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明末:我,孫可望!絕境翻盤! > 第353章 永鎮(zhèn)陜甘

第353章 永鎮(zhèn)陜甘


在孫可望調(diào)整部署,準(zhǔn)備對吳三桂動手之時。

        吳三桂則親自帶兵抵達(dá)了太原。

        與此同時另一支吳軍也在大將胡國柱的帶領(lǐng)下兵出潼關(guān),穩(wěn)定洛陽的局勢。

        “報!胡國柱將軍的軍報八百里加急送達(dá)!”一名斥候來到太原城下,向吳三桂呈現(xiàn)了胡國柱的公文。

        吳三桂聞言心中一驚,連忙接過了公文仔細(xì)地觀看了起來。

        “王爺,老胡他說什么了?是不是洛陽告急?”大將吳國貴連忙道。

        吳國貴乃吳氏宗親,是吳三桂的養(yǎng)子,吳軍少有的軍事長者,戰(zhàn)略眼光一直不凡。

        他于吳三桂,類似于李過于李自成。

        都是宗親出身,是各自首領(lǐng)的左膀右臂。

        “闖賊在洛陽一帶與我軍交戰(zhàn)不斷,李來亨更是親率主力直抵洛陽城下。”

        “意圖打造攻城器械,等待紅衣炮的到來后,一舉攻破洛陽,打開進(jìn)軍潼關(guān)的道路。”吳三桂沉聲道。

        “那老胡來書,可是為請求援兵之事?”吳國貴再問。

        “不,他是讓本王確保山西防務(wù),同時防備西軍從陜北南下。”

        “至于洛陽,他有信心憑借著手底下的那幾萬兵馬擋住大順軍西進(jìn)!”吳三桂緩緩道。

        “那就好,要是老胡能夠守住洛陽,我軍只需控制太原,再布防延綏,那么關(guān)中就能穩(wěn)定下來了。”吳國貴長舒一口氣道。

        雖然關(guān)中號稱四塞之地,緊固無比。

        可從關(guān)東進(jìn)攻關(guān)中卻有三條道路可走。

        一是潼關(guān),一是河?xùn)|,一是陜北。

        而這三條路對應(yīng)的三道屏障卻是洛陽、太原、榆林。

        守住洛陽,那么敵人便難以抵達(dá)潼關(guān)。

        守住太原,那么敵人便難以抵達(dá)河?xùn)|,渡過黃河。

        守住榆林,那么敵人便難以抵達(dá)延安。

        榆林是陜北的屏障,太原是河?xùn)|的屏障,洛陽是潼關(guān)的屏障。

        吳軍若想以關(guān)中為大本營,那么這三處重鎮(zhèn)便是他們無法輕易放棄的。

        而今胡國柱有把握守住洛陽,讓吳三桂的主力能夠從容地布防太原和陜北。

        這無疑令吳軍主力所需要承擔(dān)的軍事壓力驟減。

        “國貴,話雖如此。”

        “只是昔日李自成從山海關(guān)敗退后,也是派李過和高一功鎮(zhèn)守陜北,陳永福堅守太原。”

        “馬世耀和劉忠防御潼關(guān)和洛陽。”

        “可是以關(guān)中之地而抗天下終非長久之計啊!”

        吳三桂聞言也是長嘆了一聲。

        現(xiàn)在孫可望已經(jīng)拿下了北京,雖然他這位自立為帝的天子倒是不急。

        先是全軍北上,并沒有理睬河南和山西之地。

        后又從容地獵殺滿人,使得自己能夠搶占太原。

        可是即便吳三桂對關(guān)中的布防完成,以吳軍的實力也難以抵擋孫可望的數(shù)十萬兵馬啊。

        更何況這位孫國主最擅長的還是源源不斷這四個字。

        昔日他以云貴便能相抗天下,而今他已經(jīng)得了天下。

        自己以殘破的陜甘,無人的四川,壓榨到極致的云貴如何能夠與之長久相持啊!

