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回 編戶
「殿下,臣沒有聽錯吧!」
索諾木杜棱震驚道,「蒙古草原千百年的規矩,牧民都分屬不同的部落,從未有過自行決定去留的事。」
「既然是以前的規矩,那么我今天就立個新規矩。」
楊承應說道:「凡是以不賢而廢除札薩克,其領地百姓可選擇新的部落,或是公推新的部落領袖,亦或者直接隸屬于總督府。」
此話一出,蒙古大小貴族面面相覷。
所謂「不賢」的決定權,最終是在楊承應的手中。
也就是說,他們的生死榮辱、家族是否延續,全被楊承應掌握。
「殿下!」索諾木杜棱十分嚴肅的說道,「您這樣做,只會掀起領內大小臺吉們的不滿,給草原帶來新的災難。」
「如果因害怕失去位置而煩惱,不如認真思考一下,該如何治理領內的百姓。」
楊承應大聲反駁。
一部分蒙古貴族嘆息一聲,不再說話。
其中絕大部分是和楊承應接觸很久,很清楚楊承應的心思——用這種方式立威,意在徹底統治蒙古。
另有一小部分蒙古貴族,臉色非常的難看。
德參濟旺見雙方停止爭執,便開口道:「殿下,這件事是不是可以緩一緩?畢竟讓眾蒙古貴族一下子接受,還很難。」看書菈
「我沒有說‘從即日起,而是從‘明年開始!」
楊承應說道:「蒙古各部落領主需要知曉,自己身上流的血不是炫耀的資本,而是告誡自己,慎思慎行。」
「可是就算明年執行這條規矩,它終究還是要執行。」索諾木杜棱反對道。
不少蒙古貴族紛紛點頭。
「我是北疆之主,我說的話就是規矩!如果有人敢不遵從,就去見成吉思汗,并向他訴說作為不肖子孫的你,是如何見到的他。」
楊承應話里話外充滿了威脅。
噶爾馬濟農站了出來,他走到楊承應面前跪下,言辭懇切的說道:
「殿下,臣不知道是誰在殿下面前嚼舌根,但殿下這一舉動,無疑會給草原帶來浩劫。
牧民是各領主的財產,沒了財產,怎么在草原上生活。
況且領主的今日,全憑祖上賜予,牧民怎么配擁有自由。
為了殿下的千秋大業,請收回成命。」
有人帶頭,蒙古貴族們紛紛起身,跪在楊承應面前。
在場的,無論是德參濟旺,還是索諾木杜棱都跪倒一片。
只有漢人將領坐在位子上面面相覷。
洪承疇則冷眼旁觀,看楊承應如何處理。
「德參濟旺,噶爾馬濟農,以及諸位,我沒有說過奪走你們名下的財產。只是定下規矩,如果有人行惡政,就得遭到懲罰。」
楊承應反問:「沒有行惡政,怎么會遭到懲罰?」
這話,很多人都不相信。
噶爾馬濟農道:「殿下,惡政該如何評價?況且,各個部落間相距甚遠,難道只靠一兩件事就能判斷嗎?」
「所以,我為了公平起見,決定對蒙古各部落施行佐領制度,各部落每三百戶或不足三百戶為一佐,設佐領;每五個佐領,設一參領,每個部落設都統,由札薩克擔任,管理該部落的所有參領。」
楊承應說道:「另設副都統一人,協助管理領內事務,由部落中實力僅次于諾顏的人擔任。再設兩名協領,分管刑事和民政,協領由政事院委派,任期與縣令相同。」
蒙古貴族們聽著聽著,眉頭微微驟起。
繞來繞去,原來大王是這個意
思。
「然后,如有札薩克行惡政,或是背叛王府,則予以除名。或重新選擇新的賢侯,或是直接歸屬于總督府。」
楊承應說道:「也可以選擇編入周邊的佐領,這就要看牧民自己的選擇。」
完了!白抗爭了,大王都已經把制度都想好了,只差一部法典就可以頒布施行。
「這……殿下。」
蒙古貴族們都不起身。
楊承應笑道:「都不要再爭了,趕緊回去按照我說的去做。我現在就待在赤峰,等你們的好消息。」
說罷,他命隨諾顏、臺吉們去部落的官員出列。
這些官員都是范文程精心挑選,漢、女真和蒙古都有。
每名官員配五名侍衛,以防不測。
德參濟旺一看,嘆了口氣,第一個起身離開。
隨德參濟旺一起離開的,還有兩名同行官員,去清點部落名冊,編入佐領的戶冊,然后回報理藩院。
再由理藩院派人核查一遍,確定人數沒有報多或報少的情況。
名冊三年一更新。
噶爾馬濟農見大勢已去,也只得離開。
另有一部分蒙古首領,如巴達禮、綽爾濟等畏懼于楊承應的權威也默默地接受。
只有少數蒙古首領,表面上答應,心里卻在盤算著,要不要逃到別處暫時安身。
但算來算去,他們悲哀的發現,無處可逃。
東面是遼北省,那里有濟爾哈朗的軍隊駐守,還有王輔臣。
西面是察哈爾省,還有李國英的軍隊。
北面是車臣汗,可是車臣汗的后面有曹變蛟的城堡。
這時候,一部分人看向鄂爾多斯的額璘臣,有些羨慕。
鄂爾多斯位于最邊緣地帶,所以額璘臣至今保留著濟農的尊號。
額璘臣發現他們在看著自己,不由得苦笑起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他的日子也不好過。南邊是兇悍的尤世威,北邊是李國英。
他走出隊列,向楊承應行了一禮,恭敬的說道:
「殿下,臣懇請殿下去掉臣‘濟農的封號,臣愿意為札薩克。」
「額璘臣,你是鄂爾多斯濟農,以表彰你在平定右翼蒙古的功勛。
如果你擔心我會因此對你另眼相待,請你完全的放心,我可以對天發誓。」
楊承應笑著說道。
「不不不,臣全是出于自愿。臣蒙殿下恩待已有數年,臣心中對殿下萬分感激。」
「這樣啊……」
「殿下!」額璘臣跪下道,「臣懇求殿下收回封號,這都是臣一片肺腑之言,請殿下恩準。」
說完,磕頭在地。
楊承應只好道:「既然你堅持,我也只好同意。收回你‘鄂爾多斯濟農封號,另賜錦緞五百匹,布三萬匹,白銀十萬兩,黃金千兩。」
「臣謝殿下恩典,以后鞠躬盡瘁,以報殿下大恩。」
額璘臣說罷,再叩了一個頭。
(https://www.dzxsw.cc/book/83287877/10858198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