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不速之客
自從門外突然沒了聲音,院子里的人不知發生了什么事,面面相覷,曼春沒等她們反應過來便蹬蹬蹬爬上了梯子。
“姑娘!快、快下來——仔細摔著!”童嬤嬤她們嚇了一跳,想去拉她,又怕她跌跤,急得不行。
曼春擺擺手讓她們安靜,自己拿扇子遮著半邊臉,探出墻頭屏聲靜氣地往外看,墻外兩個男子,其中一個正被另一個夾在腋下,看樣子像是已經沒了知覺。
而另一個……
曼春心跳如擂鼓。
怎么……是他?
孫承嗣把人捆了藏好了,又扯了些藤條蓋上,確定這人不會突然醒來,也不會被人輕易發現,便又來到那堵墻前。
墻頭上露出了半個發髻,插戴著一只小巧玲瓏的珠簪。
孫承嗣原本是要悄悄離開,可看到那支顫悠悠的珠簪,也不知自己怎么了,鬼使神差的道了句,“別怕,那人已經被我收拾了,你……把院門鎖好。”
曼春沉默了一會兒,才鼓起勇氣道了句“多謝了”,等了會兒,再抬起頭來,卻見門前已經空無一人。
她輕輕嘆了口氣,正要扶著梯子下去,卻見剛才走的那人又腳步匆忙地退了回來,見她還靠在墻頭上,飛快地做了個讓她躲藏的手勢,就閃身躲進了墻角樹蔭里。
曼春目瞪口呆。
她愣了一下,朝他躲藏的地方看了兩眼,聽見身后童嬤嬤她們小聲勸她下去,她輕輕應了一聲,往那人來處看了看,見有個穿綠衫子的小丫鬟匆匆過來,便趕緊縮著腦袋下了梯子,“快把梯子收了。”
“我瞧見好像是玉珠過來了,”她拍拍手上的浮塵,“恐怕是有什么事兒,你們各做各的去吧,今天的事不要跟人說。”
雖不知道這后花園里怎么混進來男子,但顯然先前那在門口胡言亂語的無賴是被這姓孫的給收拾了,要不然被人瞧見了,她就是有十張嘴也解釋不清。
想到一墻之隔的姐姐,曼春臉色一白,姐姐那邊雖然吹打彈唱熱熱鬧鬧,可她這門口的動靜也不小,尤其還有男子說話的聲音,墻那邊未必聽不見。
——今天家里即便再怎么忙亂,園子門若是鎖得好好的,斷不至于發生這種事。
春波來稟報道,“姑娘,大姑娘屋里的玉珠來了。”
玉珠跑的一頭汗,進來匆匆施了一禮,“我們姑娘叫我來告訴姑娘一聲,一會兒有客要過來。”
“是誰要來?”曼春問她。
“董知府家的兩位姑娘聽我們姑娘說了您不舒坦,非要來探望,怎么也攔不住,我們姑娘特叫我來跟您說一聲,免得措手不及。”
曼春點了點頭,“知道了……今兒你們那邊可夠熱鬧的,剛才有個婆子吃醉了酒,在園子里亂嚷,這要是讓人撞見了就太失禮了,回頭去查查,是咱們家的婆子還是客人帶來的,也太不像話了,幸虧我這院門關著。”
“我過來的時候園子門關得好好的……”玉珠一愣,隨后惱道,“準是看園子的婆子又趁機喝酒,姑娘別生氣,我這就叫人去問。”
曼春仔細看玉珠的神色,悄悄松了口氣,“罷了,今兒客人多,能少一事便少一事吧,讓人瞧見了不好——她們不在前頭玩,來瞧我做什么?”
