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卷一:28章:山村大年夜
<>第二十八章
爆竹聲聲辭舊歲,彩燈盞盞迎新年。從大年二十九開始,李家灣村里就更熱鬧了,出門在外的后生們都從外面回來了,個人拉客的小班車一趟接一趟的開進村里,來送從外面回來的人們,成了家的人們拖家帶口,大包小裹的提蛋著,熱情的上前和看熱鬧或是等兒女回家站街的村民們打著招呼。
子林用摩托車帶著金玲和孩子娘倆回岳母家呆了一天,下午就返回來了,李德貴老倆口、子林一家人、子安和子平一大家子人在大年三十這天,一大早起來就開始打掃院落的衛生,張掛燈籠,張貼春聯,貼完春聯就響爆竹,子林娘和金玲在炕上灶火里忙碌著準備過年的飯菜,村里各家各戶的煙囪一整天冒著青煙,家家窯里的大鍋小鍋在油煎火燎的烹炸煎炒涮,煮肉炒菜的香味飄滿了整個村莊,空氣中混合著爆竹的硝煙味,大人小孩的說笑和吵鬧聲,年味滿村串著走,大年來了。
過年是一年中最放松開心的日子,大年三十晚上,德貴老倆口和小子們、媳婦孫子一大家子人在窯洞里忙乎著,一大家子人晚上擠在炕上喝酒吃飯,看春晚,捏餃子,處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一家子人興奮的訴說著來年的打算,盤算著怎么也得給小子們張羅媳婦的事,還是娶上媳婦成了家之類的老生常談話題,只不過隨著形勢和條件轉換有了新要求和標準。
電視里春晚節目熱鬧說唱很熱烈,窗外燈火閃爍,寒風中漆黑的夜空中升騰起嗖嗖啪啪作響的焰花爆竹,閃照打亮了村落上的夜空。看春晚熬夜到子夜凌晨,電視賀年鐘聲鐺鐺的響起,電視里和德貴家里歡呼聲也是一片歡騰,子林孩子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們挨個問好,伸著雙手吵著要壓歲錢,大家也互相問了平安,鬧騰了好一會兒,夜色中的村里接連響起了音樂和不斷地響炮聲,煙花照亮了寂靜的夜空,子林和金玲怕夜深了熬夜難受,便帶著孩子回自己家的窯里去睡覺了,子平跑著去找二野人和二和尚喝酒打牌,子安不愛湊熱鬧,他像個閨女一樣的坐在炕上陪著德貴老倆口熬夜過年,這個時候,他才知道自己上面有大人們安在是多么溫暖,多么幸福,多么美好,自己感覺到永遠不會終老。村里喧囂鬧騰到凌晨二三點了,熬夜過年夜的人并沒有多少能堅持下來,除非是整夜喝酒打牌的人們。村里面開始從熱鬧慢慢恢復到安靜,偶爾有幾聲煙花爆竹凌空飛起,響著串亮了村里的天空。子安卻無困意,過年回家消遣的日子太美了,如童年一樣無憂無慮,暫時不用想別的麻煩撓心的事。側頭一看他的父母倦著身子躺在被窩上流著口水打著鼾熟睡了。他定定地盯著父母已經老邁花白的頭發和蒼老的臉,眼淚悄悄地滑落下來,他掏出一張德貴的煙盒紙攤開捋展,腦海中任由激情升騰,思緒飛揚,用油筆寫下一首即景小詩,他想準備以后讓亞娟和呂霞看看,他也是個有文藝情懷的小青年,不單純是一個簡單的小工人:
過個祥和快樂年
寒霜積雪
浮飛的黃土沫
星落在家鄉的窯洞
母親起勁的和面
揉搓著希望和心愿
父親叨著煙拌餃子餡
胡蘿卜亂豆腐豆腐皮碎蝦皮
雜七雜八比肉多
不時有掉落的煙灰攪進去
只有滿村跑跳的孩子
招搖著哭鬧才穿上的新衣服
衣兜里的鞭炮和糖塊混在一起
揣滿了年味兒
七姑八姨積攢的閑話兒
讓亂串門的孩子放的沒了影兒
窯頂煙洞口飄舞著
大鍋里水煮油煎的青煙
窗戶玻璃貼上鮮紅的窗花
連驢棚豬圈樹上貼滿了春聯
村里人過年沒有多少錢
響炮也是按鐘點盤算
