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回 義務兵
明月當空,入夏后的遼東一天比一天熱,日子也過得一天比一天慢。
盡管楊承應制定了義務兵和退伍計劃,但詳細的細節(jié)還需要仔細的推敲,直到天徹底黑的看不見,這才停下來。
“這鬼天氣熱的時候快要被熱死,冷的時候被冷死!
寧完我扇著扇子,和范文程一起走進楊承應的書房,抱了抱拳后,兩人坐在了書桌的后面。
楊承應正就著窗邊的月光,編寫將來要用的義務兵法令和退伍條例,擱下手中的毛筆,抬頭看過去,問道:“兩位,突然大駕光臨,是有什么大事?”
“大帥,您說的‘義務兵’和‘退伍’到底是什么?”
寧完我拼命搖著扇子,大為不解地問道。
講究人走茶不涼的社會,以及身份世襲的古人,無法理解也屬于正常。
楊承應也不指望三言兩語說服他們,只道:“吐故納新,保證軍隊的戰(zhàn)斗力。而不是大搞世襲,戰(zhàn)力堪憂!
“那也不用搞義務兵,募兵挺好的。”
寧完我說話直截了當,主要是覺得有些浪費財力和人力。
“遼東只有軍戶,這給了我們大好的機會!
楊承應說道:“講全國百姓動員起來,還能減少掃盲班的開支。另外,有些話不妨當著你們說。”
“您擔心的是朝廷?”
一直沒說話的范文程,突然開口。
楊承應沉默了。
不管你承不承認,已經(jīng)是夾在明廷與后金之間的第三大勢力。
明廷在沒有直面面對后金的情況下,對楊承應的敵視,只會越來越嚴重。
如何與兩大強權周旋,是楊承應必須考慮的事。
“事實上,我不僅制定了義務兵和退伍條例,還有一個打算。”
楊承應深吸了一口氣,說道:“授勛,以獎勵和鼓舞那些為遼東鎮(zhèn)做出重大貢獻的個人或集體!
“這……可是只有朝廷才能辦的事!
雖不懂啥叫授勛,但寧完我知道后面那句話的含義。
敘功大權一直握在文官手里,楊承應自行敘功,已經(jīng)是越了規(guī)制。
“激勵全鎮(zhèn)軍民,這是我必須做的事。”
楊承應簡單的說了一句。
范文程點點頭道:“為了消解退伍士兵的怨氣,使他們服務于地方,的確需要用這種辦法!
“朝廷會怎么看呢?”
寧完我輕捋頜下胡須,“不過,大帥已經(jīng)是皇帝的眼中釘,怎么做都錯!
“所以,讓他們說去吧。”
楊承應說道:“我要做的事,誰也不能阻止!
“明白!
寧完我笑了一聲,點頭道。
“大帥,既然要做就做徹底,咱們現(xiàn)在就研究一下‘授勛’!
范文程骨子里是傳統(tǒng)文人士大夫,但不代表他終于朱明。
何況,他是一個識時務的人。
天下之大,只有楊帥能讓他一展才華。
“授勛是這樣的……”
楊承應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
寧完我和范文程又是一驚。
五章一榮譽,分別是:
武侯勛章,獎勵為地方和軍隊做出重大貢獻。
驃騎勛章,為軍隊最高榮譽。
歸德勛章,獎勵治理地方有功的官吏。
克勤勛章,獎勵對遼東鎮(zhèn)做出貢獻的人。
懷德勛章,贈送外國對遼東鎮(zhèn)有貢獻的。
蕩寇,獎勵進攻敵陣貢獻最大的個人或集體。
這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徹底打破了世家等身份限制,沒有職業(yè)歧視,上至文館學士,下至農(nóng)民、商人的榮譽。
“楊大帥……”
寧完我有些說不話來。
“不可思議!
范文程搖著頭,滿臉的懵逼。
“不僅如此,我還打算在軍中成立總參謀部,在各營設參謀部!
楊承應說道:“取代簡單的監(jiān)軍制度,構成監(jiān)軍、參謀、偵查和后勤一系列,方便各營統(tǒng)領,第一時間掌握戰(zhàn)場態(tài)勢。”
隨著不斷的擴編,各營的規(guī)模都多達五千人,甚至有進一步擴編的可能。
除了人多,武器也多起來。特別是熱武器,將進一步補充到各營。
光靠個人能力,無法勝任所有的事務。
“大帥,您這是要重新整編!
范文程琢磨出味兒。
“這是適應內(nèi)外形勢的需要嘛!
楊承應笑道:“我們南面是明廷,北面是韃子,西面是蒙古,東面還有李朝、倭國,面臨著大海。
紅夷肆虐周邊海岸,都讓我們加快革新!
與這同一時代,歐洲正在爆發(fā)三十年戰(zhàn)爭,荷蘭是海上馬車夫,英國已經(jīng)隱隱有日不落帝國的趨勢。
古斯塔夫改革軍制,建立義務兵。
有些國家的體量不足,但創(chuàng)建的制度遲早被強國吸收,并加以強化。
這是大爭之世!
“大帥,您把義務兵和退伍條例都拿出來,我們再商量一下!
寧完我興奮地說道。
本來他倆來是想說服楊承應,暫時放棄這件事。
但聽著聽著,寧完我覺得太棒了!
范文程也是如此。
于是,當晚一夜沒睡,寫出了幾份文告。
這些初稿,被楊承應拿到會上,詳細讀給與會眾人聽。
念完后,楊承應說道:“我知道,各位心里對這些事還不太能接受,沒關系,咱們一點點的商討,直到大家都滿意!
“大帥,這一決定,我等堅決擁護!
許尚第一個站起來,“末將已在地方多年,愿意第一個退出行伍!
“老許……”
楊承應望著大胡子的中年漢子,一時不知該說什么。
“大帥,沒有您的栽培和提拔,俺一輩子只是個餓肚子的千戶。”
許尚一臉感激:“然后死在韃子南下的途中,尸體都化成了白骨!
話音剛落,韓云朝也起身:“大帥,末將也愿意退役!
“俺也一樣。”蘇小敬起身。
他們都是第一批進金州軍,跟隨楊承應打拼的人。
但是,他們的個人素質隨著隊伍擴張,已經(jīng)達到了上限。
楊承應讓他們逐漸參與訓練,而不是帶兵出征。
有他們做表率,其它士兵退役,心里或許能好想一些。
“三位,我在這里多謝了!
楊承應站起身來,向他們抱拳行禮。
三人各自還禮。
隨著他們?nèi)送顺鲂形,轉職地方。
第一批老兵,在眾人不舍的目光中,解甲歸田。
(https://www.dzxsw.cc/book/83287877/3759075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