玉珠抹掉鼻頭上的汗,“董家的姑娘一向和我們姑娘不和睦……”
原來董知府家的兩位姑娘今天也來做客了,她們一向和唐曼寧不太對付,沒在宴席上見著唐曼春,便拿話去擠兌唐曼寧,笑話唐家不讓庶出的女兒出來露臉。
唐曼寧自家人知自家事,她心知是母親不許妹妹出來,可為了家里的臉面,卻又不能直說,這要是換個老道的,就說一句唐曼春今日避災,也就遮掩過去了,偏她年紀輕,沒經過事,只說自家妹妹今日身體不適,倒讓人一下子拿住了話柄。
玉珠說得遮遮掩掩,不過曼春還是聽懂了,她道,“知道了,你去和你們姑娘說,就說我這里點心和果子都有,叫她來吧,只是我還有些頭暈,不能久坐,還請她代我和客人們說一聲,恕我怠慢了。”
打發了玉珠去回話,唐曼春就告訴宋大家的趕緊準備些招待客人的茶水點心,越快越好,又打發小五和春波去給她幫忙。
童媽媽一聽大姑娘要領客人過來,就去開箱子找衣裳,曼春道,“不速之客,也別預備什么大衣裳了,就把我剛做的那件丁香色的半長衫子還有銀絲挑線裙拿出來就得了。”
待找出來衣裳,這邊小屏已經取來了熨斗,趕緊沾水把衣裙上的褶子熨平了,換了衣裳,抿抿頭發,在額頭上系了個布條,童媽媽見她身上一絲首飾也無,趕緊去匣子里找了串碧璽給她戴上,又要去拿纓絡圈,被曼春搖頭拒絕了,“我既然是‘養病’,戴這個做什么?沒的累贅。”隨手翻翻,取了個白玉鑲一點紅的戒指戴上了。
她忽然想到,門外墻邊藏著的那人也不知走了沒有……看他手腳利索,應該不會被人發現……
收拾好了,曼春往羅漢床上一歪,透紗屏風一擋,看上去倒真像那么一回事兒。
曼春只知道姐姐要領董家的兩姐妹過來,卻不知一下子跟來了這么些人,除了董家的,還有石二姑娘、黃明珠、楊家姐妹和臨時被董三姑娘叫來的毛通判家的姑娘們。
一見來了這么些人,她趕緊起身由小屏扶著過去迎接,又叫人撤了堂屋的屏風。這些人里就數董三姑娘和楊通判家大姑娘楊玉蘭年紀最長,不過董三姑娘的父親是一州的長官,唐曼寧又是主人家,便由唐曼寧和董三姑娘坐在了上首,其下依次安坐。
雖說天熱,誰也不耐煩喝熱的,可來者是客,曼春仍是叫人上了熱茶和果品點心。
董三姑娘打量了她兩眼,“聽說你病了?我看你氣色倒還不錯,怎么不去前頭?”
曼春微微一笑,“是有些不舒坦,頭疼呢,去了沒得讓大家掃興。”
“呵,我們還以為是你們家不讓你出來呢?”
“怎么會?”曼春搖了搖頭,“是大家誤會了。”
黃明珠吃了塊果子,岔開話題,“我們前頭玩得熱鬧,吵著你沒?”
曼春就笑,“哪里就吵著了?我一個人待著看看書,也曬不著,看累了,就聽聽你們前頭的熱鬧。”
楊玉桂挨著她坐,笑道,“果真好自在!你看得什么書?”
你一言我一語的,漸漸說得熱鬧起來。
曼春見無人提起曾聽到什么怪異的聲響,有心試探一二,又怕引起人疑心,正猶豫著,就聽到隔壁院子里響起了琴鼓之聲,眾人都安靜下來聽了一會兒,楊玉蘭道,“這個比先前那個唱得好。”
石二姑娘也點頭,“這個嗓子清透。”
董三姑娘幾次都沒能把話題拐到唐家的家事上,毛通判家的幾個姑娘也仿佛不開竅似的,只顧和人說話玩笑,只好給她妹妹董六姑娘使眼色,董六姑娘年紀畢竟小些,不如她姐姐有城府,笑道,“唐二妹妹,我看你愁眉不展,怎么了?”