不過有小子的鞭炮兒可以多點
花炮更是不可多見
只有不要錢的旺火隨便點燃
打工回來的小青年
瞎顛亂串湊在一起耍小錢胡侃
聽的沒出過遠門的鄉親們把頭直點
就是父母有點深淺
有能耐也不領個媳婦回來過年
除夕夜才舍的把燈點全
捏餃子等著看春節聯歡
莊戶人點燈都舍不得
存心讓電視一直歇到晚上八點才開演
看完總說這晚會不是給咱演的
怎么一年不如一年好看
爆竹聲中起大早
點旺火燒生飯響大鞭
攆著孩子上親戚家拜年
這一天的人家最大方
家家都有隨便吃的餃子燒酒和香煙
紅糖茶水就糕點
過年人人臉上紅滿天
老人說就怕過年
過了六十就的按天算
小孩就盼過大年
可以掙點壓歲錢
男人們就著酒勁聊大天兒
只有過家的女人精打細算
盤算著開春種地要花的錢
還得給侄男外女找的對象壓歲錢―――
他寫完反復呤讀了幾遍,自我感覺有些小得意,便收好煙盒紙摧在褲子口袋里,清醒的大腦反復想著亂七八遭的生活瑣事,慢慢地困意襲上身來,一閉眼睡著了。
初一凌晨四點時候,村里的夜空還是漆黑一片的時候,村里面突然好像燒開的開水鍋滾著一樣沸騰起來,煙花爆竹接連不斷地開始炸響著,閃亮著天空,焰花閃亮尖叫升上空中,爆竹輕脆或是悶聲在空中炸響,點旺火的柴堆噼噼啪啪地爆響著,飛起的火星和灰沫子隨寒風四處亂刮著,撲打著窗戶。子安一轱轆翻身就起炕,他娘已經開始在灶火上燒水了,德貴在院子里喂牲口,他嘴上叼著煙卷給毛驢添料加草,給雞喂食,現在家畜少了,養豬羊已經顧不過來,也不養了,所以他說的六畜興旺家里只有兩畜了。德貴拿著掃帚唰唰地清掃著院子,把幾捆干甘草立住,準備起點旺火的柴草堆,等家人齊全了一起點旺火。德貴早早地把院子里的街門打開,等著子林一家子起大早過來,天空中零星飄著小雪花,再來一個好年景,德貴祈盼著。
子林一家子終于過來了,大小人都穿戴一新,很幸福美滿的一家子,孩子大聲叫喊著“爺爺好、奶奶好、二爹三爹好,”一路小跑進了窯向他們大人們挨著個問好,子安娘一把摟過孫子親了一大口,隨手給了孩子一百元壓歲錢。子安給哥哥嫂子問了好,給侄子一百塊壓歲錢,金鈴說你還沒成家不能給,子安不依,就這一個侄子怎么能缺禮,多了也給不起。子平一夜沒睡覺,眼紅紅的,他和二和尚、二野人喝酒玩牌玩了一夜,一臉困倦顯得很困乏極了。哈唔哈唔的大張著嘴不停地打哈欠。大家都在院子里站著,德貴點著了柴草,火焰升騰,旺火飛竄,火星和灰沫子著隨風飄飛著,映紅了這一大家子幸福的笑臉。
清晨七點天放大亮時,村里的人們開始做飯拜年,焰花爆竹聲漸漸淡下來了,只有偶爾零星響起的幾聲。子安和子平按鄉俗要到村里叔叔大爺舅舅等大輩子親戚家串門拜年,同時也要感謝人家當年借錢解困的幫助,還份人情,反正他倆從小就習慣這種拜年鄉俗了,村里也沒多少家自家親戚,他哥倆走了一遍親戚家問好,回到家里時,太陽高升起來了,暖暖陽光照著新春的土窯洞,零星小雪落在地上早已消失的無影蹤了。
大家又圍坐在炕上,每人碗里盛有熱氣騰騰的餃子,爺仨個喝著酒拉著話,突然子林小子嘴里“嘎砰”一聲響,咬出個鋼镚子來,大家笑著說數他有福,小家伙卻咧嘴哭了起來,他把牙蹦了。這時有村里親戚家的孩子們過來給德貴老倆口拜年問好,子林、子安、子平哥仨連忙跳下炕來讓坐,看看天色也不早了,德貴說讓他哥仨看誰去地里給爺爺奶奶上墳去,子林胃里不舒服,怕地里寒風大難受,子平困的一夜沒睡就想睡覺,子安說他去吧,侄子跳躍著要跟他去地里玩,子安答應了。
