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回 想看楊嗣昌借的兵
就在楊承應(yīng)苦心研究火棉的時候,李國英率領(lǐng)騎兵第三團,在楊嗣昌的帶領(lǐng)下,抵達(dá)目的地——陜西慶陽府。
這才是楊嗣昌的目標(biāo)。
他和李國英把銀子放在山西的府庫。
為了怕自己賠錢,楊嗣昌還命山西巡撫親自帶人盯著存銀的府庫。
楊嗣昌這么煞費苦心,完全是因為賊軍鬧得太兇。
自陳奇瑜兵敗下獄,農(nóng)民軍連戰(zhàn)連捷。
趁著洪承疇在處理西寧兵變的機會,攻入鞏昌、平?jīng)觥⑴R洮、風(fēng)翔諸府?dāng)?shù)十州縣,擊敗賀人龍、張?zhí)於Y軍,殺固原道陸夢龍,圍隴州四十余日。
洪承疇正式接任五省總督,立刻轉(zhuǎn)頭向東,抵達(dá)慶陽。
他向山西、陜西、甘肅等省發(fā)出命令,命他們派出最精銳的士兵前來支援。
來慶陽匯合的,也是當(dāng)時名將。
寧夏總兵馬世龍,延綏總兵賀人龍,陜西總兵左光先……
這些都是歷史上活躍的軍頭。
而且基本上換了一茬,前面的那些都隨著陳奇瑜,一起被解職。
其中就有前延綏總兵杜文煥。
他一個子兒沒收到,還是免不了被解職的命運。
跟著一起沒的,還有練國事等一批文臣。
新任陜西巡撫也是咱們得老熟人,名叫孫傳庭。
孫傳庭在家賦閑很久。
他是萬歷三十七年的進(jìn)士,獲賜同進(jìn)士出身,袁崇煥、梁廷棟、馬士英等知名大臣與他同榜。
本來是應(yīng)該出任順天府丞,但他和溫體仁關(guān)系不睦。
恰好練國事出事,溫體仁順理成章的讓孫傳庭就任陜西巡撫。
這么多有“牌面”的人,愣是等了楊嗣昌好久。
一群人在慶陽府衙門見到楊嗣昌,個個都很氣憤。
“諸位,諸位……”
楊嗣昌一邊抱拳,一邊解釋道:“并非本官有意拖延,只是本官辛辛苦苦去借兵,所以來晚了。”
“借兵?”延綏巡撫周汝弼道,“老楊,你騙誰呢。你大同兵可是精銳啊,還用得著借兵?”
“這不是為了洪總督能旗開得勝嘛,我才不遠(yuǎn)千里借兵。”
楊嗣昌比洪承疇年紀(jì)大,中進(jìn)士的時間也早,所以坐上首。
他看著對面的洪承疇,笑道:“我們這次定能把賊軍盡數(shù)剿滅,以報陛下。”
洪承疇只略笑了笑,心如明鏡。
四正六隅是楊嗣昌的主意,被陳奇瑜辦砸了。
朝廷又因他的剿餉提議,備受朝野批評。
最近,朝廷因為沒錢開始找勛貴和大臣們捐銀子。
楊嗣昌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這哪是在幫助他洪承疇啊,是在幫助楊嗣昌自己。
但洪承疇不會不給楊嗣昌臺階下,便問道:“不知楊總督,找誰借的兵馬?讓我們等了數(shù)月之久。”
“我是從遼東鎮(zhèn)借的兵!”楊嗣昌應(yīng)道。
此話一出,衙門內(nèi)一片嘩然。
總兵們在這種場合,連自由說話的資格都沒有,只面面相覷。
孫傳庭倒是可以隨意開口:“是薊遼武經(jīng)略麾下的兵馬?”
“正是。”楊嗣昌肯定的點點頭。
心里還有些小得意。
洪承疇睜大眼睛:“不知道楊總督借的是哪支軍隊?”
他和楊承應(yīng)有過短暫的接觸,知道遼東軍不止一支。
“遼東軍整編第二軍新六師騎兵三團,共有戰(zhàn)兵兩千人。”
楊嗣昌回答。
周汝弼微微皺眉:“才兩千人,是不是少了點。”
“不少啦。”楊嗣昌說道,“本督為了借這點兵,可是費了好大的力氣。”
“早就聽聞遼東軍能打,是不是真的啊?”周汝弼還是不信。
農(nóng)民軍據(jù)說有二十萬之眾,靠兩千戰(zhàn)兵,太不現(xiàn)實。
洪承疇卻道:“無論如何,感謝楊總督大力支持。”
行了一禮后,他又問:“我們能不能去看一看遼東軍?遼東軍的大名如雷貫耳,但我們還是第一次見呢。”
楊嗣昌想了一下,說道:“可以是可以,但軍法森嚴(yán),你們到了之后別亂走。”
話說的有些難聽,卻是實情。
楊嗣昌這些日子跟著走,明顯感受的出來。
他有個仆人就因為在營中亂竄,挨了十幾軍棍。
“這是當(dāng)然的。軍法無情,古已有之,咱們走吧。”
洪承疇起身,他有些迫不及待。
然后,府衙外的百姓們,就看到一頂頂轎子在士兵保護(hù)下,像流水一樣離開了府衙。
騎兵第三團駐扎在慶陽城外,東南角的周莊。
眾官往軍營,還沒到,就看到李國英率眾將在營外等候。
如果是尋常軍隊,他們會直接到營門口下轎。
但是得給楊承應(yīng)一個面子,眾官在營門外便下了轎。
李國英上前:“末將李國英,率團中大小將士,恭迎洪總督、楊總督及諸位大人、總爺。”
洪承疇答禮后,問道:“將軍知道我們來?”
“額……不知道,只是臨時看到,簡單的布置一下。”
李國英答道:“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還請見諒。”
“好說,好說。”洪承疇點點頭。
寒暄一番,李國英走到一旁,請洪承疇參觀軍營。
眾官陸續(xù)進(jìn)營,第一個感覺就是,嚴(yán)整。
訓(xùn)練的訓(xùn)練,喂馬的喂馬……
孫傳庭注意到一點,好奇地問道:“你們軍中年齡都好像不大。”
“遼東軍規(guī)矩,從軍七年就可以退役。”李國英答道,“這位大人看到的,都是后來補充的士兵。”
“士兵從何而來?”孫傳庭忙問。
“春秋兩季都有招兵,新兵入團練營,訓(xùn)練半年。合格之后,成為輔兵,一年半輔兵,就可以成為戰(zhàn)兵。”33??qxs??.????m
李國英解釋道。
“這么說,你營中有輔兵?”
“是呢。一名戰(zhàn)兵配三名輔兵。您看,那邊就是。”
順著李國英指的方向,孫傳庭看了過去。
一群年輕士兵正在訓(xùn)練拳腳。
“抬手!”
“喝!”
“左勾拳。”
“喝!”
“右勾拳。”
“喝!”
“左右勾拳。”
“喝喝!”
這在總兵眼中,感覺不算什么。
然后,他們就受到了震撼。
這次訓(xùn)練指揮官,沒有說話,而是揮動令旗。
在小鼓聲的配合下,隊伍迅速排出一字長蛇陣,錐形陣……
旗幟每變一次,陣型就變化一次。
連續(xù)七八次,居然毫無混亂。
孫傳庭扭頭問道:“我能看看你們的騎兵陣型嗎?”
其他人都看向了李國英。
(https://www.dzxsw.cc/book/83287877/3656620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