑的眸子。
晏泠一只手摟著他的腰,另一只手端著金杯,大口喝酒。
“就是天塌下來……也有你幫本王頂著。”
晏泠朝他露齒一笑。
緋雪皺眉道:“王爺,我已經(jīng)不再是你的影衛(wèi)了。”
“無所謂。”晏泠滿不在乎地搖搖頭,“真到了危急關頭,你還是會奮不顧身地保護本王。”
說罷,他仰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含在嘴里,旋即一把扣住緋雪的后腦勺,嘴對嘴將酒喂給緋雪喝了下去。
這一幕,文武百官看見了,呂嬌看見了,寒秋看見了,晏澄看見了,江晟也看見了。
江晟端起金杯呷了口酒,用這種方式來強裝鎮(zhèn)定,然而內心波濤洶涌的妒忌依舊無處排解。
晏澄亦是默默注視著被晏泠強吻的緋雪,掛在唇角的笑容好似僵硬的面具,眼底染上愈發(fā)陰沉的冷色。
坐在晏澄身邊的人,是寒秋。
依照位分,與晏泠同席的人應該是晏澄才對。
然而晏泠卻摟著緋雪入座,與緋雪形影不離。
于是晏澄便坐到了他的旁邊。
云殊沒有出席,因為他被晏泠罰了四十軍棍,正在府中休養(yǎng)。
寒秋身為晏泠曾經(jīng)的影衛(wèi)之一,親眼目睹晏澄陪著晏泠大起大落,一路走來,不離不棄。
他深知晏泠最信賴最喜愛之人,便是晏澄。
但是,他對這位晏家二公子卻是無論如何也喜歡不起來。
究其緣由,寒秋說不清道不明。
硬要說的話是一種氣質。
寒秋總覺得晏澄此人有種令人恐懼的氣質。
如果說緋雪是一朵高嶺之花,那么晏澄就是一朵食人花。
明明晏澄不會武功,寒秋是知道的。
迄今為止,晏澄也沒有做過任何傷害晏泠的事。
不如說剛好相反,晏澄一直在為晏泠鞍前馬后。
反而緋雪背叛晏泠,對晏泠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傷害。
然而……
寒秋喜歡緋雪,討厭晏澄。
怕晏澄察覺到自己的視線,寒秋及時將目光收回來,望向緋雪。
這一口酒,晏泠喂了許久,直到現(xiàn)在緋雪仍被吻著。
寒秋不想看到這一幕,別開臉,抿了抿嘴唇。
像這種隨時隨地親吻緋雪的特權,只有晏泠有。
胸口悶熱難耐,寒秋一仰脖灌了自己一大口辛辣的酒。
呂嬌居高臨下俯視肆無忌憚在她的壽宴上親吻罪奴的晏泠,心中愈發(fā)不悅。
晏泠嘴里的酒早就喂光了,但他仍沒有放開緋雪。
緋雪本以為在太后壽宴上,于眾目睽睽之下晏泠至少會收斂一些,沒想到晏泠還是旁若無人地吻他,直到把他吻到缺氧窒息。
“王爺……”
擦了擦唇角濕潤的口水,緋雪看晏泠的眼神充滿怨念。
然而晏泠卻不以為意地笑了笑,道:“這是給阿雪的獎勵。”
“什么?”緋雪不解。
扣在他腰上的手稍稍用力,緋雪被晏泠摟的更緊。
映在一雙炯炯有神的異瞳中,晏泠的臉有棱有角,像一把鋒利的刀,雕刻出最完美的線條。
晏泠但笑不語,悠然獨酌。
在整座安樂宮周圍安排的兵力實屬罕見,晏泠并不懷疑這次的壽宴是鴻門宴的可能性。
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早就習以為常。
而且他很高興,緋雪還是那么關心他。
垂眸注視著臂彎中驚為天人的美人,晏泠還是無法想象到底為何如此在乎他的緋雪當初要那樣害他。
美人在懷,又有絲竹管弦,鶯歌燕舞,晏泠決定先不去想過去那些恩怨。
酒酣之際,歌姬舞姬卻紛紛退下,壽宴的主角太后呂嬌突然舉起金杯,鏗鏘有力地開口:“如今譽國國泰民安,太平盛世,都是諸位愛卿的功勞……”
呂嬌的視線與晏泠相交,“尤其是嵐王,戰(zhàn)功赫赫,所向披靡,駐守嶺南的晏家軍個個驍勇善戰(zhàn),以一當百。”
明明呂嬌這番話是在稱贊晏泠,然而整個安樂宮卻莫名陷入劍拔弩張的氣氛之中。