村外的田野風干硬也挺大,亂的臉有些疼落著灰土塵。不過小孩子卻不在乎這些,子林兒子一路上蹦跳玩耍著。去田間地頭上墳的村民們人不少,手里提著奠典親人的祭品,每逢佳節倍思親,大家思念親人的心都很沉痛,互相碰見面了并不問好,只是相互點著頭。
子安拉著侄子的手上完墳從地頭出來,迎面碰上萬華叔拉著一頭毛驢在一塊田地埂壟上迎東方站著,子安和萬華叔點了頭打了招呼,侄子卻脆聲聲地向萬華叔問了聲:“爺爺好。”子安急忙捂了下侄子的嘴,萬華叔笑著說:“小孩子嘴里有貴言吶,他說好我就好。”他告訴子安初一早晨拉毛驢出來朝東方太陽升起的方向吼叫叫“迎喜神”,祈盼今年六畜興旺,風調雨順。他在口外還有親人,過年一到這個時候,他心里就難受了,可是現在年紀老了也走不出去了,所以他只能這樣祈福著他的親人歲歲平安。人老多情,落葉歸根,子安過這個年才明白了,為什么像他的父母親人、萬華叔和鄉親們對這片黃土地愛的如此深沉。
村里的年過的真是快,并沒有多少娛樂活動,村委會也沒有錢辦喜慶的文化活動,以前還組織村民們搞搞“查燈”社火和唱戲、扭秧歌之類的活動,現在卻是吃飽喝足就打牌,有的青年人玩的大,輸了好多。許多青年人讓父母從年前祈盼回來到后來過了年攆著快走,初六七就從外頭回來的人開始漸漸地又走了,村里又空寂下來了,只有留守在家的老人婦女們孩子們在街里空轉悠著,看看誰家的孩子還沒走了。
子安和子平也盤算著準備回去上班的上班,開工的開工。子華一家子于初六才回老家來拜年,年味漸漸淡了沒了,日子又恢復了往常的安靜,正月十五這里也沒有小時候那樣熱鬧的社火活動了,萬華叔的順口溜也很少聽到了,沒有年輕人,村里就沒有了活力,像斷了根的樹干枯萎著。
二和尚跑來找子平,說子平能不能陪他去趟定州,他要去倒插門當招女婿,因為他家里父母身體不行,哥哥沒膽量挺窩囊,他的事只能他自個張攬,所以他想讓子平和他去定州相親探探招親事宜的深淺。
子平知道當招女婿是他們村年輕人這些年來出現的新現象,村里人家窮,好多人家有大小子沒錢娶不起媳婦,到富裕地方倒插門當招女婿的青年人挺多,有的去了正定、定州一帶的農村,有的去了山西侯馬、長治一帶的農村,村里招出去的這些后生有十多個,這些年來大多在外做招女婿回老家很少,聽說去了講究好多,有人挺受制。二和尚選擇這條路能行的通嗎?二和尚說他被春蓮坑的實在沒能力東山再起了,也不想去大同了,看見舊地就傷心。年前有個定州彈棉花的販子叫張賽英來到他家里,聽說了他的遭遇特別同情,建議二和尚去他老家招親,他村里有不少的適齡女人正招贅選婿呢,二和尚去了肯定能成功,他還會蒸饅頭掙錢,那地方一年兩季產小麥,挺適合他成家立業的,二和尚讓這個走江湖的人說動心了,不過這次他留了個心眼,讓子平做伴陪他去,他上不行當了。
子平一個人也沒出過遠門,二和尚又沒有社會經驗,他們犯難了,子安說他和他們一起去吧,至他參加工作來沒有出過遠門,廠子上班也不著急,倆人一聽高興壞了,子安有文化,性子還穩當,出門算個有主意能商量的人,恰好二野人來和他們告辭,說他要回北京繼續包大棚種蔬菜,子平說了準備去定州幫二和尚招親的事,幾個人一合計,干脆四個人一起走,二野人從北京下車,他們仨個從北京坐車到定州,再返回大同,子安和子平說,他想借這次出門同子平返到大同去看望素嬋,寬慰一下他年少的心,子平高興地說太應該了,說不定素嬋會有新面貌讓子安吃驚呢。哥倆商議著收拾好行包東西,告別了爹娘,同二和尚、二野人踏上了去北京、定州的行程之旅。
(https://www.dzxsw.cc/book/8277/505855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