        更何況他麾下的兵馬中西營降兵眾多。

        一旦和孫可望全面開戰(zhàn),這些降兵最終會如何選擇實在是令人難以預(yù)料。

        所以吳三桂雖然全面布防關(guān)中,希望能夠穩(wěn)住這惟一一塊相對富裕的地盤,以為長久之計。

        可是不到萬不得已,他這位周王實在是不愿意和孫可望開戰(zhàn)啊!

        吳國貴聞言也是沉默了起來,他一向擅長戰(zhàn)略。

        自己對地盤、資源等因素了如指掌。

        如今吳三桂雖然雄踞五省之地,可是云南已經(jīng)殘破,貴州又是添頭,四川更是無人。

        這三省能夠支撐吳軍北伐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個奇跡了。

        而今北伐告一段落,吳軍想要對抗孫可望,秦嶺以南的西南之地是再無余力了。

        而僅憑陜甘就連長時間維持吳軍的二十萬兵馬都難以做到。

        更別提和孫可望耗了。

        “王爺是想和孫可望議和?”吳國貴開口道。

        “事到如今,又為什么不議和呢?”

        吳三桂緩緩道:“本王看似坐擁五省之地,已成北周之勢。”

        “可是此一時彼一時,宇文一族所在的時代,關(guān)中富庶,四川更是天府之國。”

        “而北齊雖然握有關(guān)東,可江南卻為陳朝所據(jù)。”

        “所以北周才有實力能夠和北齊長時間地耗下去,能夠等來天時,一舉鯨吞關(guān)東,形成一統(tǒng)天下之勢。”

        “可是而今,四川是什么樣子,陜甘又是什么樣子?孤和國貴一清二楚。”

        “關(guān)中的山河之險依舊,可是我軍也根本無法長時間和孫可望久耗,等待天時的到來了!”

        “既然如此,那又為何不議和。”

        “趁著本王手中還有二十萬雄兵的機(jī)會,為自己還有部下們爭取一個好的待遇呢?”

        自古奪天下者,能戰(zhàn)則戰(zhàn),不能戰(zhàn)則守。

        北周之所以能夠擊敗北齊,還不是靠著山河之險守來了機(jī)會?

        若是昔日孫可望能夠在云貴一直堅守下去,那么此時也已經(jīng)等來了滿清因財政問題而發(fā)動的冒險進(jìn)攻,等來了機(jī)會了。

        而現(xiàn)在不同于昔日兵精糧足的大西軍。

        吳三桂的地盤雖大,兵也頗精,但是糧餉問題卻遠(yuǎn)比昔日的孫可望要惡劣。

        現(xiàn)在就連自身糧餉都無法解決。

        吳三桂還怎么堅守?還怎么等來機(jī)會?

        既然如此這天下吳三桂爭不過也就不爭了。

        反正他一向小富即安,還是向?qū)O國主求饒換取一個體面的機(jī)會吧。

        “那王爺想要什么樣的待遇?”吳國貴詢問道。

        “本王意欲稱藩于孫可望,若不行,則五省之地只求永鎮(zhèn)陜甘。”

        “若是永鎮(zhèn)陜甘還不行,本王也愿意成為真正的大秦臣子,永鎮(zhèn)云南,為國守邊即可!”吳三桂緩緩道。

        吳三桂本就擁有精兵十幾萬,又收攏了數(shù)萬鰲拜的潰兵。

        僅在陜甘他就有披甲精兵二十萬,如果算上西南之地的兵馬。

        他麾下的二十余萬大軍已經(jīng)頗具實力了。

        要不是遇上了一個孫可望,那么以他此時的實力足可以挑戰(zhàn)鼎盛時期的滿清了。

        要知道咱大清最頂峰的時候也不過是三十萬精兵,其中還得把吳三桂算上。

        <div  class="contentadv">        只是面對孫可望這個暴兵能手。

        吳三桂的這支足可匹敵滿清,壓倒大順和大明的大軍。

        在現(xiàn)在終究還是喪失了爭斗天下的實力。

        所以為今之計也只能趁著自己手中實力尚強(qiáng),爭取一個體面退場的機(jī)會了。

        “若是如此,那個孫可望應(yīng)該會答應(yīng)的。”