在場所有賓客的目光都集中在晏泠身上,大部分朝臣都與晏泠交好,每個人都暗暗捏了一把汗。
因為他們心知肚明,太后與晏泠素來不睦。
此番夸獎,絕非真心實意地稱贊。
一著不慎,恐怕惹來殺身之禍。
坐在呂嬌旁邊的江晟也是提心吊膽。
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母后有何打算。
但無論那是什么打算,對晏泠而言都不會是什么好事。
“太后謬贊了,臣愧不敢當。”晏泠朝呂嬌拱拱手。
“嵐王不必自謙。本宮雖身居后宮,但朝堂和戰(zhàn)場上的事亦有耳聞。如果沒有嵐王的晏家軍,嶺南不可能迎來如今的太平。”
“太后此言差矣。”晏泠起身,畢恭畢敬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臣身負皇命,十萬大軍皆乃陛下之兵,豈是臣一人之物?太后所言,可是折煞臣了。”
一聽晏泠場面話說的如此頭頭是道,呂嬌哂笑。
“難得嵐王有此等覺悟,本宮真是欣慰不已。”
說到這里,金碧輝煌的大殿突然傳來呂嬌一聲沉重的嘆息。
“縱觀古今,長亭兵變,榕橋反叛,千里坡起兵,皆是武將擁兵自重,一代王朝轟然倒塌……嵐王也莫怪本宮杞人憂天,實在是歷朝歷代權臣手握重兵,都是一種對皇權的褻瀆啊!”
呂嬌此言一出,不少晏泠一脈的文臣武將紛紛冷汗直流。
坐在晏泠旁邊的緋雪握起了拳頭,謹慎留意著安樂宮周圍侍衛(wèi)的動向。
空氣里像充斥著火藥,一點即燃。
然而當事人晏泠卻鎮(zhèn)定自若,仿佛泰山崩于前仍面不改色。
“太后這是給臣扣了意圖謀反的帽子啊!臣惶恐。”
嘴上說著惶恐,晏泠臉上的笑容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減弱。
呂嬌冷笑一聲,“嵐王言重了,本宮相信嵐王對陛下忠心耿耿,只是重兵在握,難免惹人猜忌。現(xiàn)如今,嶺南安穩(wěn),外族勢弱,早已構不成威脅,本宮若是嵐王,就把十萬大軍打散,分去其他軍營,自己當個閑散王爺,照樣過著榮華富貴、錦衣玉食的日子,還不用為國事勞心勞力,豈不樂哉?”
直到呂嬌道出這番話,在座所有人才終于明白,原來這次的壽宴,不過是呂嬌借自己壽宴的幌子逼晏泠交出兵權。
杯酒釋兵權,這并非呂嬌第一次做。
緋雪還記得宋遠之曾對他說過,他爹宋路年輕時也曾有過兵權,那是他們宋家最為顯赫的一段時期,然而最終兵權還是被收了回去。
那個時候,收回宋路兵權的人便是呂嬌,用的也是杯酒釋兵權的法子。
從那之后宋路逐漸勢微,朝堂的一把手便被張牧凡取代。
看樣子,呂嬌這是打算如法炮制。
緋雪皺著眉搖搖頭。
不對,呂嬌對晏泠的逼迫遠比對宋路嚴重得多。
安樂宮外傳來整齊劃一的腳步聲,眨眼間整座宮殿便被訓練有素的禁軍圍了個水泄不通。
這些兵不僅手里有劍,背上還背著弓箭,一看就是有備而來。
大殿之上,一片肅靜。
所有人都看出來了,一旦晏泠拒絕交出兵權,外面的禁軍就會血洗此地。
緋雪無聲將酒杯握在手心里捏碎,準備作為暗器以備不時之需。
呂嬌與晏泠對視,兩人心照不宣。
坐在呂嬌旁邊的江晟看了看晏泠,又看了看自己的母后,終究還是按捺不住。
眼下這種形勢,他若再不開口,晏泠就兇多吉少了。
“母后……”
結果江晟話音未落,只見晏泠大大方方將半塊虎符拿了出來。
“臣愿意交出兵權。”
晏泠不卑不亢,淡定自若,聲如洪鐘,“臣不僅愿意交出兵權,還請陛下和太后準臣放棄爵位,解甲歸田,從此做一名布衣百姓。”
(https://www.dzxsw.cc/book/85101522/7744597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