曼春正和楊玉桂低聲說話,聽到董六姑娘叫她,先是愣了一下,隨即搖頭笑笑,“不是的,只是還有些頭疼。”
“哎?難道是有什么難以啟齒的?說與我們聽聽,我們又不會說出去。”董三姑娘笑道。
石二姑娘起身道,“咱們別在這兒久坐了,唐二妹妹身子不舒服,還是多歇息的好,再說前頭還有那么多人,總不好咱們在這兒躲著,倒把她們丟在那里。”
她這樣一說,眾人都跟著起身告辭。
董三姑娘臉上就有些掛不住,石二姑娘喊了她一聲,挽著她請她走在了前面,算是全了她的臉面。
曼春將她們送出了院子,看著她們的背影消失在了綠蔭之間,才轉身回去。
她走了兩步,不動聲色的瞥了一眼那人先前藏身的樹叢,腳步微頓。
童媽媽給她撐著傘,“姑娘,外頭曬,進屋吧?”
曼春“嗯”了一聲,抬步向前走,“院子門鎖好吧。”
接下來再沒什么人過來了,曼春躺著聽了一會兒,手里擎著扇子有一下沒一下的扇著,不知不覺的就闔眼睡著了。
童媽媽見她睡著了,輕手輕腳的給她放下了帳子,把冰盆挪遠了些,便坐在一旁做起了針線活兒。
日漸西斜,唐曼寧讓人將自己院子收拾整齊,待客用的器具數點清楚后也還回了庫房,她拖著疲憊的身子去給父親母親請了安,回來和曼春一起簡單吃了些,便叫人打水洗漱。
累了一天,她索性叫人搬了浴桶來,在熱水里泡得出了一腦門兒的汗。
曼春擦了身子洗了頭,便坐在一旁一邊梳頭一邊和姐姐說話。
唐曼寧就和妹妹說起了今天沒來的高婕。
高婕是已故的高同知的長女,高同知還活著的時候,她在家很是受寵。
她雖自幼喪母,卻聰明懂事,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又因著兩家姻親的關系,都格外看重她,她又是長女,高同知也從不許人慢待她,因此她繼母即使生了兒子,也不敢隨意慢待她,在她面前反而常常做小伏低。
哪知高同知一死,她那繼母許是先前被壓制得狠了,她打量著高婕年紀小,眼下又無人為她撐腰,便收拾了家業,要帶著兒子扶靈回鄉。
高婕雖知道她繼母收拾家中產業,但因著傷心也顧不得計較,那位高太太竟得寸進尺,又提出要在泉州這邊立個衣冠冢,說什么高同知為官一任,心中掛念泉州父老,要高婕守著這衣冠冢,還把一個什么庵里的老尼姑請去,讓高婕拜那老尼姑為師。
高婕雖年紀小,卻也不是好欺負的,見高太太如此行事,她當即收攏起心腹就跟繼母對峙起來,如今高家已經閉門謝客,不是關系親近的根本連門也進不去——據說她那繼母已經服了軟,高家老家派來的人過些日子就到,到時候一起接了高婕和高太太母子回鄉。
唐曼寧道,“以往看那高太太也算是個挺伶俐的,怎么竟犯這樣的糊涂?有野心偏偏又沒本事!真當高婕她外祖家里是不吭氣的?”
曼春換了把細齒的梳子,“她算什么伶俐人?不過是舍得下臉皮罷了。她不趁著這個時候把高婕收拾了,等回了老家,萬一到時候高婕又被接到她外祖家里,她就是想做些什么,也是鞭長莫及。”
唐曼寧哼了一聲,“高婕又不會跟她兒子搶家產!”
曼春拿了帕子把發梢擰了擰,緩緩道,“錢、權、臉面,肯定要圖些什么,你看高婕平時的吃穿用度,哪樣不拔尖?好東西都是要拿銀子換的,如今高同知沒了,高婕多花了,她兒子就少得了,你說她肯不肯?”
(https://www.dzxsw.cc/book/8256/505540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