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回 野炊
“治病救人千萬不能心急,要將望聞問切,一個一個步驟做好才能救人性命。”
張景岳面對著女醫護兵們,語氣溫和地談著自己的經驗。
與自己遇到的很多學徒不同,她們非常的用功,不少人如唐云錦更是很有天賦。
看著這些即將上戰場的女醫護兵們,張景岳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種惆悵。
上課時間到了。
“好,今天就到這里!下課!”
“玉不琢不成器,謝老師教誨。”
女醫護兵們恭恭敬敬的行了作揖禮。
張景岳明白她們的意思,趕緊作揖還禮。
此次一別,不知道能不能見到她們。
女醫護兵們回到兵營,收拾行囊,拿著謝四妹給的月餉和出兵營的文書,紛紛離開。
只有唐云錦和幾個沒回去的姐妹留了下來,一起來到空空蕩蕩的涼棚,吃著廚子送到門口的飯菜。
楊承應視察兵營,檢查士兵伙食。
走著走著,路過女兵營,他透過柵欄看到涼棚下,其中一個女兵的身影很像唐云錦。
“唐云錦?”楊承應輕喊一聲。
“大帥。”
唐云錦回頭,看到喊她的人是楊承應,趕緊起身跑來。
兩人隔著柵欄說話。
“你怎么不回家?”楊承應問。
唐云錦神色一暗:“大帥,我已經沒家了。”
楊承應一怔,片刻后,才柔聲問道:“她們和你一樣嗎?”
唐云錦點了點頭。
家是避風港,但戰亂讓這座避風港沒了。
楊承應心中一酸,想起自己也是沒家的孩子,便道:“通知你和你姐妹,明天早上到總兵府。”
“總兵府?”
“沒有家不用傷心,總兵府就是你們的家。我還要把其他出征的將士,沒有家的帶到總兵府,一起過個有意義的日子。”
“是。”唐云錦眼中噙著淚。
楊承應不忍再看,拔腿便走。
走了幾步,叮囑吳三桂把他剛才說的話執行下去。
吳三桂點頭稱是。
次日,到總兵府集合的人,包括唐云錦在內多達兩百三十人。
小小的府邸容納不下這么多人。
楊承應決定,帶著他們到海邊野炊。
男的釣魚、砍柴,女的生火烤飯。
裊裊炊煙下,只見男兵一個個光著膀子,在淺水里撲騰,企圖用魚叉釣魚。
有人以前就是漁民,駕著小船,撒網抓魚。
有人則用自制的釣魚竿,打算釣魚。
而女醫護兵們在唐云錦的帶領下,自制了小灶,放上幾口大鐵鍋,鍋里燒著水。
楊承應帶著部分男兵上山砍柴。
他一手抓著樹干,一手拿著柴刀,麻利的砍樹。
有士兵見了,一臉驚奇:“大帥,想不到您還會砍柴。”
“我當然會啊,別忘了我也是軍戶出身,小的時候跟著爸媽上山砍柴。”
楊承應邊砍邊說。
其實,他說的是前一世小的時候。
那時候家境貧寒,他不得不放學后跟著父親上山砍柴,或是掃樹葉一大包一大包的賣。
當時,他的母親個子不高,只有一米五幾,背著比她大得多的一包樹葉下山。
每當想起這事,都激勵著楊承應好好讀書。最終,以優異成績和身體素質,考上軍校。
只是……哎!
楊承應心中嘆了口氣,暗暗惆悵。
不一會兒就砍了一堆柴,楊承應按照柴的長短擺好,用一根麻繩捆了,背在肩上,和其他士兵一起下山。
“兔子!”
不知道誰叫了一聲。
眾人循聲望去,就見不遠處一只野兔,蹲坐著,啃著草。
似乎是叫聲,驚動了野兔,拔腿就跑。
那個叫的士兵,扔下背上的柴,就跑出去逮兔子。
“他追得上嗎?”楊承應有些懷疑。
有熟知底細的士兵道:“大帥,這個劉強是獵戶,兩條腿跑起來比兔子還快,跟著張將軍訓練了一段時間,更不一樣。”
“哦。”楊承應話音未落,就見那個叫劉強的士兵提著兔子出現了。
士兵們紛紛叫好。
野餐又多了一味野味。
等楊承應他們回來的時候,鍋里的水已經燒開。
劉強熟練的用小刀割著動物毛。
打魚回來的士兵,清理魚。
砍柴的士兵把柴堆起來,點燃。
一堆堆篝火映照士兵的臉龐,把他們的臉照得紅紅的。
附近居住的村民知道大帥在此,紛紛拿著自家釀的酒前來。
“大帥,這是老漢自家釀的酒,烈度不高,可以少喝一點。”
老漢怕人誤會他投毒,還先倒出來喝了一大口。
楊承應自己帶的有酒和酒杯,命吳三桂取了來,雙手捧著。
老漢把酒壇子里的酒倒進碗里,酒有些渾濁。
楊承應低頭小喝了一口,點了點頭:“有些雜質,不過味道相當不錯,沒有火辣的感覺。”
“大帥識貨,老漢的酒在市面上賣,很快賣光了。”
“看來去年收獲不小。”
“托大帥的福,俺家第一次有了好幾口袋的余糧。俺想,這么多糧食吃也吃不完,俺以前釀酒的就重操舊業。”
“嗯,會說‘重操舊業’,您老也看書?”
“看書。俺還給先生送了一壇子好酒,聽他講課嘞。”
老漢打開了話匣子:“俺就想,俺就算死了,也算是一個有文化的人,下輩子投胎也能當個書生。”
楊承應打趣道:“也許只能投胎做個酒店掌柜的。”
眾人聽罷,哈哈大笑。
老漢也笑了起來。
魚和兔肉很快烤好、煮好。
還有雞蛋、野菜和豬肉。
楊承應讓前來犒賞的鄉親留下來,一起野餐。
老漢覺得不合適,被楊承應一把拉住,強行留下來。
這時,劉強扯了一只兔腿,給楊承應送來。
楊承應不要:“這是你辛苦所得,其他人都吃不到,我怎么能享受兔腿,你自己吃吧。”
“兔肉屬下吃得挺多,大帥你吃吧。”劉強遞來。
楊承應還是不要,再三推辭。
見推不掉,楊承應只好道:“有道是借花獻佛,我今天就把你的兔肉,轉給這位老丈。”
說著,他把兔肉遞給老漢。
老漢不敢要。
楊承應道:“敬老愛幼,人生美德。您就吃了吧,不枉費劉壯士一片用心。”
“多謝。”老漢雙手接過,含淚吃著。
他不是第一次吃兔肉,卻覺得這一次比任何一次都香甜。
夜幕降臨,篝火燒得更旺。
吃飽喝足的士兵們,哼起了家鄉的小調。
很多人聽著聽著,淚流滿臉。
他們好多的人家在遙遠的遼西,海州衛,遼陽,甚至是沈陽。
再也回不去了。
(https://www.dzxsw.cc/book/83287877/3824419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