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再見即別離
津離月再見到那位奇怪的鐘少主的時候,是在人潮散盡的西嶺齋。
她自從浴火后,記憶力便有些不好。
常常在腦中浮現一個從未去過的場景,然后自己在那場景中忙活著什么。
或是在研磨藥材,或是對爐烹茶,或是在一個陌生的城頭,或是在一葉隨波的小舟。
而那場景中好像又不止她一個人,有時候是李不言,有時候是蔡云歸,還有一個永遠都記不起臉的身影。
李不言說,這是他們曾經經歷過的幻境。
津離月想到了那天她問鐘少主,他們是不是一起去過幻境?
那位鐘少主說是。
想來,那個身影應該就是鐘少主了吧。
可每每她將鐘少主的臉往那個身影上安的時候,她的腦袋就會劇痛不已,靈核處的靈力也會運轉凝澀。
這種凝澀之感常常發生,只有在西嶺齋才會好些。
李不言一邊納罕王姬變得越來越上進,越來越像君上,一邊在老夫子的眼皮子底下跟她插科打諢。
“王姬你這樣,純粹是因為學習的不夠,學得不夠深入,像我——”
李不言指了指自己,“一看就是那種對于學習十分熱愛之人,所以,我對于西嶺齋是一種了然般的厭倦,沒錯!就是厭倦!”
蔡云歸的白眼快要拋到天上去了。
津離月沖李不言發送了一個和善的笑容,李不言心中一緊!
果然!下一刻,津離月高高舉起了胳膊,在得到老夫子的授意下站起身來,脆生生地說:
“夫子,李不言說,他對您剛剛課上所講的那些已經做到了了然于胸,希望您能考校一番,讓學生們長長見識。”
老夫子摸了摸自己的山羊須,高興地說:“哦?果真如此嗎?”
津離月拿出了十萬分的誠懇,在李不言幾近自閉的目光中重重點頭。
不一會兒,李不言在夫子贊許的目光中站起身來,臉一扭,脖子一橫,放棄掙扎般道:
“夫子,蔡云歸說,他能比夫子講得更好!”、
蔡云歸:“???!!!”
我跟你心連心,你跟兄弟玩腦筋?!
一堂課下來,雞飛蛋打、電閃雷鳴、噼里啪啦、哇哇哇哇、、、地度過了。
友誼的小船翻了一整條河。
等到散學時,三人回了唯洛宮等待傳膳的時候,都不愿意將和好的小手拉一拉。
憋了一會,津離月誠懇發問,“都這樣了,你們也要吃完飯再回府?”
蔡云歸沒好氣道,“怎么滴?吵個架還要拆伙啊?”
李不言噘著嘴說,“我回家后,爺爺怕是已經從祖宗祠堂里,請出來一根開過光的戒尺,然后在門口等著我了!”
他悲憤莫名,“被打死前至少要給口飽飯吃吧?!”
“我今天吃到大廚手都炒酸了再回去!”
正說著話呢,津離月突然發現自己發髻上的一根發簪不見了,思來想去,估計是落在了西嶺齋,便說要回去尋。
棠執忙到,“王姬先用膳吧,棠執去幫你找。”
津離月拒絕了,“我回去看看還有沒有別的遺落的,你也不必跟著了,我一個人去。”
等出了唯洛宮,津離月也松了一口氣。
今日總感覺心神有些不寧,她說是出來尋發簪,其實也是想自己多走走。
等到了西嶺齋時,除了遠處幾個灑掃的宮人外,再無一個學子。
這也襯得玉蘭花枝下的那個人,是那么的明顯。
或許這種明顯也并不是因為人少,那人的身量氣度,非凡長相,好像生來就是人群中最光鮮的那一個。
津離月上前,問道,“你怎么在這里?”
鐘渡遠側身回眸,大片的玉蘭花枝在他的身后展現,愈發襯得此人君子如玉。
鐘渡遠溫聲道,“我在等你。”
津離月微微蹙眉,“等我?你可知西嶺齋早已散學,我要不是——”
“要不是因為這根簪子,你也不會折返對嗎?”鐘渡遠道。
隨著話音,他的掌心在津離月眼前攤開,上面呈著一根巧奪天工,款式簡單大方的鳳簪。
看到鳳簪的那一刻,津離月眼神一亮。
就是這個。
她不知什么時候得來的這根簪子,但不論用料還是樣式,都是她喜歡的。
津離月伸手去拿,卻不料對面那人此時將手一退,隨即整個人往前走了兩步,就站在距她不到一尺的地方。
津離月驚得正要往后退,清朗的聲音自她頭頂傳來,“別動,簪子要歪了。”
原來是在給她戴簪子。
津離月的臉立馬變得有些不自然,但好在如今她面前只有對方胸膛的一處布料,沒人看得到。
不多時,鐘渡遠后退一步,然后細細端詳了一下,“甚好。”
津離月也伸手摸了摸,大概能判斷出對方插戴在了哪個位置。
的確不錯。
鐘渡遠問道,“你喜歡這個簪子嗎?”
津離月嘴角含笑,“喜歡,在我所有的發飾中,我最喜歡這個簪子。”
鐘渡遠神色柔和,嘴角噙笑。
隨后她又道,“你剛剛說等我,等我做什么?”
不知是不是她的錯覺,總覺得對面這人自她的話說出口后,又陷入了一種不太高興的情緒中。
半晌,才聽鐘渡遠道,“我要走了。”
津離月立馬抬眼追問,“是回胥引之境嗎?”
鐘渡遠點了點頭,“對。”
津離月愣了一下,說,“那祝你一路順風。”
鐘渡遠輕笑一聲,“就這些嗎?”
津離月轉了轉眼睛,老實回答:“就這些。”
鐘渡遠說,“不想為我踐行一下嗎?”
津離月忙不迭搖了搖頭,“我不想踐行,總感覺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這輩子,下輩子,我都不要給人踐行了。”
鐘渡遠:“。。。。。。”
等到津離月走遠了,鐘渡遠才笑出了聲。
他想起了之前在胥引之境時,他整理雙親遺物,竟然找到了母親早就準備好的,給他未過門妻子的禮物。
這禮物甚至在他出生前就準備好了,只是一直沒有拿出來。
小時候只聽父親說,要給自己的師弟一個大驚喜。
那時他年幼,這話也從未細想。
后來來到津離,不知怎么鬼使神差地將這禮物放在了虛囊袋里。
再后來,在無垠處前聽到了父親與叔父的對話,才知他那么多年的執念是什么。
然后就是閔河鎮的元宵燈會。
游少爺覺得整條街的首飾,都配不上他未婚妻的芳姿。
于是偷偷從身上將這簪子拿出來,給錦七小姐戴上了。
那時游少爺問錦七小姐,喜不喜歡這根簪子。
錦七小姐正競猜兔子燈的燈謎而忙得不可開交,所以也沒聽到游少爺的詢問。
后來兔子燈沒猜到,這事也不了了之。
但幸好,什么痕跡都沒留下的閔河鎮留下了這根簪子。
也幸好,當時沒有聽到的回答,現在聽到了。
(https://www.dzxsw.cc/book/83031026/3636593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