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回 悲情盧象升
王樸,歷史上人送外號「王跑跑」。
此人實際上很厲害,是大同的地頭蛇。
在大同擔任總兵的時間,達到了驚人的五年。
由于大同豐富的資源和地理優勢,使大同和塞外的集寧、歸化城聯系日益緊密。
大同軍民背靠集寧,與外喀爾喀蒙古,土默特部做生意,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李國英在大同鎮搞「紅帳黑賬」,又能給「胡蘿卜」,把大同當地豪紳馴得服服帖帖。
這直接導致一個后果,那就是大同已經完全被遼東軍侵蝕。
王樸本人也非常雞賊的借王輔臣攀上和楊承應的關系,做了「眾所周知」的內應。
盧象升擔任宣大總督期間,幾次試圖對付這個「地頭蛇」,都被人多勢眾,財力雄厚的王樸成功瓦解。
最離譜的一次,就是孫誠那次。
王樸直接殺了孫誠,竟然一點事都沒有。
因為王樸拿錢上下打點。
王樸手上有兵有將,背后又有楊承應的支持,盧象升拿這種人一點辦法都沒有。
盧象升手上能用的兵馬不足兩萬,只能固守太原。
待在紫禁城的崇禎,卻不認為。
崇禎看到兵部送來的奏疏,看到賊軍馬不停蹄地攻打各地,立刻產生了一種錯覺。
疲憊之師,不能穿魯縞。
但他已經習慣了暗示閣臣「拿主意」,他佯裝聽從,如果事情失敗了就甩鍋。
崇禎將頭號寵臣陳演召進乾清宮正殿,然后問道:
「朕聞報闖賊在西安僭越稱帝,近日又率賊軍向東入犯山西,盧象升卻不據敵于外,反而選擇固守太原,是什么道理?」
陳演其實在入宮前早透過賄賂內監,搶先一步知道了崇禎召他所為何事。
他跪在地上,聲音戰栗地道:「闖賊發賊兵數萬,而盧象升手中只有精兵兩萬,數目上處于絕對的劣勢,故不敢主動出擊。」
陳演這個人才干平庸,但他不傻。
一聽崇禎話里透露的意思,他就知道,皇帝是想讓他提議催促盧象升出兵作戰,最好是把賊軍阻擋在山西之外。
陳演在內閣期間,見識過周延儒的本事,學到了一二。
那就是只稱述事情,絕不出主意。一出主意,出了事,黑鍋八成要他來背。
然后,言官的奏折能壓得他喘不過氣。
果不其然,崇禎不滿意陳演的回答,怒喝道:
「你身為首輔,怎么一點擔當都沒有。外面局勢糜爛,你更應該懂得把握時機。」
「微臣伏請陛下明示,臣聽旨辦事。」陳演把臉貼地上,顯得非常謙卑。
崇禎將御案一拍,道:「這種事要你內閣妥善處理,怎么反而要聽朕的。如果事事都要朕拿主意,要你這個首輔何用?」
「臣有罪。」陳演還是不上鉤。
這可把崇禎氣壞了,一個周延儒已經夠讓他生氣,現在又來了一個陳演。
辜負皇恩!辜負皇恩!
崇禎在心里罵了幾句,把手一甩:「你出去吧!」
陳演磕頭退下。
他反正咬定一件事,皇帝不下詔,他絕不主動提議盧象升出擊。
然而,陳演還是小瞧了崇禎。
崇禎回到暖閣,從一堆言官的奏疏中挑出一個名叫楊廷麟的翰林編修。
楊廷麟是崇禎五年的二甲進士,一直在翰林院供職。
崇禎粗略翻看了他的奏疏,當真雞血滿滿。
奏疏里寫著「陛下有撻伐之志,大臣無御侮之才,謀之不
盛,以國為戲。」,還建議宣大總督盧象升「集諸路援師,乘機赴敵,趁敵轉戰各地乃疲憊之師,一舉破敵。」
這種人正和崇禎的脾胃,于是他在乾清宮正殿召見楊廷麟。看書菈
楊廷麟一介書生,忽然得到崇禎皇帝召見,感激涕零。
崇禎很喜歡這種感覺,聽完楊廷麟的慷慨陳詞,說道:
「當今能與闖賊匹敵者,唯有盧象升一人而已。你到他營中贊畫軍機,要勸盧象升主動尋找戰機,不可使賊軍入山西。否則山西百姓就要遭殃了。」
「臣一定不辜負陛下所托,好好的協助盧大人,請陛下在宮中靜候佳音。」
已經是兵部主事的楊廷麟,激動地道。
崇禎滿意的點頭。
除了派此前從未上過戰場的楊廷麟到盧象升軍中,崇禎又在臨朝時數落督撫。
他說:都是因為督撫御敵不力,導致大量州縣被賊軍占據。還有督撫手握重兵,居然不主動御敵,而是龜縮在大城中,難道要等到京師被破,才肯出兵么。
這番話被大臣們聽在耳朵里,又在心里一琢磨,頓時明白。
皇帝說的就是宣大總督盧象升啊。
盧象升在宣大多年,既開了大量的軍屯,又主持著互市貿易。按理說,手中怎么著也該有個幾萬兵馬。
于是,有盧象升的故舊紛紛給盧象升去信,把皇帝的這番話轉述給他。
看著好友們一封封信件,再聯想到新派來的贊畫,盧象升不禁失聲痛哭:
「陛下,非臣不愿御敵于山西之外,而是力有未逮。」
標營總兵李重鎮也哽咽了,說道:「陛……陛下這是要逼著大人去送死。可是如果大人不遵旨辦事,后果難以預料。」
「我懂,山西是入京門戶。丟了山西,闖賊一馬平川,兵馬可以直抵京師。」
盧象升含淚道:「所以,陛下想讓我無能如何都要把敵人擋在山西之外,為從江南調兵爭取時間。」
「那……現在出兵豈不是送死,營中兵馬只有兩萬。」
李重鎮想到了一件事,趕忙道:「大人,趕緊派人催促王樸率大同兵支援,王樸有一萬士兵。」
盧象升搖頭:「王樸樹大根深,我已經指揮不動他。」
「那就奏請朝廷,把實情告知朝廷,罷了王樸。」
「沒用。朝廷現在哪有心思對付王樸,只想怎么擊退闖賊。」
「那,真的就無計可施了嗎?」
「天意如此。」
盧象升用手帕擦去眼淚,面上露出堅毅之色。
在崇禎暗示和楊廷麟的催促下,盧象升率領兩萬士兵,離開了山西重鎮太原,沿河南下,前往平陽府,主動與闖軍決戰。
盧象升一身戎裝打馬晉水河畔,回頭眺望一眼身后的土地,然后隨著大軍頭也不回地奔赴戰場。
(https://www.dzxsw.cc/book/83287877/10830442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