        “畢竟戰(zhàn)陣兇險,縱使永鎮(zhèn)陜甘不行,王爺只求云南安生,孫可望也必定不會逼迫過甚。”吳國貴緩緩道。

        很快在吳三桂的授意下,吳藩使者郭壯圖便帶著大量寶物從太原啟程,晝夜兼程,來到了北京。

        向?qū)O可望獻(xiàn)上了吳三桂的國書。

        “啟奏大秦皇帝陛下,吾主愿自信開誠,愿附大秦朝,獻(xiàn)滇、黔、秦、蜀之土地,歲納貢幣……”

        郭壯圖舉著吳三桂的國書開口道。

        “什么!”孫可望直接懵了,吳三桂的國書他實在是太清楚了。

        這段話直接就是歷史上自己給滿清的國書。

        只不過在吳三桂的嘴里,大清朝變成了大秦朝,滇黔蜀也變成了滇黔秦蜀。

        “大秦皇帝陛下,吾主愿意稱藩于大秦朝,助陛下一統(tǒng)天下!”郭壯圖再次開口道。

        孫可望聞言冷冷一笑。

        “吳三桂倒是好大的胃口啊,這五省之地就算朕不去取,他難道就能坐得住嗎?”

        他這個國主在國書上也是和吳三桂一樣說辭。

        可是歷史上自己的兵馬一路聚一路散,最后吳逢圣在靖州帶了三千兵馬迎了自己。

        好歹也湊了五六千兵馬,結(jié)果在武岡又被楊武截殺,就帶了幾百人投了過去。

        就這么點兵馬結(jié)果非但稱藩不成,連個開藩建府永鎮(zhèn)一省的好處都沒撈著。

        就得了義王這個漢王之首的噓頭。

        究其原因在這個時代啥都是虛的,唯有兵馬,唯有實力才是實的。

        要是歷史上投的時候有個幾千老本,說不定自己在三藩之變時還能支棱起來。

        而吳三桂現(xiàn)在手里還有二十萬精兵。

        這種實力如果和滿清說的話不要說稱藩了,平起平坐,平分天下都行。

        但是在自己的面前,吳三桂想要靠著這些兵馬割據(jù)五省,那無疑是癡人說夢!

        “陛下言重了,吾主還有五省之地,還有二十萬精兵!”

        “以此兵馬,足可以威福自操!”郭壯圖見狀侃侃而談道。

        “二十萬精兵,的確是不俗的實力了。”

        “這支大軍對于滿清來說威脅極大。”

        “只可惜二十萬精兵在朕如今的六十萬披甲面前已經(jīng)不夠看了。”

        “更何況,你主子的二十萬精兵中,有一半的兵馬是朕昔日的舊部。”

        “所以在朕的眼里,你主子的威脅甚至還不如滿清!”孫可望淡淡道。

        吳三桂收攏的西南之兵皆是他的舊部。

        而吳三桂的老本,湖廣綠營,陜甘潰兵加起來才堪堪和吳藩中的西營舊部相當(dāng)。

        如今他這個以前的國主,現(xiàn)在的皇帝,在西營舊部面前的威望如日中天。

        或許馬寶、馬唯興、祁三升等人因為昔日背叛之事還能猶豫一下。

        可是高承恩、郝承裔、杜子香、楊武等人待兩軍交戰(zhàn)之時,卻十有八九會倒戈來降。

        因為他孫可望和劉文秀的恩怨已經(jīng)過去,蜀藩的劉玄初、鄒簡臣、陳建等人皆受重用。

        高承恩、郝承裔等蜀藩舊人根本沒有任何理由給吳三桂賣命。

        而楊武這貨雖然歷史上把孫國主給往死了坑,讓他徹底失去了開藩建府、永鎮(zhèn)一省,在三藩之變時洗白自己的機(jī)會。

        可是楊武他自己又不知道孫國主對他有意見。

        看著狄三品等昔日守邊將領(lǐng)的待遇。

        楊武他還能不找準(zhǔn)機(jī)會投入孫國主的懷抱嗎?

