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毫無意義的勝利
第203章 毫無意義的勝利
除了固山額真和梅勒章京這些一二品大員外。
磨盤山之戰,李定國部還消滅了護軍參領圖納、石漢等大批八旗將領。
共計有五十七位八旗將佐陣亡在磨盤山中。
此役,七千以上的滿蒙八旗折損。
加上漢八旗和吳三桂部,足足有上萬八旗兵命喪磨盤山。
再加上綠營兵的損失,一萬八千多清軍授首。
再算上受傷和失蹤的人員,李定國以六千兵馬,一戰就驚人地將五萬清軍,打得傷亡過半。
如此驚人的戰果,當為萬歷以來戰功第一。
遠超昔日的衡陽和桂林大捷。
利用永昌這最后一個交通樞紐,收集散落在云南各地的兵馬。
只可惜隨著永歷帝的轉進,磨盤山這場大勝的后續戰果蕩然無存。
但是現在,雖然沒能殺了吳三桂。
要是李定國能夠留在永昌一帶,他有意愿也有能力,能夠在滇西穩住陣腳。
殘余的晉藩將士激動無比,激情地大喊,宣泄著心中的情緒。
李定國再次嘆了一口氣,下達了命令。
“多尼和吳三桂雖然沒死,但他們必定已經喪膽,必不敢再逼迫我等!”
“趁此大勝之威,晉王可在滇西穩住陣腳,收攏鞏昌王等部兵馬,休養生息!”
整條大動脈就盡數讓與清軍之手了!
一旦這條大動脈被清軍掌握。
高文貴重傷,只有后續增援的吳三省完好無損。
可一轉眼,淚水就從他的臉頰流下。
深夜時分,清軍狼狽而逃,磨盤山的戰火停息。
李定國得知清軍已經被擊退后,連忙進入了磨盤山。
準確的來說李定國是四蹶名王,干了四個王爺,三死一逃。
到了現在,秦藩、蜀藩、延安藩早已經跟自己成為了仇敵。
經歷了磨盤山血戰的高文貴悲從心里,此戰雖然五千多晉藩將士永遠地沉睡在了磨盤山中。
“一旦將永昌之地悉數讓于清軍,我軍恐怕再也沒有匯集大軍,反攻云南的機會了!”高文貴也憂心忡忡道:
隨著李定國的南下,永昌地區仍舊掌握在清軍的手中。
看著眼前的一切喜極而泣!
一旦李定國率主力退到這些地方,在沒有官道的雨林中,只怕是難以聯系到明軍各部!
“晉王,定朔將軍說的是,要是南走孟定,只怕是眾將就難以聯系上了。”
李定國聞言精神為了一振。
磨盤山之戰的目的,就是因為滿清大軍窮追不舍,一路上窮追猛打,讓李定國喘不過氣來穩住陣腳。
此言一出,血戰之后人人帶傷的晉藩將士,全都憤憤不平。
而現在,磨盤山之戰由于沒有叛徒的泄密,加之孫可望已經帶兵進入湖南,清軍已經沒有多少力量西顧了。
這讓晉藩將士們不勝憤慨!
“狗娘養的皇帝!狗娘養的文武百官!”一名斷了胳膊的晉將忍不住破口大罵道。
“他這一走,只怕我大明將士的軍心就直接散了!”
“晉王!”吳三省等人連忙上前攙扶。
這磨盤山之戰固然悲壯,但又何曾不悲哀?
“晉王,永昌之地事關重大,此地乃是滇西的交通要害,要是晉王帶兵南下孟定,前往緬甸迎駕。”
就這樣由于擔心永歷帝的安危,在磨盤山打退了清軍的李定國卻不得不南下孟定。
“要是三藩能夠合力,那么多西營兄弟聯手,又何至于如此!”
云南就直接被清軍隔開了,永昌以北的麗江、永寧等地將與李定國隔開。
“好樣的!竇名望、王國璽、高允成、楊祥都是好樣的,孤的六千晉兵都是好樣的!”
“只有立足于此處,收復永昌,聯絡各部和土司,趁著夏季到來之時,反攻大理、楚雄,我軍方有一絲生機!”
“只怕是各路人馬根本難以重聚啊!”高文貴連忙勸說道。
他們在這里和韃子血戰,結果皇帝直接跑出國了。
不止如此,南下孟定,進入緬境后。
李定國聞言兩眼一黑,一個踉蹌摔在地上。
眼下李定國已經退到了磨盤山,要是再放棄磨盤山到騰越州的這些地盤。
這名晉將如蒙大赦,連忙三跪九叩。
“萬勝!”
