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遼人守遼土
后金將遼陽城團團圍困已經月余。
袁應泰作為主帥,自然要巡視城內,穩住城內逐漸浮躁的氣氛。
楊承應也陪同在側。
途中,袁應泰心血來潮問起沈陽城破的事。
楊承應根據歷史記載,詳細說了一遍。
袁應泰不無感慨的說道:“都怪本官聽信賀總兵之言,導致沈陽被輕易攻破。”
楊承應道:“經略大人,賀總兵中了誘敵之計,出城戰死,與大人無關。另外,賀總兵其實也是出于一番好心,辦了壞事。”
“哦?”
“天災連連,人們都在死亡線上掙扎。夷丁相比于軍戶,比較擅長騎馬射箭。花銷又低。只是管理不嚴,導致出現問題。”
“說起這件事,不禁讓本官想起了熊經略。他在遼東時說過‘遼人不可信’,如今看來有些道理。畢竟高淮……哎……對遼東損壞太大。”
“熊經略那樣說其實是有原因的。”
“你可細細道來。”
楊承應便詳細說了一遍。
自楊鎬兵敗薩爾滸后,為了盡量保存遼東的火種,他不得已在上報朝廷的塘報中把責任向已死的杜松和馬林傾斜,保住活著的這些人。
如此一來,支援遼東的西軍大為不滿。
遼東軍短時間內無法恢復元氣,熊廷弼不得不依仗援遼的西軍,于是說出了那句話。
事實上,熊廷弼在經略任上沒少招撫遼東百姓,只是所托非人,一直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
最后,楊承應道:“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卻不得不重新起用遼人,讓遼人守遼土。”
“如今局勢比先前更加糜爛,卻還起用遼人?”袁應泰大惑不解。
“西軍損失慘重,再也不愿意來遼東。就算來了一批精銳,也有人著急回去。渾河之戰,正是由于石柱、酉陽等土司兵急著想立功,得勝后返鄉,逼著周敦吉等人向陳總兵請戰。”
后面的結果,楊承應不用細說,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這些精銳白白送了性命。
袁應泰想到一件事,便道:“熊經略的確派人招撫遼東百姓,卻收效甚微。這次守城成功,本官只怕是重蹈熊經略的覆轍。就算不被撤職,也難以完成招撫遼東百姓的事。”
“熊經略用的方法不對,只單純以為靠錢糧就能招撫,實際上最重要的是走下去。與遼東兵士、百姓在一起,激發他們守土抗敵的意志,同時采取正確的措施恢復生產。”
楊承應說到這個的時候,眼里故意先是一亮,繼而暗淡下來。
已經被楊承應的學識折服的袁應泰,全都看在眼里,笑道:“等到奴酋兵退之后,我保老弟步步高升。”
“多謝袁經略。”楊承應當即叩拜謝恩。
他的心里其實不以為然。
守住遼陽是第一步,目的是為自己南下遼南創造一個相對平穩的外部環境,才不要去遼西之地,只會受些夾板氣。
兩人正聊著,有負責望哨的士卒來報,說奴酋派兵在城外挖壕溝。
袁應泰和楊承應立刻登高而望。
“奴酋這是想干什么?”袁應泰疑惑不解。
按照他的想法,奴酋麾下大軍攻城開始出工不出力,很明顯有退卻的意思,然而過了幾日竟開始挖壕溝,擺明了是打算長期圍困。
這和前些日子的行為相比,有明顯的變化。
“該不會是想把我們長期圍困吧?”
袁應泰進一步猜測。
“這事不難弄清楚,只需要看做飯時候的炊煙,就能大致弄清楚對方的意圖。”
楊承應胸有成竹。
聽了這話,袁應泰第一個反應是想起孫臏的“減灶之計”,心里疑惑不定。
一天的時間,城外也挖了三道壕溝。
晚飯時間,城外的炊煙明顯比之前少了不少。
“這是怎么一回事?難道……真的是后金的減灶之計?”
袁應泰緊張地說道。
明軍野戰能力不及后金,這是一大軟肋。
這導致戰爭的主動權,實際上一直握在后金的手里。
楊承應道:“我這里有上中下三策,上策繼續固守,就算是后金打下錦州。沒有遼陽作為依托,后金也必須退回來。”
“中策是派一支騎兵,趁夜偷襲后金的大帳,打敗后金就走。”
“下策就是把大軍拉出城外,看對方有什么反應。”
這效法前人的上中下三策,聽起來似乎上策最穩妥。
但是遼東經略負責遼東的所有城池得失,真要是被努爾哈赤打到了錦州,那就等著蹲詔獄吧。
下策看似最急躁,其實是最好的辦法。
后金大軍經過長達一月的圍困,已經是強弩之末。
這時把兵馬拉出城,依托城墻上的火器,后金占不到一丁點便宜。
更可以通過這樣的調動,探明后金的真實意圖。
中策看似最穩,問題也大。
萬一城外的是后金最精銳的巴牙喇護軍,那明軍去多了被牽制,去少了被沖散。
楊承應估計,以袁應泰的性格會選擇中策。
袁應泰果然選擇了它。
“誰領兵出城?”袁應泰問。
明軍諸將面面相覷,都不敢應聲。
壕溝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限制兵馬的機動性。
萬一大軍出城,被后金包圍,想逃就難了。
這時,楊承應出列。
“既然主意是我提出來的,就把這件事交給在下吧。我想就算不能打出敵人的意圖,也能挫他們的銳氣。”
“好,我調撥給你三千精兵,你帶領出城作戰。”
袁應泰也很大方。
“得令。”
楊承應接到軍令,隨即下去準備。
這時,羅三杰跟了上來。
“怎么?你要跟我一起去送死?”楊承應調侃他。
“這話說的,我是純粹出于對你的關心。”
“你有什么主意?”
“我覺得你還是別出城了,外面非常的危險。萬一你遇到不測,肯定要被后金五馬分尸。”
“放心吧,我出不了事。”
“真的?”
“騙你干什么。”
“呵呵,那我就等著聽你的喜訊。”
“沒問題。”
送別了“貓哭耗子假慈悲”的羅三杰,楊承應前往兵營整備,準備半夜偷襲后金。
根據楊承應的估計,后金大軍此時應該還沒有走遠,偷襲之后,消息很快就會傳到軍中。
如果對方真打算用釣魚戰術,則自己立刻脫鉤回城。
如果是去攻打附近的邊堡,則自己或打或退,全都見機行事。
(https://www.dzxsw.cc/book/83287877/3889938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