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君子國
“下土之人,天實有之。五谷豐實,寒暑合節,天實生之。苗房甲而水湮之,苗秀好而旱莠之,饑即必死,天實殺之也。天實有人,生之孰敢言天之仁,殺之孰敢言天之不仁。
刺史吏也,三歲一交。如彼管庫,敢有其寶玉;如彼傳舍,敢治其居室?東海孝婦,吏冤殺之,天實冤之,殺吏可也。
東海之人,于婦何辜,而三年旱之?刺史性愚,治或不至,厲其身可也,絕其命可也!吉福殃惡,止當其身。胡為降旱,毒彼百姓?謹書誠懇,本之于天,神能格天,為我申聞。”
一位須發皆白、面容慈祥的老者微微瞇起雙眼,右手輕輕撫摸著下巴上那長長的胡須,左手則拿著一卷書籍,對著他面前那群朝氣蓬勃的年輕學子們輕聲問道:“諸位,有人知道這篇文章奧妙所在嗎?”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讓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老師,在我看來,這篇文章真正精妙之處在于它獨特的立意。表面上看,作者似乎只是在祈求降雨,但實際上卻是在用一種隱晦的方式諷刺那些不務正業、不顧民生福祉的官員們。
文章通過對求雨場景的細致描繪以及對官員形象的刻畫,讓讀者自然而然地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問題。這種以小見大、借古喻今的手法不僅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內涵還能引發讀者共鳴;同時也展現出作者深厚文學功底與敏銳社會洞察力。
此外,這樣巧妙立意使得文章更具思想性和藝術性既能吸引讀者眼球又能發人深省。相比于直接批評某些現象或行為,這種委婉而有力表達方式往往更容易被人們接受且產生深遠影響。總而言之,這篇文章成功地將深刻道理蘊含于生動故事之中給人留下難以磨滅印象。”一位面相兇惡的學者率先回答了這位老者的提問。
這位學者雖然面相兇惡,但是沒有想到他竟然可以回答的如此細膩,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嘆不已!
“匯澤,你回答的很好,坐下吧!”老者滿意的點了點頭,表示了對他的肯定。
“老師,依學生之見,此篇文章之所以令人稱妙,關鍵在于其用詞精準而不失華麗,行文流暢且錯落有致。作者在遣詞造句方面顯然下足了功夫,每一個字都經過精心雕琢,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整篇文章之中,熠熠生輝。而且,整篇文章的排版布局也十分講究,段落分明、層次清晰,讓人閱讀起來感到賞心悅目。
雖然匯澤學長說這篇文章的立意奧妙,但在我看來,每個人由于成長環境的差異,對于事物的觀點和看法也會不盡相同。就好比一篇文章,擁有一千個讀者便可能產生一千種理解與感悟。盡管如此,學生們普遍認為相較于文章的立意而言,這篇文章的妙處還是在意它的言辭。”另外的一個看似溫潤如玉的帥氣學者,對著老者說出了自己不同的見解。
“卓玉,你說的也很不錯,坐下吧!”相對于剛才匯澤的學長的看法,老者似乎更喜歡這位卓玉學子的看法。
“明月還有弦樂,從你們的角度來看,這篇文章的奧妙在于何處呀?”
