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回 可憐的百姓
午時已過。
大地卻沒有因為太陽的出現,而感到一絲的溫暖。
霧氣從搬磚百姓口中呼出。
楊承應視力極好,從這些百姓中發現了小孩的蹤跡。
磚頭分量不輕,一塊有五六斤重。年齡稍微大的搬一塊,小的拖著一塊在雪地上。
孩子們都穿著草鞋,腳背上都凍得青一塊紫一塊。
楊承應還看到一個大概八歲的女娃,帶著一個大概五歲的男娃,抬著一塊磚頭,慢慢地送到壘墻的漢子腳下。
放磚的時候,磚頭不小心磕到了男娃的腳背上,痛得男娃咧嘴大哭。
女娃一邊給男娃擦淚,一邊在男娃耳邊不知道說了什么,男娃真的就不哭了,一瘸一拐的又跟著女娃搬磚去了。
這一幕幕發生在眼前,讓楊承應非常的憤怒。
他本想直接下去,但想到自己作為總兵,不能直接越過尚可喜,否則會影響到尚可喜的權威,才收起了想法。
正要派人叫負責這個工段的人問明白,卻聽到一陣急促腳步聲從身后傳來。
楊承應回頭,就見鄭芝龍疾步上樓。
“大帥,剛才有近千暴民襲擊我軍輜重,想要搶奪糧食,眼下大部分被擒獲,請大帥發落。”
鄭芝龍稟報道。
“可有死傷?”楊承應問道。
自從百姓被后金軍驅趕到了這里,經常發生百姓搶奪糧食的情況,甚至會偶爾鬧出人命。
“士卒有十幾人輕傷,暴民傷了近百人,但沒有人死亡。”鄭芝龍迅速回道。
“嗯。”楊承應面色稍緩,擺了擺手道:“將他們身份核實后,交給尚可喜的手下去修城。”
“是。”鄭芝龍應聲離去。
楊承應又讓侍衛去叫負責這個工段的人。
很快,把總金國鳳舉步登上城樓。
“大帥……”
“你們為什么讓孩子來這里!”
不等金國鳳開口,楊承應十分生氣地說道:“你兄長金國奇是一個穩重的人,你怎么做事這么欠考慮?”
“大帥,屬下冤枉啊。”
金國鳳一臉委屈:“為了加快工程進度,我就把名下半大小子叫來幫忙,一天給十個銅板,管兩頓飯,誰知小娃娃都來了。”
“他們來了,趕回去就行了!難道我們沒有供他們飯食?”
楊承應更生氣了。
對這些百姓編戶后,按照老規矩,青壯都拉出來修城和修墩臺。婦女主要負責他們的伙食,兒童和老人則集中起來供飯、燒炭取暖。
這樣做既能迅速安定百姓,也能保護這些金州的未來。
到了金國鳳這里,居然把孩子們拉出來修城!
“大帥,屬下也很無奈。”
金國鳳苦著臉道:“如果是管兩頓飯,這些孩子還不來。可屬下給他們錢,他們就都要來。”
“這……”楊承應微微皺眉。
“就以那一對姐弟舉例。”
金國鳳指著合力抬磚的姐弟:“他們家一家幾口,父親被建虜殺害,母親抗拒建虜一頭碰死。奶奶瞎了眼睛,隨著眾百姓逃荒來這里。
想到以后沒人種地,一家人就得餓死。丫頭跑來求屬下,屬下怎么忍心拒絕。
像這樣的情況,不止他們一家……”
說到這里,金國鳳竟哽咽得說不出話來了。
楊承應心里也是堵堵的,不禁想起紡織廠的菜兒。
她的遭遇和這些孩子是一樣的。
據英娘說,那丫頭居然要嫁人了,嫁給楊承應麾下的把總陳邦選。
“這些孩子還太小,不能暴露在嚴寒。”
楊承應想了一下,說道:“這樣吧。把他們都集中起來,請一個教書先生,教他們讀書識字。每人每天能拿五個銅板,必須報到。”
“女孩怎么辦?”金國鳳問。
“女孩也一樣,都要讀書。如果沒有女先生,就在逃難的婦女里挑。”
楊承應說道:“挑不到,就請女兵營的出來一個教書。”
這等于變相給那些孩子們錢。
“是,大帥。”
金國鳳鄭重其事的對楊承應行抱拳禮,然后興沖沖地召集孩子們去了。
不只是金國鳳這里,還有其他工段的孩子們,他們一聽以后可以不用干重活,還能有飯吃,有錢拿,都激動地歡呼起來。
幾個懂事的孩子,甚至跑到城下遙遙的對著楊承應磕頭。
楊承應嘆息的抬手示意他們起身,心里也感慨不已。
總認為自己應該夠硬心腸,但看到這些孩子,仍是忍不住痛恨戰爭。
想起自己前世,總覺得只要努力學習,就能用知識改變命運。
事實上,自己也做到了。盡管有些苦,但那點苦和這些孩子相比又算什么!
他們為了一頓飽飯,在殘酷的未來有一點生存空間,卻要用盡全身力氣。
“大帥,需要賑濟的百姓越來越多,這樣下去,軍中糧草恐怕支撐不了多久。”
尚可喜登上城樓,面露憂色的沉聲說道。
“如果感覺快要撐不住,就從后方調運糧食。”
楊承應舉目四望,決然說道:“苦只是暫時的,這么多的百姓,只要安置妥當,將來都是海州衛、廣寧衛恢復生產的主力。”
“阿敏真是歹毒!”
尚可喜恨恨地說道:“這么多的百姓生死,他竟然一點都不放在眼里。”
“正因為有了像他這樣的惡徒,世間才會如此疾苦。”
楊承應眼神一凜,一絲寒光在自目中瞬閃而過。彡彡訁凊
就在這時,寧完我領著一個從沒見過的青年將軍登上城樓。
“大帥,袁督師的使者求見。”
寧完我說道。
“哦?”楊承應輕噫一聲,舉目看向青年將領,問道:“足下前來,帶來袁督師什么命令?”
“奉袁督師之命,特告知大帥,袁督師已于二十八日出兵救援薊鎮。”
使者說道:“袁督師希望大帥揮師西進,掃蕩廣寧等地,隨時做好入援準備。”
“明白。”楊承應點了點頭。
按照事先約定好的,如有需要,楊承應則率軍西征,將三岔河以西的大片大明舊土收復。
“我冒昧的問一句,袁督師如何行軍?”
楊承應問道。
“遣趙總爺率四千鐵騎先行,大軍隨后跟進。”使者答道。
“什么?為什么不是合兵前進?”
“薊鎮情況危急,朝廷說有林丹汗的五萬騎兵。”
“怎么可能!”
楊承應不禁皺眉。
(https://www.dzxsw.cc/book/83287877/3796926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