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淌過歲月靜靜的河 > 第一部卷一:25章:滾熱的炕頭

第一部卷一:25章:滾熱的炕頭


  <>第二十五章

  太陽從東山高高升起,陽光并不熾烈,冬日的暖陽照在黃土窯洞上,透過窯洞窗戶照在大白刷的土墻上暖洋洋的,李德貴和老伴兒靠在摞在一起迭著的被褥鋪蓋卷上,炕頭燒的熱乎乎地,老倆口剛剛吃過土豆燜粥拌豆腐的早飯,自家腌制的咸菜味真濃,窯里串著酸菜味,這里農家飯冬日一般分上午和傍晚一天吃兩頓,德貴拿著牙簽在剔著牙瞇著眼曬太陽。

  老倆口沉默了良久,子林娘扭頭問老頭:“今兒幾號了?子安和子平快回來了吧?”看來,子林娘真是想在外的孩子們,以前這倆個大小子在家里晃悠時太發(fā)愁,現(xiàn)在是離開身邊想的愁,近二年來,子安、子平真是回家太少了,除了每年春節(jié)回來待個兩三天,連八月十五也很少回來,現(xiàn)在倒是能接到兩個孩子捎回來的錢物,就是見面少多了,現(xiàn)在要是能見上倆個小子的面才是當娘的心愿。

  德貴倒還好,打勸子林娘說:“讓他們趁年輕多奮斗對著嘞,老回家分心,再說還有子林一家和子華老回來,咱們也不稍地慌。”

  老倆口琢磨著是不是該給子安或是子平再張羅張羅對象的事了,小子們一天不成家,當大人的心就擱不下,反正他們整天琢磨的也就是這些事,給兒子們成家立業(yè),娶妻生子,傳宗接代,天經地義,孩子有了自個的家業(yè),倆口子的任務就算完成了。想起去年在興坪鎮(zhèn)里黃老師給子安介紹對象相親的事,真是不好應承啊,遠超出他們的承受能力范圍了,現(xiàn)在也不怨年輕閨女們提條件,往死里愣要,誰家嫁娶也是要個現(xiàn)成差不離,可農村主要還是靠天地里死氣費力地死受,咋也掙不來。

  這時忽聽得土院子的院門嘩啦一聲響,是子林推著自行車進院來了,后面跟著金玲。倆口子帶著不少東西,打好自行車,他倆費力地把吃食之類的東西搬進窯里。現(xiàn)在在老倆口跟前忽繞的也就是子林倆口子了,子林平時在鄉(xiāng)里上班不常在家,金玲和孩子在家,只要灶上做口好吃的就給老倆口端過來,越發(fā)比年輕時懂事孝順了,在老倆口眼里,她比子華當閨女的還親近呢。

  李子林倆口子進了李德貴家窯洞堂門,和德貴說金玲哥哥孫子豪中午要來他家里吃飯,他從縣上下鄉(xiāng)來調研,順便來看看妹妹,也過來看看德貴老倆口。李德貴一聽馬上跳下炕趿拉上鞋,急聲問:“真的,他舅這就來呀?”

  孫金玲一笑說:“爸,我哥也不是什么金貴之人,著什么急呀?家里有什么吃什么,他也不是什么愛挑理的人,都是農村長大的,隨和點吧。”

  誰知德貴不依,連連說:“不成不成,咱來的是貴客,不能慢待,人家不說是縣官,就是孫子的舅舅也占理呀,”一扭身跑出去了,金玲攔也攔不住。

  不一會兒老漢從外面回來了,拾回了豆腐、豆腐皮,還抱著一大懷抱的花生米、火腿腸、魚罐頭之類的零碎吃食,進了窯就唉聲嘆氣地念叨著:“咱這窮地方,什也沒有,就點這。”

  子林笑著說:“爹,這就足夠了,就他們幾個人能吃多少,孫子豪說了,就吃大熬菜油煮糕,他就好這一口。”

  子林娘也在炕上爬上爬下的用苕帚打掃抹擦著炕,不住聲地說:“咱這破窯爛席的家,咋讓人坐吶,”這老倆口的舉動反而讓子林倆口子覺得未免太多心了。

  太陽正移,接近晌午時分,孫子豪和司機提著酒和水果走進了德貴的院子,院子里有一股油煮糕和熬燴菜香味撲鼻而來,子豪進院就喊著“老叔、大嬸,”德貴歡歡的跑到院里拉著子豪的胳膊,滿臉堆笑地招呼著讓他進屋,子林娘也推著子豪上炕坐,老倆口真是太熱情了,子豪的司機是個年青人,坐不慣炕,就在地下的小板凳上坐下了。

