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回 葡萄牙商人
其實楊承應不知道這版幾何原本的手抄本哪里有問題。
他是根據后世的記載,知道徐光啟和利瑪竇翻譯的幾何原本,是以德國數學家克拉維烏斯的稿本為底本。
而這部幾何原本,經過后世的研究得知,十四卷和十五卷是后人加上去。
當然,楊承應這話沒說錯。
整個幾何原本都是以希臘手抄本,而翻譯過來的。
但在嘉慶十三年(1808年),拿破侖從在梵蒂岡圖書館發現了兩部歐幾里得的著作,其中之一是希臘文抄本《幾何原本》此即梵蒂岡抄本。
拿破侖把這兩個抄本送往巴黎,經研究認為該抄本的來源早于賽翁抄本。
之所以“語不驚人死不休”,也是為了引起徐光啟的注意,減輕他的敵意。
在學術面前,這位明代著名的科學家果然沒有抵抗力。
“楊將軍,你能和我一起把它翻譯出來嗎?”徐光啟問。
“徐老,我當然十分愿意。”
楊承應話鋒一轉,“可是我重任在肩,實在是抽不出空。”
這是一句大實話。
徐光啟沉默了。
楊承應道:“不過,我有一個辦法,如果您愿意,我可以抽出時間和您一起翻譯剩下的九卷。”
“什么辦法?”徐光啟精神一振。
楊承應笑了,一臉真誠的說道:“如果您愿意幫我教麾下這些將領上課,我就有空。”
教將領們讀書識字?那不是私塾先生該干的事!
想著能翻譯幾何原本,徐光啟很痛快答應了。
“太好了,明天一早,您和我去開軍前會議,我要當眾宣布這件大喜事。”楊承應高興的叫道。
徐光啟總覺得自己好像吃虧了,卻又不知道哪里吃虧。
他命下人帶上幾何原本,與方震孺告辭后,離開了帥帳。
孫元化趕緊跟了上去。
等他們走遠,方震孺皺眉道:“將軍打的是什么算盤?我怎么沒看懂!”
“學習文化知識,開拓見識。”
楊承應解釋道:“只有這樣組織度上來了,擺出任何大陣,都能運用自如,游刃有余。”
方震孺覺得有幾分道理,便沒往深處想。
有了徐光啟教書,將領們按照楊承應設想的那樣,一個個不再沒精打采。
堂堂禮部右侍郎,又是大名鼎鼎的科學家,還是進士出身,能給他們授課,就算聽不進去也要參加。
以后出去談起此事,那是面上有光。
有了徐光啟,教將領讀書這事就徹底放心。
行政方面,有了孔有德的加入,再加上楊承應前面的威懾,也進行的很順利。
百姓離開的情況減了不少,陸續有百姓受不了山賊的騷擾而逃了回來。
整個十一月,便在這種平靜中度過。
時間來到了十二月,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自然是新城修筑完畢。
楊承應請徐光啟為這座新城命名。
徐光啟推脫再三,見實在推脫不掉,便大筆一揮,將這座新城正式命名為“鎮虜”。
鎮虜城由此得名。
另一件大事,便是耿仲裕回來了。
回來的不只有他,還帶來了葡萄牙商人豪爾赫·阿爾瓦雷斯。
十名葡萄牙雇傭教官,以及一艘葡萄牙戰艦,和十幾門銅制三千斤紅夷大炮。
戰艦停泊在旅順港,大炮被尚學禮集中安排車馬,全部拉到了鎮虜城。
楊承應大開中門,親自迎接這位來自葡萄牙的大商人。
阿爾瓦雷斯見到楊承應一刻,眼前一亮,點頭道:“Que tipo bonito.”
中文意思,真是一個帥小伙。
隨行的翻譯正要開口。
楊承應卻謙虛的笑道:“Também és um cavalheiro.”
中文意思,你也是一位紳士。
小小露這一手,不僅讓在場眾人都鎮住,連阿爾瓦雷斯本人也大吃了一驚。
“原來你也會葡萄牙語。”阿爾瓦雷斯用生硬的漢語說道。
原來這家伙有意先聲奪人,秀一把優越感。
他是徐光啟請來的嘛。
沒想到對方懂葡萄牙語,失敗了。
不過,阿爾瓦雷斯也算有些風度,立刻用漢語交流。
楊承應笑道:“會一些,最擅長的還是英語。”
“哦,真是太令人意外。”阿爾瓦雷斯邊說邊吃驚的點頭。
“徐老在帥帳等您,他更是大學問家。”
楊承應笑著,為阿爾瓦雷斯帶路。
眾人進入軍事區。
一路上,阿爾瓦雷斯和他帶來的葡萄牙人只聽到殺聲震天,配合著整齊的步伐,氣勢非凡。
這當然是楊承應事先安排的。
就你會下馬威,他也會。
走著走著,他們就看到一隊女兵隊列整齊,從他們面前跑過。
阿爾瓦雷斯驚呆了:“你們營中還有女兵?”
“我們有句古話,誰說女子不如男!這些女兵將來會上戰場,保家衛國。”楊承應解釋道。
“真是不可思議。”
阿爾瓦雷斯在胸前劃了一個十字,繼續隨著楊承應往前走。
徐光啟作為朝廷的右侍郎,代表著朝廷的顏面,自然不能去大門口迎接。
他身著大明官服,在帥帳里靜靜的等著。
見到楊承應領著阿爾瓦雷斯進來,邁四方步上前,用西式禮節與阿爾瓦雷斯見禮。
“保祿,這位楊將軍是您的學生嗎?”
互相行禮之后,阿爾瓦雷斯不禁問道。
徐光啟眼中一絲尷尬閃過,笑道:“他不是我的學生,不過早年跟葡萄牙商人學過葡萄牙語。”
“哦。”
阿爾瓦雷斯恍然大悟,扭頭看向楊承應:“我真是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
這家伙很懂嘛。
楊承應笑道:“以后請多多指教。”
“好說,好說。”
雙方分賓主之禮坐下,徐光啟坐主位,阿爾瓦雷斯陪坐,楊承應坐他對面。
寒暄過后,阿爾瓦雷斯談起紅夷大炮。
“在江南一帶,你們大明的工匠技藝很好。”
他道:“我們都在嘗試用鐵制作火炮,他們已經會銅體鐵胎的火炮制作技術。”
“火炮技術將來還會革新,除了用更便宜的鐵,還要嘗試讓它打的更遠。”
楊承應說道:“這些技術需要雙方交流,共同進步。”
“正是呢。”阿爾瓦雷斯贊同道,“我這次來,除了和你們談生意以外,也想看你們如何使用。”
“這個沒問題,我想,這個機會很快就會到了。”
楊承應信誓旦旦地說。
因為他知道,有人要坐不住了。
(https://www.dzxsw.cc/book/83287877/3846448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