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殿試6
于是乎,群臣開始提筆投名。
與此同時,楊潛仁忽問道:“這么精彩絕倫的辯論,朕不可投票嗎?”
李小天禮拜道:“回陛下,您就這不必投了,您若投票,我們這些大臣哪還敢動筆啊,萬一我們選的人和陛下不一致,那豈不是犯了違背圣意之罪?所以,陛下和王子們還是靜候佳音吧。”
“陸卿說的倒也在理,既然朕讓你做了殿試主考官,這殿試之事,暫由你說了算。”楊潛仁話完,李小天剛以為其不會在湊熱鬧,誰料,其突然繼續(xù)道:“朕不投票,那念票總歸是能行的吧,你說呢,陸愛卿?”
“陛下金口玉言,由您讀票,那是再好不過了。”李小天回道,咋一聽,這個要求合情合理,深一想,細思極恐,當然,李小天還是那句話,這個殿試官他當與不當都是無所謂的,也就是說,無論楊潛仁有任何想法,任他來去,自己不動如山。
片刻后,投票由劉公公悉數(shù)收了上去,呈交與楊潛仁。
楊潛仁接過選票,又道:“朕來念,陸卿計票。”
李小天拱手稱是。
“尚央。”
“汪岸仕。”
“汪岸仕。”
“杜白。”
“尚央。”
“章算。”
……
就這樣,沒多大會兒,楊潛仁收上的投票已見底,票已讀完。
楊潛仁票讀一半的時候,李小天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不大對勁,因為汪岸仕和尚央的得票要明顯高于杜白和章算,李小天向來心思縝密,瞟了下在座的大臣,瞧他們臉上亦寫滿疑惑,如此,李小天便可推斷出他們之中絕大部分的人應(yīng)該是把票投給了杜白和章算的,而負責念票是楊潛仁,也就說,應(yīng)該是楊潛仁故意念錯票,果真這樣,卻又讓李小天煞是費解,作為一國之君,他有什么理由要做這么跌面的事呢?
“圣心難測啊!”李小天心嘆,隨后報告自己的統(tǒng)計結(jié)果:“回陛下,眾臣投票是,汪岸仕十四票,尚央十三票,杜白和章算各得七票。”
楊潛仁聽得,只道:“殿試投票既畢,按照結(jié)果,汪岸仕是本次國考的狀元,尚央為榜眼,杜白和章算既然票數(shù)相平,國考變革,那就改革到底,名次也可并同,杜白與章算均為探花吧,眾卿意覺如何?”
“陛下英明!”
眾臣起身拜贊。
楊潛仁隨后總語道:“至此,朕宣布,此次國考正式結(jié)束,散朝!”
話完,楊潛仁從王坐起身離去。
眾臣禮送。
待楊潛仁離開后,群臣散去,李小天特別地瞟了一眼拓跋缺的位置,卻未見其人影,順帶一起消失的還有拓跋洺顏,上朝不積極,下朝第一名,坐在離大門近也近的好處。
跟著誰進來,就跟著誰離開,由李小天帶來的七位考生,當然也得與李小天出宮,只是,李小天剛出大殿門,被劉公公叫住了,他說,陛下喊他去一趟。
無奈,李小天只得跟劉公公走一趟,順帶叮囑讓他們先行出宮,回到聚賢樓,后續(xù)的事情會有專門的人安排妥當。
御書房。
“你覺得朕方才對殿試的排名如何?”
李小天一進御書房,楊潛仁邊批閱著奏折,邊問。
“陛下深謀遠慮,那自然是最合適的排名。”李小天滴水不漏地回道。
楊潛仁道:“是嗎,談?wù)勀愕睦斫狻!?br />
“臣不敢妄揣圣意,何況,圣意又豈是微臣能夠臆測得到的。”李小天回復(fù)依然無懈可擊。
“你這才當幾天官,就變得這么世故圓滑,在朕的面前就別玩打馬虎眼那套了,朕沒那么小心眼,拿出你當初舌戰(zhàn)群臣意氣風發(fā)的狀態(tài),直說不妨,不予怪罪。”楊潛仁道,作為一國之君,閱人無數(shù),這種諂媚之話聽得耳朵都生繭了,自是能輕易看破。
“陛下快人快語,那微臣也就不再藏著掖著了。”李小天頓了頓,繼續(xù)道:“陛下所報的寫票與大臣們的投票應(yīng)該有所出入吧。”
“嗯,確實不一樣。”楊潛仁毫不避諱,如實回道。
李小天追問:“臣想知道陛下為何這么做?”
楊潛仁終于放下奏折,停下手中的筆,意味深長地反問:“你喜歡登高望遠嗎?”
李小天雖有些不明所以,還是回道:“臣很喜歡。”
“那你肯定知道,山下的風光與山腰的是不同的,山腰的景色與山頂?shù)挠质遣灰粯拥模粋人,站在不同的位置,所看到東西是有很大差異的,現(xiàn)在,你應(yīng)該知道我為何會這么做了吧。”楊潛仁含蓄地打了個比方。
李小天思索了片刻,不由搖了搖頭,道:“臣知道陛下的意思是讓我換位思考,但臣終究是不會達到陛下那個位置,所以,恕臣愚昧,沒能領(lǐng)悟。”
“方才殿試,誠然,杜白與章算的辯論要比尚央和汪岸仕的出彩,但是,有些東西明明人人知道它就是這樣,可心里接受不了它就是這樣,只能自欺欺人地以為它就是這樣,這就是現(xiàn)實,很殘酷,你能理解嗎?”楊潛仁提點道。
“好像明白了些許。”李小天回道,楊潛仁講得依舊模糊,好在自己悟性高。
楊潛仁道:“講來聽聽,看看你和朕是否能心有靈犀,一點便通。”
“杜白與章算的論點別出心裁,老辣而貼近真實,讓人共情,但是,于治國之道而言,兩人的觀點是不適合主流價值觀的,還有憤世嫉俗的嫌疑,如果此次殿試兩人獲得狀元榜眼,那就說明陛下默認了兩人的觀點,試想想,努力難成事,以怨報怨,倘若成為主流思想,只會讓人消極沮喪,甚至于會引起動蕩,這就好比走在漆黑的夜里,總得給點燈光,才能有動力走下去,即便燈光很微弱,希望總歸是能讓人忘卻絕望的,哪怕這希望很渺茫,趨善厭惡,人性使然。”李小天說出心中所想與分析。
“知朕者,陸卿也。”楊潛仁開懷道,到了他這個地位,曲高和寡,難得能被人理解,十分不易,聽到李小天準確地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平時泰然自若的他,也難免情緒有了波瀾。
楊潛仁頓了頓,繼續(xù)道:“對了,你是本次國考的主考官,杜白與章算的工作就交給你了,他們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切莫因此而心有別扭。”
李小天回道:“陛下大可放心,只要他們有為國為民之志,想必也不會因名次就生嫌隙,畢竟,無論他們官位高低,都能為百姓謀福,能寫出那種改革文章的人,想來覺悟應(yīng)是不低的。”
“有你這句話,朕就放心了,這些日子,你辛苦了,瞧你這個樣子,應(yīng)該要即將沖通督脈,到達通脈八層,這里有些到時候突破所用來鞏固元氣的丹藥,你回去好生修行吧。”楊潛仁說著,拿出一小瓶丹藥給李小天。
“謝陛下。”李小天禮拜接過,隨后離去。
(https://www.dzxsw.cc/book/82987888/3752959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