“三省、文貴,緬人素來不服王化,孤慮緬情叵測,要是圣駕在緬甸有所閃失,我等皆為大明的罪人啊!”李定國嘆氣道。
所以才要發動此戰,擊退清軍!好穩住陣腳!
“你說什么!”李定國驚坐而起,一把攥住了斥候的衣口。
“萬勝!”
吳三省和高文貴聞言張大著嘴巴,啞口無言。
只可惜,勝利者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高文貴的斥候風塵仆仆,抵達了磨盤山向李定國匯報了這則驚天消息。
把所有的抗清將士都拋棄了!
吳三省親自帶兵,努力地在尸體中尋找幸存的戰友。
但是大批西營老兄弟卻仍舊死在了李定國的手中。
只是事到如今,覆水難收,說什么都已經晚了。
而他這一南下,就是萬丈深淵!
不要說在這個時候了,就算在另一個時空。
“待夏季到來之時,可趁機反攻大理、楚雄,以數萬之眾!說不定可以直下昆明,收復云南!”
“晉王,陛下不聽平陽侯的勸阻,私自入緬了,平陽侯讓我來稟告晉王。”斥候哭喪著臉道。
六千同袍攜手而戰,可是現在還在的已經十不存一了。
尼堪和孔有德與孫可望以及劉文秀相比,誰輕誰重?
他在兩廣沒能拿下尚可喜和耿繼茂,但在云南卻干掉了王尚禮和王自奇。
可是努力了一夜,也只有找回了區區幾十名重傷的晉兵而已。
“謹遵晉王之令!”吳三省等人拱手道。
<div class="contentadv"> 李定國見狀點了點頭,只要能夠收攏兵馬,攜磨盤山大勝之威,那么戰局就還有希望!
然而就在第二天,一則驚天消息,直接讓李定國心神大震!
負責埋伏的五位主要將領中,只有高文貴一人還活在世上。
李定國一旦率兵退入永昌以南的茫茫叢林之中,明軍之間連聯系都萬分困難,更別提反攻了。
而退守到麗江、永寧一帶的馬寶、馬唯興、馬進忠的兒子馬自德等人,跟李定國的聯系徹底被中斷。
但戰果卻是無比豐厚。
“孤以六千孤軍,在此大勝他們一陣,吳三桂和多尼已經無力再繼續進攻!”
三伏兵馬死傷殆盡,只留下了人人帶傷的數百殘兵。
吳三省和高文貴見狀只得拱手接受李定國的軍令。
他們還在磨盤山和韃虜血戰,各路明軍還散落在云南各處。
“萬勝!”
李定國緩緩道:“文貴伱重傷在身,先和三省留在這里。”
李定國顫抖道:“陛下怎可私自入緬?”
“孤這就帶兵去邊境和統武會合,之后南下孟定,迎駕回國。”
“報——!”
北進四川,無疑是最好的戰略方案。
吳三桂和多尼都不得不帶大軍回到昆明,進行休整。
甚至就連騰越等地也落入了吳三桂之手。
潰敗到這些地方的明軍,也將徹底失去和李定國的聯系。
如此慘痛的損失,怎能不讓李定國落淚!
“晉王,我錯了,金維新錯了,張勝錯了,張虎錯了,孫可望錯了,您也錯了!”
李定國迅速敲下了自己的戰略方案。
“大膽!為人臣子,怎可辱罵君父!”李定國勃然一怒。
這些兵馬,在絕望之中只能投降吳三桂了。
不僅在滇西收攏大軍,反攻云南的戰略計劃宣告破產。
永歷帝此時入緬,這是天子棄國!
自從昆明失守后,李定國的心中就懊惱不已。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針對南明一方來說。
這些地方根本就沒有什么像樣的道路。
“還有活著的人嗎?”
可是有些將士喊著喊著就流下了淚水。
可天子棄國和李定國的南下,卻讓這次大勝的意義化為了泡影。
吳三省等人聞言沉默不語。
歷史上他雖然兩蹶了名王,但在西營內部卻干倒了孫可望和劉文秀。
“晉王,將士憤憤不平,這才失了禮數。”吳三省連忙勸說道。
就連南走車里,撤入安南的計劃,也因為永歷帝的私自入緬,而無法實施。
永昌這片地盤,這個交通樞紐此時要是再交出去,任何人都看到出來,明軍的處境將極為惡劣。
磨盤山之戰的確是勝了,而且是大勝。
“三省,你率兵繼續在這一帶和韃子周旋,收攏潰兵。”
“三省,文貴,陛下若是入緬,只怕是我大明將士的軍心就不可收拾了!”
