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回 宋一鶴
闖軍連戰連勝,卻止步于鄖陽府。
為什么當初連張獻忠都攻克的鄖陽府,實力與張獻忠不相上下的李過卻打不下來呢?
原來就在這段時間里,鄖陽府出現了一支特殊的力量。
以「花關索」王光恩為首的農民軍,接受楊嗣昌的招撫,駐守在鄖陽府。
張獻忠攻克鄖陽府,王光恩帶著農民軍躲入深山,等張獻忠大軍離開后回來。
此后,惠登相等農民軍相繼來投,與王光恩合流。
兩人分工明確,王光恩留守鄖陽府,組織百姓墾荒生產。惠登相接受尤世祿拉攏,出去作戰。
再加上有農民軍出身這塊招牌嚇唬人,遠近土匪、山賊都不敢來鄖陽府劫掠。
時間一久,這里就建立了一套沒有明朝統治的新秩序。
鄖陽府治下百姓,都是擁有土地的自耕農,導致鄖陽的防守積極性非常強。
惠登相躲入武當山,與鄖陽府遙相呼應,李過幾次攻城都已失敗告終。
最終不得不放棄攻打鄖陽,撤軍回襄陽。
時任鄖陽撫治的高斗樞,也因此成名,載于史冊。
事實上,他不過是王光恩拿來與明廷交流的工具人罷了。
和楊承應收復大寧衛之初,讓文官出身的崔呈秀待在大寧衛和薊鎮打交道一樣,都知道進士出身的文官在朝中好說話。
歷史上王光恩兄弟投降清朝之前,就把他禮送出鄖陽。
言歸正傳。
由于鄖陽府打不下來,李自成被迫再次放棄西入長安的計劃,改為南下經略湖廣。
九月十六日,李自成率軍南下攻克荊州府,殺明朝湘陰王,兵鋒直指承天府。
鎮守承天府的巡撫,名叫宋一鶴。
這位老兄此刻苦不堪言,因為城外除了即將到來的農民軍,還有尤世祿的軍隊。
「尤將軍,你率軍平賊,怎么平到承天府來了?」
在城上,宋一鶴高聲問道。
「我軍連日與賊軍作戰,人困馬乏。想借承天府這塊寶地,讓我的士兵好好休息。」
尤世祿在城下高聲回答。
「這里可不是你們休息的地方,請在城外扎營。如果缺糧食,我可以從城上送下來。」
「放屁!你把我們當成什么人,喂養的貓狗嗎?」
「尤將軍,你千萬別誤會。只因將軍風評不佳,下官不得不出此下策。」
「宋一鳥別敬酒不吃吃罰酒,快把城門打開。」
聽到這個稱呼,宋一鶴臉色頓時鐵青。
尤世祿唯恐他人不知這個稱呼的來歷,竟在城下當眾科普。
宋一鶴本是監生出身,屢次科舉,都考不中進士。作為舉人想當官只有兩種途徑,一種是等,等吏部銓選;二種是上面有人提拔。
為了盡快有出路的宋一鶴,選擇了后者。
楊嗣昌出任宣大總督時,宋一鶴登門拜訪。
因楊嗣昌父親的名字叫楊鶴,為了避諱,宋一鶴把自己的名刺改成了宋一鳥。
時人嘲諷他「宋一鳥兒」。
嘲諷沒啥用,得到楊嗣昌提拔的宋一鶴,從此步步青云。
從小小的知縣,屢次升遷,擢右僉都御史,巡撫湖廣。
宋一鶴聽完尤世祿的「科普」,頂著城下的嘲笑聲,冷笑道:
「尤將軍,你們休想進城,又不肯離開,是想等著闖賊來了在城外御敵嗎?妙極,妙極!他日朝廷敘功,當為第一。」
耍嘴皮子,尤世祿還真不是宋一鶴的對手。
尤世祿大怒:「宋一
鳥,快把城門打開,放老子進城!」
「虧你還是跟過袁督師的人,竟這般恬不知恥,可笑,可笑!」
宋一鶴冷嘲熱諷一陣,索性離開了城頭。
氣得尤世祿臉色青一陣紫一陣,手中的馬鞭都捏彎了。
「來人!把那些吃不飽飯的士兵叫到城外,給我狠狠的罵。只要城內有人對他們動手,我們就攻城!」
尤世祿很講究師出有名。
很少有人知道,即便是自己人也會分三六九等。
最底層士兵,想要吃飽飯都不容易。
大頭都被將領們拿走,給一部分給中層將領和家丁,其次是騎兵和哨探,到最底層士兵只剩一點殘渣。
他們還要感恩戴德,因為明軍士兵連殘渣都沒有。
餓得不行了,連苦澀的青柿都不放過。
這邊剛罵了一上午,尤世祿就接到哨探消息——闖軍來了。
「算你宋一鳥運氣好。」
尤世祿把袍子一甩,翻身上馬,帶領尤家軍撤退。
撤往武昌途中,尤世祿得到情報——先頭部隊和革左五營之一的賀一龍遭遇,并成功擊退賀一龍。
尤世祿蒙了:李自成這是在干什么?
細細一想,尤世祿懂了,農民軍又起內訌了。
原來就在農民軍南下的途中,「革里眼」賀一龍擅自離隊,單獨率軍攻入德安,直撲黃陂,窺伺武昌。
尤世祿打不過李自成,還打不過你小小的賀一龍。
賀一龍背打得哭爹喊娘,狼狽逃走。
他不敢去見李自成,只好先到羅汝才這里請罪,請羅汝才代他到李自成面前通融。
羅汝才一口答應。看書菈
望著賀一龍興高采烈地離開,吉珪大為不解:「羅帥,公然包庇賀一龍,既和李闖王有鬧翻的風險,又會讓其他首領更加大膽,不利于日后作戰。」
「革左五營除賀錦以外,都難堪大用。給他們占一塊地盤,對我來說毫無損失。」
羅汝才解釋道:「可我們借這個機會向李闖王挑明一件事,等打下了湖廣,咱們就分道揚鑣。」
「話雖如此,賀一龍恐怕不會感激您。」吉珪搖頭道。
「這幫養不熟的家伙,我也不指望他們感激。將來好則好,不好就趁機吞了他。」
羅汝才眼中閃過一絲厲芒。
吉珪卻不這么看,真把李自成逼急了,后果難以預料。
果然,會上就賀一龍的事,李自成和羅汝才產生了激烈的爭執。
雙方一度劍拔弩張。
最后,還是賀錦從中說和,才讓事情沒有向更壞的方向發展。
農民軍在磕磕絆絆中,進軍承天府。
一日內破城。
巡撫宋一鶴自縊身亡,總兵錢中選戰死。
李自成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宏愿,對明廷搞對等報復——把興獻王的陵寢搗毀。
就在南邊局勢大變的時候,楊承應在干嘛呢?
他在開會。
(https://www.dzxsw.cc/book/83287877/10837065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