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幕后之人
午睡過后,相州轉運使蘇知就來了碼頭不遠的茶樓聽書。
瓜子嗑得腮幫子都酸了,才看到南巡船隊陸續抵達碼頭。他又慢悠悠地喝了一壺茶,喊小二結了賬,不急不忙地下樓往碼頭去了。
遠遠的一堆人,蘇知瞇了眼挨個看,沒看到徐佑寧,卻瞅見個面熟的老翁。蘇知揉揉眼睛,再看時,那人已經又混入人群中找不到了。
劉壽?他如何會在南巡的隊伍中?蘇知正困惑時,聽見身后有人高聲喊“蘇兄”。回頭一看,果然是徐佑寧。
徐佑寧走近,問道:“長樂公主都進邵松府上了,你一個轉運使不過去拜見嗎?”
蘇知撇嘴,一搭徐佑寧肩膀說,“一個丫頭,有什么好拜見的。走吧,同我喝酒去!
徐佑寧搖頭,說:“還是尋個僻靜的地方,我有要緊事情跟你講。”
“酒樓吃酒,也就你我二人,有什么不僻靜的。”蘇知說。
徐佑寧心道,蘇知這人真是不自知。因著蘇知的神仙樣貌,他在平陽城時,只要走在大街上,一路上就有不知多少男男女女盯著他看。如今在尚州,不過在街邊站著說幾句話的功夫,就有不少人遠遠近近瞅著蘇知。
“去你府里吧,我真是有事。”徐佑寧嘆道。
蘇知只身一人在尚州,家就安在不遠處一座二進的小院。兩個男仆,一個門房,一個廚子。
一關好門,徐佑寧便拉著蘇知急急說道:“剛剛下船,我才知道,工部侍郎石茂的夫人上吊死了。臨終前還留下一封密信,揭發工部治河修堤的貪腐。”
聽到這里,蘇知立時明白徐佑寧為何如此焦急了。工部歷來是鐵板一塊,多少任丞相想要拉攏,或是在其中安插自己的人都以失敗告終。筑城建屋、架橋挖河,工部掌握著各種關竅,而且牢牢控制在內部,從不向外泄露。就是皇帝想要一鍋端,新換一班人馬,也找不到可以替代的人選。
大朔朝包括南北大運河在內的水利眾多,每年修整的費用所耗巨大。不乏官員質疑其中存在巨大的貪腐,奈何單從賬目流水上向來看不出破綻,要細究卻又沒人懂其中的門道。
暫不提姜夫人為何自殺,為何告發,這一封告發信是炸開工部大門的絕佳機會。
徐佑寧拿出自己在船上反復翻開的幾本賬冊,說:“實不相瞞,為了弄清工部貪腐,我倒是收買了一個內仆役。他偷偷幫我抄下一部分賬目。但你也知道,這些賬目干凈的很,我們這些工部的門外漢,就是把這賬冊瞪穿了也看不出問題!
蘇知略略一翻,滿頁各種用材、工具名稱和數字,腦袋不由地酸脹難受起來。
“可若是精通治水的人看了,或許能知道其中關竅。”
“工部一塊鐵板,誰會給你看這個。你怕不是指望石茂死了老婆就肯站出來吧?”蘇知把賬冊丟在一邊,坐在椅子上休息。
“劉壽。”徐佑寧說。
“他死了獨子,不會出這個頭的。而且劉敬理就是貪了銀子被砍了頭,朝廷也不會信他!碧K知搖頭。
“劉壽是你老鄉,是你祖父蘇相安排進工部的吧。”徐佑寧說,“劉敬理的事發之后,蘇相就沒覺得其中有貓膩嗎?”
“覺得是覺得,不能拿來當證據,當時除了劉壽,工部所有官員都一致上奏,堅稱是劉敬理為貪開挖河道的銀子導致了清州洪水。祖父在這種情況下幫劉敬理說話,就是明擺的包庇!
蘇知合上眼睛,現在提到這件事,他還能回想起當時劉壽到府中來的情景。
那天下著瓢潑大雨。有人說,這是清州漫壩的河水從平陽城的天上砸下來了。也有人說,那是清州死去的老百姓的冤魂沒有散去,都在平陽的天上等著要說法呢。
什么說法,不過是要有人為這次洪災掉腦袋罷了。
劉壽站在蘇相府邸的大門外,渾身上下被雨水澆透了,卻仿佛沒有感覺似的,固執的不肯離去。
門房隔一段時間,就透過門縫看看外面,嘆口氣。
蘇相明白說了,不見劉壽。劉壽也聽明白了,只是不肯離去。
劉壽堅持說劉敬理沒有貪挖河道的一絲一毫。可整個工部都指認劉敬理是罪人。
蘇知給劉壽送來一把傘,讓他打著回家。他摸到了劉壽的手,那手冰涼。劉壽麻木地收下傘,放在一旁,木偶人一樣繼續站在雨中,雙眼始終望著緊閉的蘇府大門。他固執地以為,只要在雨中待的時間夠長,蘇相終會心軟,見他一面。
他不求別的,只求多一些時間,把清州洪災的前后調查清楚。
時間沒有憐惜他。
仿佛為了平息清州洪災的民怨,圣旨很快頒下,定下了劉敬理死罪。
當時也是神奇,劉敬理腦袋剛被砍下,大雨就停了。太陽從云層后出來,隨之火辣辣地烘烤了平陽城一個多月。那年夏天,再也沒有落過一滴雨。
有人說老天終于息怒了。也有人悄悄說,老天哭干了眼淚,再也不愿施舍一滴甘霖給平陽。
“可是現在不同了,只要劉壽能站出來,找出這些賬目中的秘密,不僅能查出工部的貪腐,也能為劉敬理翻案。當務之急,就是找到劉壽!毙煊訉幱昧恋陌l光的眼睛盯著蘇知說,“算我求你,能不能找到劉壽?”
“找劉壽?”蘇知輕輕往椅背上一靠,手托著下巴,似笑非笑地望著徐佑寧,說:“徐佑寧,你實話告訴我,你是不是被奪舍了!
徐佑寧一愣,隨即怒道:“這時候,你還跟我看玩笑。”
“若不是被奪舍,你的腦子都去哪里了?”蘇知說,“我剛才明明看到劉壽從南巡的官船上下來,你這一路也是坐的南巡官船,現在卻要讓我去別的地方幫你找劉壽?”
“劉壽從南巡船上下來?”徐佑寧猛地一拍額頭,問“你說剛剛見了劉壽,劉壽長什么模樣穿什么衣服?”
蘇知回憶著描述了一番,恰恰和徐佑寧一同趕路的玉水翁一模一樣。
蘇知這番話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最緊要的關卡。徐佑寧腦中電光火石,那些看似無關的碎片此時都緊密粘合在一起,拼成了一副嚴絲合縫的圖畫。
剎那間,徐佑寧知道了幕后之人是誰。
(https://www.dzxsw.cc/book/83141326/2998002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