  孫子豪氣派不大,像個農村干部,滿臉春風,氣色不錯,談吐自如,他盤著腿坐在炕上,和德貴老倆口拉起了家常,并說他調回縣里上班有了休息規(guī)律,不比鄉(xiāng)鎮(zhèn)里工作沒規(guī)律,所以精神頭氣色好多了,他說他也是在土炕上長大的孩子,一坐炕上心就踏實多了。

  李德貴說:“你這個大干部不簡單呀,這些年來多虧了你照顧,要不李子林也沒有今天,我老漢欠你家的人情太多了,你們又把金玲這么好的女子嫁到這個窮家,讓她受苦不過意呀,家里小子們多,讓金玲也沒享受多少福。”

  孫子豪連連擺手:“老叔言重了,咱們結親是對著咧,都是正經人家,金玲跟著子林對著呢,子林我從初中教他就看好他,他是咱農民的孩子,踏實勤快,這樣的男人并不多。”

  子林和金玲在灶火上忙乎著做飯,也沒湊上前來搭話,聽到他們在表揚他倆,反而覺得不自在了。這時,常過來串門的鄰居趙萬華大叔推門進來了,一見李德貴家有生客,轉身就想走,孫子豪和李德貴攔著他不讓他走,被子林攔住硬是推上炕坐著,等開飯了和他們一起喝酒。

  趙萬華大叔盛情難卻,撣坐在炕沿甩脫了兩只棉布鞋,拍拍腳上襪子上的土氣,湊上炕來掏出裝著的香煙給德貴和孫子豪遞煙卷,又扔給灶火里在燒火的子林一支煙卷,孫子豪劃著火柴給萬華叔點火,又給德貴點著了煙。一霎時,香煙味串滿了一炕,子林娘怕煙嗆,去另一間窯里洗菜去了。

  這萬華叔小時候跟隨老輩子出過口外生活多年,后遷回這里的老家,以前集體生產隊他可是個活躍人,扯著嗓子能說會唱,張口就來,特愛說笑,以前村里搞“查燈”社火活動時,他是領頭的人。

  “查燈”只在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前后舉行,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xù)。根據(jù)當?shù)亓曀祝看慰斓皆?jié)的晚上,家家戶戶要把所有燈點亮,等待群眾自發(fā)組織起的查燈隊來查燈。查燈簡單的說就是由群眾自發(fā)組織起來的一部分人敲鑼打鼓、文藝表演加以“道四句”的形式挨家挨戶送去祝福的一種活動。

  查燈隊的組成:一般是前排舉著各色小彩旗的旗手;中間為表演隊(由各種樂器演奏者和扭洋歌、踩高蹺或社火等表演者組成);后排為跟隨觀看表演的群眾。每入一戶大家自動圍成一個圈開始表演,有人想“道四句”送祝福的時侯就可將手臂高高舉起(由于活動熱鬧喧囂,表演時聽別人說話不方便,故以舉手示意)。“道四句”一般是送祝福者即興發(fā)揮,四句的文字可震撼人心,可幽默搞笑,可歡樂喜慶,可長可短...總之,只要是四句話文字字數(shù)相同即可,如果寓意深刻,文字押韻那就更好了。此時有一人舉手示意,所有鼓樂器停止敲打演奏,所有人停止說話,舉手者常常是萬華叔。

  他高舉著手開始高聲道:“龍游東海,馬放南山,龍馬精神傳萬代!”眾人齊聲高呼“夯”;

  夯聲落時,萬華叔繼續(xù)道:“虎嘯西崗,牛耕北國,虎牛威力震千秋!”眾人再次齊聲聲呼“夯”;

  夯聲落時,萬華叔繼續(xù)道:“綠抹柳梢,紅燃花萼,燕舞鶯歌相比美!”眾人三次齊聲高呼“夯”;

  夯聲落時,萬華叔繼續(xù)道:“春臨世界,喜降人間,龍騰虎躍競爭先!”眾人四次齊聲高呼“夯”。

  夯聲落時,鼓點敲打開始,(中間可穿插戲曲、二人臺、現(xiàn)代歌曲或社火表演)。查燈隊沿村里每戶人家走訪唱贊詩,道四句,說的好圍觀的人一起喝彩拍手叫好。表演完畢,為了討個好口彩,每戶人家還要準備些煙酒糖果點心等給他們查燈隊表示感謝,活動其間農戶可點燃篝火或根據(jù)自家經濟情況燃放煙花爆竹,寓意著新年生活紅紅火火和對更加美好的新年的一種釋懷。

