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一回 眾矢之的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十月初四,大順軍再度組織進攻遼東軍,再度失敗。
十月初六,遼東軍的炮兵陣地構筑完成。威力最大、射程最遠的神威無敵大將軍炮,出現在陣地上。
這是專門用來攻堅的重炮,遼東軍配備了十六門,發射錐形金屬爆破彈,用無煙火藥做藥引,以重型挽馬做牽引,裝備了最為先進的管退式結構。
當天上午,黃龍親臨一線,指揮炮兵炮擊潼關。
幾乎所有炮彈都落在一個區域,整座城關在炮火中搖搖欲墜。
孔有德和阿濟格看著不斷落在城關的炮彈,都有些激動。
這大炮的威力太嚇人。
「難怪殿下要將大炮命名‘神威無敵大將軍炮,一看表現真配得上這個名字。」
孔有德轉頭看向阿濟格:「我估計敵人堅持不了多久,就不得不撤軍。但是闖軍斗志高昂,必定不會甘心失敗。」
「難道他還打算偷襲我軍不成?」阿濟格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有這個可能。」
孔有德經過這幾日戰斗,終于明白殿下為什么安排他對付大順軍主力。
如果說大順軍會習慣性的丟棄一些城池,但是潼關不會。
潼關是進入陜西的門戶,李自成一定會拼命死守。
孔有德統率作戰時間和訓練時間最長的軍隊,正好和大順軍來個硬碰硬。
仿佛是印證孔有德的話,側后方的項祚臨派人稟報,有一股大順軍襲擾而來,項祚臨已經率軍迎擊。
「傳令給尼堪,命令他迅速增援項祚臨,切斷敵后路。」孔有德當即下令。
這個尼堪不是阿濟格的親族,而是納喇氏的尼堪,主要負責大軍的后方安全。
與此同時,前方又傳來消息,順軍三百騎兵試圖沖擊炮兵陣地。
不過,不用孔有德安排,已經被前線早有防備的遼東軍擊退。
阿濟格興奮道:「闖軍真是頑強,都這樣了,還在拼命進攻。」
「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我早派人送信給包圍延安府的洪大人和孟將軍,請他一面圍困延安府,一面做出向南運動的態勢。」
孔有德笑著說道。
「這樣一來,就可以迫使闖軍為了救援西安,不得不撤軍。」阿濟格看著地圖,就明白孔有德的戰略意圖。
根據掌握的情報,洪承疇和孟喬芳的北路軍,先后奪取米脂和綏德等地,再包圍延安府。
他們將李自成手下最重要的大將——李過,牽制在北路。
杜度審時度勢,繼續南下,攻略平陽府和潞安府,保障孔有德軍的側翼安全。
能做到這么配合默契,與通信連和烽火驛兵的密切配合有關。
也與占領地區,第一時間就建立驛站有關。
訓練有素的士兵每五人為一組,往來于群山荒野之間,通過驛站連為整體,把一個個情報通知給遼東軍的三方。
這也使得楊承應能在京師,比較準確的把握前方的戰況。
文華殿東側,懸掛著一幅巨大的地圖。
這是楊承應根據自己的記憶,結合古籍,于天啟年間就完成的地理形勢圖。
上面較為詳細的標準了華夏大地的州府縣,及山川地理。
畢竟他曾經是高材生,繪圖作業是拿手好戲之一。
圖上用紙做的箭頭,都指向李自成的大順政權。
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勢力。
其中三個大紅色和幾個小紅色的,代表著遼東軍進攻的方向。
藍色代表張獻忠,據不一定
可靠的消息,他拿下了漢中。
黑色代表尤世祿和高杰,正在進攻襄陽和河南地區。
「根據前線情報,李自成棄守西安勢在必然。」
祖大壽手拿指揮棒,指著地圖分析道,「他極有可能向湖廣一帶進軍。尤世祿和高杰肯定不是他的對手,我們是不是應該防止李自成南逃到江南。」
「你的擔心很有道理。」楊承應道,「所以,我們必須及時調整戰略。」
「殿下的意思是……」
「當然是親征!」楊承應起身,伸了個懶腰,面對眾臣,「近衛軍也休整夠了,南邊還有尚可喜和李定國的軍隊,足以消滅羸弱不堪的朱由崧。」
眾人的目光都集中看向楊承應,滿是信任。
范文程有些擔心:「殿下,各地反叛尚未完全平息,殿下此時離開是否合適?」
「所有官員都已經到京師,由我兒宗嗣監國足夠了。」
楊承應說道:「何況,我也想看一看,到底是哪些不安分子想飛蛾撲火。」
陳名夏身體一顫。
他不久前剛送走了「瘟神」陳之遴,那口氣還沒緩過來,又被楊承應嚇了一下。
薛國觀也有些局促不安。
不過,更多的慶幸,得虧聽了陳名夏的話,不然死定了。
「命吳三桂、岳讬率軍前往濟南,等我南下匯合。」
楊承應當眾宣布:「我們繞開河南,沿著大運河南下,一舉收復江南,再順江而上,收復湖廣等地。」
「是。」
殿內百官齊聲答應。
薛國觀等一些大臣還在納悶楊承應為何不親率大軍消滅最大的敵人李自成,而是一直待在京師,現在完全明白了。
楊承應不是因為各地鄉紳的反撲而絆住了手腳,而是在等到天下形勢明朗以后,親自率軍消滅南邊的朝廷。
這樣做的目的,是徹底斷絕天下士大夫的念想,以后只能捏著鼻子在楊承應麾下聽命。
散會后,薛國觀從人群中找到陳名夏,鄭重的施了一禮。
弄得陳名夏感覺有些莫名其妙:「薛大人,你這是為何?」
「百史老弟,如果不是你的點撥,我差點鑄成大錯。」薛國觀感激涕零。
「我也是有同病相憐之感,才伸手相救。如今,天下形勢已經非常清楚。」
「是啊。可惜陳之遴悟不透,還帶著人在端門外靜坐。」
「他不是自取滅亡,而是耽誤大家的前途。本來好好地配合官員們辦事,就可以參加考試,入仕為官。這么一鬧,他們徹底沒有了步入仕途的希望。」
「殿下也真能沉得住氣,任由他們這樣鬧下去。」
「這不過是疥癬之疾,殿下的目標只有一個——弘光皇帝。」
「哎!南邊算是完了。」
完了?
哼!南邊朝廷卻自我感覺良好,陷入了一波又一波的內斗。
完美詮釋了:燕雀處堂,不知大廈之將傾。
(https://www.dzxsw.cc/book/83287877/10819830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