而現在,李定國只能打碎門牙往肚子里咽,在滇西之地艱難統籌。
滇南惡劣的交通,將讓李定國和明軍眾將的聯系變得萬分地艱難。
只可惜在一番蠅營狗茍之下,最終釀成了晉蜀開戰的苦果。
“多謝晉王!多謝晉王!”
以此數萬兵馬,戰局未必沒有轉機啊!
“吳三桂和多尼所部征戰已有一年,進入滇西之后,他們的不僅師老兵疲,而且糧道壓力極大!”
這一戰,他麾下的晉兵死傷殆盡!只有區區數百人生還!
“晉王!陛下入緬了!”
李定國看著那名晉將心中憤怒無比,可當他看到此人那只空蕩蕩的袖口后,不由地心中一軟。
磨盤山中的六千晉兵陣亡者高達五千人以上。
此言一出,李定國拳頭緊握。
“先派人去聯絡各部,要是鞏昌王等人前來永昌之地與我會師,那么大事有望。”
更可怕的是,南下孟定等地后。
為了擊殺這一萬八千多清軍,上萬八旗,七千滿蒙八旗,五十七位將佐。
但是這磨盤山的累累尸骨!卻足以讓滿清大軍不敢再過分逼迫。
“孤可在滇西,收攏各路人馬重新整頓,趁著夏季到來之時,北兵不耐酷暑之際,大理和楚雄可得也!”
可在西營的內斗中,卻接連干掉張勝、張虎、賀九儀等一大批西營猛將。
這個消息要是傳揚了出去,會對還在堅持抗清的各路明軍,產生多么大的打擊啊!
“臣等還在死戰,陛下怎可先逃!”高文貴憤怒道。
李定國聞言也是心中一動,心中忍不住生出懊惱來。
要是內戰時的人少死一些,甚至西營各派系能夠團結一心,大事又何至于此!
又何至于要晉藩以區區六千孤軍獨自抗拒滿清的主力啊!
吳三省和高文貴還想說什么,但是李定國擺手道:“孤意已絕,爾等無需多言。”
王尚禮和王自奇難道比尚可喜和耿繼茂差嗎?
他在磨盤山干掉了沙里布。
“下不為例,再敢辱罵圣上,孤必將你凌遲處死!”
雖然在這個時刻,王尚禮等人都被孫可望設法救了出來。
“文貴,事到如今,孤已經沒什么好說的了,唯有一顆忠心來奉獻給大明,奉獻給天下百姓!”李定國長嘆了一口氣,緩緩開口。
李定國嘆氣道:“事到如今,唯有南下孟定,派人迎回圣駕,再圖后計了?”
磨盤山之后,清軍的主力遭到重創,又師老兵疲,糧餉不濟。
六位主將中,竇名望、高允成、王國璽、楊樣戰死。
這名晉將見狀連忙下跪。
“晉王,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吳三省嘆氣道:
“雖然大事已經如此,但此戰我六千晉兵殺得韃子尸橫遍野,屁滾尿流!”
“勝則堅守滇西,不勝則南走車里,進入安南,航海以會延平之師。”
現在到了磨盤山了,李定國怎能不懊悔自己的行為?
云南本就交通不便,從昆明到永昌的這條道路便是滇省的大動脈。
南明散落在云南各地的兵馬不少,只要能夠穩住陣腳,李定國軍勢可復振也!
“晉王所言甚是!只要能夠奪回大理和楚雄,縱使不能恢復云南,亦可北進四川,和夔東之兵會合!”高文貴也是開口道。
趁此機會,要是能夠把各路明軍重新收攏起來。
六千孤軍大勝五萬韃子固然驚天動地,可要是他能夠克制一下,又何至于要以六千晉兵迎擊五萬韃子?
“什么!”高文貴和吳三省心中大驚。
重傷的高文貴嚎啕大哭道:“我西營的兄弟,不該自相殘殺,而是應該打這該死的韃子啊!”
最為可笑的是,對于南明朝廷來說。
李定國不打磨盤山之戰,直接帶著他們南走車里,進入安南,反而更為有利。
因為這能讓永歷茍得更久一些。
(https://www.dzxsw.cc/book/84507241/13687018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