被老者點名的明月和海弦樂有些吃驚,但是在她們兩人通過眼神交流之后,海明與站了起來,恭敬的施了一禮,對老者說道:“先生,在我看來,這篇文章的奧妙之處,既在于它的立意,也在于它的言辭。
但在我看來比起立意和言辭,這篇文章的奧妙之處,在于這位作者本身。”
“哦!這樣的說法倒是新鮮!”老者對海明月的話起了好奇之心。
在漫長而充實的教育生涯里,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已經無數次將這篇文章分享給莘莘學子們,但大多數學生往往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文章本身上面,很少有人會像海明月一樣去深入探究作者本人及其背后的故事。
這種對知識的渴求與探索精神令老者深感欣慰和驚喜,畢竟如海明月這般獨具慧眼、善于思考的學生實屬罕見。
“老師,您知道嗎?在我成長的環境里,神明始終被視為一種神圣且不容褻瀆的存在。甚至連我那地位尊崇、權勢顯赫的師父,都絕口不提神明之事。她老人家雖然心懷天下蒼生,但卻從不會借助神明之力來解決問題。至于書中文章所描述的情形,在我們國家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聞所未聞。
所以在我看來,比起這篇文章,能寫出如此佳作的作者,才是需要我們關注的存在。
文章的措辭華美,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暢,這無疑是作者學識廣博的體現。他運用了豐富多彩的詞匯和生動形象的描寫手法,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文字所帶來的魅力。
而立意之精妙,則展現出作者心思細膩、深邃洞察的特質。通過獨特的視角和深入淺出的闡述,將看似平凡的主題升華為富有哲理和啟示性的思考,引領著讀者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
這樣的文學作品不僅令人陶醉其中,更能激發人們內心深處的共鳴與感悟。它就像是一盞明燈,照亮前行的道路;又似一陣清風,吹散心頭的迷霧。閱讀這樣的佳作,無疑是一種享受,也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當可以將這兩者完美融合的作者,才是這篇文章的奧妙和靈魂。”
“嗯!說的很有道理,早就聽說過女子國向來以人為本,如今看來此言不虛。明月你說的很有道理,坐下吧!”老者示意海明月可以坐下了。
“老師,匯澤、卓玉還有明月學子他們的說法,您都表示了贊同,那他們三位誰說的是正確的呢?”
“正確?何謂對?何謂錯?這很重要嗎?就像卓玉說的那樣,一篇文章,擁有一千個讀者便可能產生一千種理解與感悟。這世間本無對錯,何必糾結于此呢?”老者捋著胡須,笑嘻嘻的說道。
“可是這世間既無對錯,那有何來的善惡,如果沒有善惡,有何來的君子呢?”
“君子?真正的君子并不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他們所關注的是自己內心的信念和原則。外界的贊譽或批評,并不能左右君子的行為和態度,因為他們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和價值判斷體系。
君子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和標準,而這些觀點往往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個人經歷、文化背景、利益關系等。因此,他人的評判不一定客觀公正,甚至可能帶有偏見和誤解。
與此同時,君子也深知自己的內心才是最真實、最可靠的指引。他們會時刻審視自己的言行舉止,遵循內心的道德準則,以做到問心無愧。即使面對困難和挑戰,君子依然能堅守初心,不被外界干擾。
所以說,君子之所以成為君子,并非依靠外在的認可,而是源于內在的修養和品德。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行勝于言”的理念,用自己的方式去影響周圍的人,傳遞正能量。這種源自本心的力量,才是君子魅力所在。
而我們君子國就是以此立身,以此為本,世間的善惡對錯,對真正的君子是沒有約束的。各位不要因為世間所謂的善惡對錯,而迷失了本心。”
“是,先生教訓的是,弟子受教了。”
“好,時日不早了,今日的課程就到此為止。”說完,老者就拿著自己的書卷瀟灑的離去了。
