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回 告辭!
春江水暖鴨先知,楊承應剛到河間府,就聽到洛陽失陷。
他意識到情況有變,連忙與洪承疇回到京師。
京城西面,遼東軍營寨。
“洛陽失陷,福王被殺,真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
吳三桂覺得不可思議。
這是明朝立國二百余年,頭一回發生的事。
眾人思索著,已隱約覺得一個前所未有的局面,即將出現。
“情況只怕會更糟糕。”
楊承應說道:“明軍主力都在四川和湖廣一帶,圍剿張獻忠和革左五營等農民軍。”
“大王,這里已經是是非之地,趕緊回關外吧。”
多爾袞建議道:“常聽人說,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況且南邊局勢變化太大,需要早做準備。”
“有道理。”
眾人紛紛點頭,認為這話在理。
楊承應沉吟了片刻,說道:“既然要走,該給陛下辭行。明日我便入宮,面見圣上。”
自己是奉命而來,如果匆忙離開,就失去了進京的意義。
“以我之見,還是由我陪殿下走一趟。”
洪承疇突然開口。
楊承應點點頭:“那好,有勞洪督師。”
宮內,崇禎剛從奉先殿出來。
他在萬歷的神主前大哭了一場。
“祖宗三百年江山,從來沒有遭到如此慘變。朕御極以來,敬天法祖,勤政愛民,未有失德。沒想到流賊如此猖獗,禍亂愈演愈烈,竟至洛陽失守,福王被戕。”
說著說著,崇禎又大哭起來。
為了向上天“反省”自己的罪過,崇禎不僅“撤樂減膳”,連葷也不吃了。
撤樂減膳,指的是午膳時候,撤去了照例的奏樂,將幾十樣菜減到十幾樣,表示國有不幸,皇帝悲痛省愆。
崇禎正在用膳,忽然又想起洛陽的事,悲從中來,問道:
“福王家眷究竟如何?可有邸報!”
“回陛下,福王妃和世子已逃到豫北。”
曹化淳話鋒一轉:“只是……福王府和其他趁亂逃出來的宗室已身無分文,急需要朝廷救濟。”
聽到要花銀子,崇禎感覺口中的菜都失去了味道。
“如今情勢危急,各方都需要花銀子。”
崇禎放下筷子,說道:“內庫都被搬空了,哪有一兩銀子可以用來安撫福王遺孀和逃難的宗室。”
可是,不撫恤是不行的。
如果不撫恤,不就擺明了朝廷虛弱。
崇禎想了一下,說道:“還是只有在宮中籌款,好歹把這件事對付過去。”
曹化淳聽了,淚如雨下。
朝廷怎么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哭什么!”崇禎呵斥道,“現在不是哭的時候。”
“奴才本沒資格哭,只是見皇爺這般傷心,心中偶有感觸,不覺流下淚來。”
曹化淳說著,跪下叩了一個頭:“求皇爺治罪。”
崇禎一陣唏噓,讓他起身。
“等把這件事對付過去,朕要調集天下各路精兵,剿滅闖賊。”
崇禎眼中閃過一絲怒火。
曹化淳小聲提醒:“楊承應還在京中,如何處置?”
“哦,差點忘了他。”
崇禎反應過來,“這些日子,他都去了哪里?”
“他一直待在軍中,哪里都沒去。”
曹化淳毫不猶豫的撒了謊,“想來還是有些害怕,所以始終沒有離開軍營。”
“這也能理解。”
崇禎用勺子攪動稀粥,憂心忡忡。
遼東富庶,他早想得到,可是不能在這個時候再鬧出事,招致腹背受敵。
可是三國時,曹操縱虎歸山的典故,崇禎銘記在心。
正發愁時,有太監前來稟報:“薊遼督師洪承疇,薊遼經略楊承應在宮外求見。”
說曹操,曹操到。
崇禎心頭一驚,他還沒想好怎么處置呢。
“讓他們到文華殿靜候。”
崇禎說完,低頭吃了一口粥,然后一直咀嚼。
他在想如何處置。
殺或關,都是不行的。
縱虎歸山,以后再也沒有這么好的機會。
宮女和太監們肅立在側,偷瞄到崇禎的失態,連大氣兒也不敢出。
片刻后,崇禎把碗放了下去,心道:“楊承應表面恭順,還是不要招惹為好。當以圍剿闖賊、獻賊為首要大事,只要朝廷還在一天,楊承應必不敢胡作非為。”
想清楚這一點,崇禎振作了精神,起身移駕文華殿。
楊承應和洪承疇在那里等候。
崇禎升座,兩人跪拜。
等他們叩頭畢,崇禎叫他們起來,然后嘆了口氣,神情憂傷地道:
“朕御極十年,國家多事,又遇連年饑荒。近日,唉!竟然愈演愈烈,闖賊寇入洛陽,福王慘遭戕害。”
崇禎的眼圈紅了,傷心地搖搖頭,接著道:“卿鎮守北境,宜體察朝廷辛苦,善治善為。”
楊承應聽出了話里的意思,主動說道:“臣聽聞福王家眷已經到了豫北的孟縣,府中家產都歸了李自成。
臣愿意拿出十萬兩白銀,捐給朝廷,以撫恤福王及其他宗室。”
只有十萬兩……
崇禎轉念一想,能讓這么摳門的楊承應掏錢,實屬不易。
他道:“卿能有此心,朕實感欣慰。卿回到遼東以后,要多多協助督師洪承疇。”
“臣遵旨。”楊承應跪下。
“臣定當和楊承應一起,穩定朝廷的北境,不辜負陛下期望。”
洪承疇也跪了下來,慨然說道。
崇禎點了點頭,便道:“朕偶感困乏,你們先退下吧。”
“臣等告退。”
楊承應和洪承疇起身,一起后退,到門口轉身離開。
崇禎望著他們立刻的方向,忽然眼神一閃,他覺得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下次再難回來。
他有些后悔。
“不對呀,他怎么知道福王家眷逃到孟縣。”
崇禎仔細一想,忽然發現問題所在:“難道他知道這件事詳情,所以趕來離開。洪承疇怎么也一起來,難道……”
想到這些,崇禎的額頭開始疼了,再聯想到曹化淳的話。
“東廠和錦衣衛一直都不太行,完全沒有太祖和成祖時的銳氣。”
崇禎嘀咕道:“難道有人向曹化淳通報消息,這個人極有可能是楊承應!”
“王承恩!”
崇禎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叫了一聲。
太監王承恩走了過來。
“去,把楊承應和洪承疇給朕追回來。”
崇禎下令道。
王承恩卻說道:“陛下,已經遲了。出了文華殿,就是會極門,這會兒已出了午門。”
崇禎當場愣住了。
(https://www.dzxsw.cc/book/83287877/10860738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