  李子林想起那一年正月十五晚上,村里人都聚集在他家的院子里,萬華叔在他家院子里邊舉手邊高聲喊道:

  德貴家里出貴人,

  三個小子釘金釘,

  好比天王賽李靖,

  翻江倒海入天庭。

  然后圍觀的人群一片叫好聲,萬華叔越道越帶勁,又四句出口成章:

  窯洞暖來燈光明,

  翻身全靠東方紅,

  吃穿不信土地神,

  全靠黨的領導人。

  又是一片稱贊喊好聲―――

  如今的萬華叔和爹娘一樣開始邁入老年,他們的人生年華隨歲月走入了過去那個年代,但他們的敦厚樸素的精神至今發(fā)揚著,子林邊拉風箱邊想著過去的往事,不禁笑出聲來,惹得金玲奇怪地看著他。

  孫子豪主要是想聽聽德貴和萬華叔對當下的三農政策和扶貧攻堅有什么想法和看法,這也是他近來老不斷下鄉(xiāng)入戶調研想真正了解的,調研不能只是在鄉(xiāng)鎮(zhèn)里聽取,還得到老百姓炕頭上來聽聽。德貴和萬華叔也說不出個什來,只是各自把家里、地里的情況和孩子們的情況說了說,德貴和孫子豪說:“我們這一代人和土地打了多半輩子交道,有離不開的感情,可子安他們這一代就不行了,沒有在地里勞動過多少,現(xiàn)在就在外不著地,怕是以后沒人種地了,現(xiàn)在地里缺勞力,沒年輕人,地里也沒大投入,還得靠天吃飯,扶貧也是撒鹽面,不能說政策不好,可是收成不行說什也是白搭,農村里現(xiàn)在留不住年輕人了,成家娶媳婦要的狠,也不在農村住,要進城,怕是以后村里成空村沒人了。”

  孫子豪點點頭,他也是農村的,走那里也是這樣的情況,讓農村人來說怎么辦,真是個大課題。

  萬華叔說著鏈子口:“農民有三愿:燒炕用碳,做飯用電,下地不旱。還有三盼:一盼風調雨順保收成;二盼國家富強保安定;三盼兒女成才懂孝敬。”

  孫子豪哈哈地笑著,對這位風趣的大叔翹指夸贊,倒是德貴說:“這老漢不識慣,越夸越來勁,串子口說的沒個完”。

  炕桌上熱騰騰地油煮糕端上來,藮著白糖吃又脆又甜;亂忽忽的大熬菜豁了一碗又一碗;小樽燒酒喝了一杯又一杯,孫子豪放的開,吃的起勁,就是他的司機吃不消這硬飯菜,吃得直皺眉,子豪硬讓他吃了兩大碗菜,憋的這后生直叫喚。

  李德貴今兒高興,喝的有些迷糊,不單因為孫子豪是兒媳婦的親哥,更是縣上的大干部,他這寒窯可是四處放光吶,起碼村里人不敢小瞧。孫子豪抹著肚子說吃的太飽了,要回縣上去了,德貴想挽留孫子豪多坐會兒,子豪說不行了,改日再來。來到村口,孫子豪上了車,萬華叔這頓趕上的飯也是吃喝的高興極了,不斷地沖孫子豪揮著手,顫聲喊著:

  親人來了甭想走,

  俄給貴人熬稀粥,

  小米軟乎心不抖,

  炕頭拉話喝燒酒。

  孫子豪從車窗里朝外抱了抱萬華叔的胳膊,對他們說有空到縣城找他走走,車啟動出了村。村口堆著一些看熱鬧的村民,都對德貴有些羨慕,也對萬華叔那番道白哄笑打趣著,德貴有些得意地回到家,才看見炕頭上有二張大團結放著,不用說肯定是孫子豪悄悄留下的,他心頭一熱,不再犯酒困了。


  (https://www.dzxsw.cc/book/8277/505854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和县| 峨山| 晋中市| 讷河市| 绥江县| 永昌县| 广丰县| 边坝县| 明溪县| 白沙| 牡丹江市| 镇安县| 勃利县| 海南省| 新沂市| 开化县| 黄石市| 鄂州市| 九寨沟县| 新绛县| 深泽县| 建昌县| 托克托县| 寻乌县| 乐陵市| 北安市| 高清| 巴马| 额敏县| 西吉县| 桦南县| 石渠县| 日照市| 涿州市| 芦山县| 铜山县| 邮箱| 桂平市| 新绛县| 上林县|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