而學堂中的眾多學子們也紛紛向老者的背影施禮道別,心中若有所思。他們明白,成為君子的道路崎嶇且漫長,但正如老師所言,只要堅守本心,定能在這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
離開學堂后,卓玉跟隨在海明月和海玄月的旁邊,邊走邊討論著今天的課程。
“兩位學妹,你們的國家真的如你們所講的那般美好嗎?”卓玉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對海明月和海弦樂問道。
“當然,”弦樂微笑著回應道,“我們的先祖可是被神女親自教導的存在,在神女的悉心教導下,咱們的先祖們茁壯成長,逐漸掌握了強大的力量和技藝。她們憑借著這些本領,縱橫天下,威震八方,成為了當時最為耀眼的存在!這段歷史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了,但對于我們來說仍然是一種榮耀。
如果不是神女大人的教導,女子國估計也會存在像那篇文章所寫的事情。”
“是呀!我的師父,她可是在年少的時候,親眼見到過神女呢!”海明月自豪的說道。
“哦!是嗎?明月師妹,你們的神女大人真的是神明嗎?那會不會只是一種稱呼,一種有外表相似之人代代繼承的稱呼呢?”卓玉有些不相信的說道。
“當然,不是了,神女大人就是神明。罷了,任憑我如何費盡唇舌去解釋,恐怕你們也是難以置信啊!畢竟這件事情實在太過匪夷所思,超出了常理和認知范圍。即便我說得天花亂墜、口干舌燥,又怎能奢望你們會輕易地接受呢?然而事實就是如此,容不得半點虛假與辯駁。只是面對這樣的局面,我也感到頗為無奈和無力。”
“哈哈!確實如此,要知道,在我們國家,存在著大量這樣的人:他們為了謀取一己私利,不惜使出各種手段,甚至裝神弄鬼、欺騙他人。這些人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常常不擇手段地編造謊言和制造假象,讓人們陷入困惑和恐懼之中。他們可能會假扮成神靈或者仙人,以神秘的力量來迷惑眾人;也可能利用一些迷信的觀念和傳統習俗,從中謀取暴利。
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他人的利益,還破壞了社會的公序良俗,給社會帶來極大的危害。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盡管這種現象屢見不鮮,但仍有許多人輕易相信這些虛假的東西,被那些別有用心之人所蒙蔽。因此,我才來到這君子國,希望找到‘破局’的方法。
可是,現在看來,或許我應該拜訪一下女子國才是正解。”
“卓玉學長,您的想法很好,但是現在想要拜訪我們女子國可能不行。”
“哦!這是問什么?難得女子國不接受外來者嗎?”
“那當然不是,涓涓細流匯集成能成江海,女之國從來都不會拒絕外來者,當我們排斥男子。卓玉學長,如果你真的想拜訪女子國,就需要打扮成我們女孩子的樣子才可以喲!”海弦樂開玩笑的說道。
“這樣呀!打扮成女子對我這樣的美男子可不是什么難事,只要你們女子國可以接受外來者就可以。”說完這句話,卓玉好整理了一下衣裝。
“卓玉學長,你不要聽弦樂瞎說,我們女子國的確有些排斥男子,那也是因為女子國有很多朝曦之門的子民是被男子傷害的可憐之人,所以我們女子國對身為外來者的男子有些排斥。
不過,如果卓玉學長想要拜訪我們女子國的話,我可以幫您跟我的師父寫一份推薦信。”
“那真是太好了!那在下就先謝過明月師妹了,等在下在君子國的修行結束之后,我就會前往女子國。”
“好的,那一言為定,希望在日后可以在女子國碰見卓玉學長。”
就這樣,在約定好了之后,卓玉便和海明月和海弦樂分別了。
在一個海明月和海弦樂看不見的轉角處,卓玉對著一個青年恭敬地說道:“巖溪,已經打聽清楚了,海明月和海弦樂的確就是女子國的人。”
“你確定?”
“當然,這事關姬家的詛咒,我當然會小心行事。”
“可是,這兩位看起來還未到及笄之年,女子國對子民是十分愛護的,她們會允許這樣小的孩子出來嗎?”
“公子,您有所不知,女子國的鐵律有一條就是女子滿十歲的時候就需要離開女子國在外游歷十年,方可回國,當然這條鐵律只針對女子國的巫師們,也就是當權者。”
“女子國不愧是被稱為桃源鄉一般的國家,這條鐵律應該是為了防止當權者因見識不足,而影響國家的生存吧!女子國的先祖也是有長遠見識的豪杰。
卓玉,接下來,你就按照計劃繼續跟著兩位搞好關系,尤其是海弦樂。”
“弦樂?公子依我之見,那位海明月的地位,應該高于弦樂。”卓玉對青年提醒道。
“我當然知道,但是卓玉,你難道看不出來,那位弦樂姑娘對你有好感嗎?”
(https://www.dzxsw.cc/book/84608911/3636593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