        更何況由于有恩遇白文選的例子在前。

        孫國主在西營舊部的形象早已經(jīng)被神話了。

        這些被李定國打擊到的叛將看著自己這個多次放過白文選的老領(lǐng)導(dǎo)。

        馬寶這些人能不眼巴巴地求回歸,求包養(yǎng)嗎?

        雖然孫國主對白文選這種降而復(fù)叛,叛而復(fù)降之人的容忍,盡顯婦人之仁。

        并造成了他在交水之戰(zhàn)中的慘敗。

        可是此時此刻,這種形象卻成為了馬寶等人打開心結(jié)的鑰匙。

        人家白文選都叛了孫國主幾次?坑了孫國主幾次了?

        交水之戰(zhàn)前,孫國主還恢復(fù)了他的兵權(quán),讓他擔(dān)任前敵總指揮呢。

        馬寶這些人才叛了一次,有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真打起來,馬寶這些人倒戈來降幾率也是極大的。

        正是因為如此吳三桂那所謂的二十萬大軍在孫可望眼里根本沒有危險。

        一顆老鼠屎都能壞了一鍋湯。

        交水之戰(zhàn),他麾下的十四萬大軍出了白文選、馬唯興、馬寶這幾個叛徒。

        就被李定國的三萬人給收拾了。

        而現(xiàn)在吳三桂的二十萬大軍中有一半的人是二五仔。

        這仗還怎么打?

        更別提收編的綠營兵中,李本深、張大元、鄭蛟麟、王之鼎、王進(jìn)寶、祖澤清也是跳反小能手。

        吳三桂雖然擁兵二十萬,但失去了抗清這桿大旗。

        細(xì)論起來也就他那三四萬老本能夠陪他和孫國主打下去。

        李自成以二十萬大順軍駕馭二十萬降兵尚且打得一地雞毛。

        吳三桂以三四萬老本駕馭十余萬降兵甚至不用孫可望出手。

        但凡和一眾二五仔談好條件,憑借著六十萬披甲的威懾。

        一群二五仔也能圍著吳國貴、胡國柱、夏國相這幾個他的死忠打。

        直接就把吳三桂給解決了。

        既然如此,也不用談什么永鎮(zhèn),更不用談什么稱藩了。

        直接把兵馬開過去造成聲勢,剩下的就等著吳藩大亂斗就行了。

        孫國主此言一出,郭壯圖瞬間也是啞口無言。

        就吳藩兵馬的這個結(jié)構(gòu),也就是在抗清面前能夠暫時維持內(nèi)部的團(tuán)結(jié)。

        一旦失去了抗清大義,要是面對大順軍和鄭軍。

        自感勝利有望的吳藩自然也不會出現(xiàn)問題。

        可若是直面孫可望這個強(qiáng)敵,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吳藩自己非自爆不可!

        “陛下,吾主以五省之地稱藩或許有些不可,但永鎮(zhèn)陜甘為大秦屏障,還請陛下好好考慮一下。”郭壯圖再次開口道。


  (https://www.dzxsw.cc/book/84507241/13574546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涧| 宁都县| 江口县| 维西| 徐州市| 天柱县| 锡林郭勒盟| 东乡族自治县| 安康市| 当涂县| 和田县| 黄山市| 青州市| 南川市| 高阳县| 缙云县| 都匀市| 西充县| 江川县| 宾川县| 和硕县| 阿巴嘎旗| 同江市| 孟州市| 安阳市| 禹州市| 蛟河市| 鄂尔多斯市| 黄浦区| 大洼县| 双柏县| 南京市| 阿克| 洞口县| 东乌珠穆沁旗| 彰武县| 和平县| 信宜市| 保定市| 娄底市|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