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商人
有鹵井,取了鹵水,不一定是能得到上好的鹽。←,
縣中曹佐走后,陳平便取了紙筆,回憶著鹵水取鹽的方法。不只是去苦味,還有其它的一些工序和方法,陳平都一一是寫了下來。
不算完備,可放在這個時候,給如董宏之類在制鹽方面有經(jīng)驗的人看到,完全是能發(fā)揮啟發(fā)性的作用。
有時候,只需一個方向,一個亮點,就能是提升產(chǎn)品的性能。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陳平知曉的傳統(tǒng)井鹽制造過程中,有一道工序可以提高濃度節(jié)約燃料。將木頭支成倒三角形的架子,上面鋪滿藤條或者稻草,有點類似茅草房,將鹵鹽水澆淋在蓬上,經(jīng)過太陽蒸發(fā)后,反復幾次后再排到鍋中熬制。
這木頭架子相當于濃縮器,此時正是夏日,煤炭緊缺,用這個方法可以很大的節(jié)省木材。
這是陳平寫的一點,毛筆依舊是不習慣,陳平用的炭筆,不過字跡卻未用簡體,照著此時的楷體字,一筆一畫,寫得很是認真。
熬制的鹽這個時候雜質還是較多的,需要是去掉雜質。董宏等人嘗試過無數(shù)次,可依舊是未找到解決的辦法。
陳平卻是知道,這里需要是用到豆?jié){。
大豆這東西田地里就有種植,已是快到收獲的時日,往日里留存的也還有,就是縣衙東邊的義倉中,可能也還儲存著。真是短缺了,拿出一些來暫時用著,影響也不大。
“恩,記得是要先將鹵水倒入鍋中加熱,煮沸出現(xiàn)鹽花和懸濁物時,再將黃豆?jié){按著一定的比例下鍋……”陳平停了筆,皺著眉頭,“這個比例是多少來著?”
想了片刻,陳平依舊是沒能記起來,或許記憶深處,就沒有這個比例。
畢竟這個陳平也只是看過,聽說過,具體的操作,還真是未有過。
想了想,陳平在后面加了幾個字:“具體的比例,可以取部分的鹵水和黃豆?jié){先試。”
點子陳平負責給,實施部分,有董弘,甚至是下面一幫的制鹽工人就成。
往燒熱的鹵水中加黃豆?jié){,是因為可以吸除鹵水中的硫酸鈣等雜質。這點陳平心中清楚,可是不能寫出來。
“最后再將泡沫清除干凈。”架濃鹵,凈鹵水,兌鹵水,加新水,熬干成鹽,一步步的,此時想來該是都有的,差得只是改善,再有下豆?jié){去苦味這一道工序,陳平停了筆,卷起桌上的紙,收入衣袍口袋中。
雖然只是了了的數(shù)百字,可這工序技藝卻輕易不能泄露,陳平還等著它賺取縣中經(jīng)費。
才準備是舒展下身子,外間有白直稟告:“縣令,縣衙外有人求見。”
“是誰?”如若是無關的人,陳平并不打算見,縣中還有其它的事物要處理熟悉,正是忙的時候。
“是一名商人,就在縣衙外。”聽出陳平口中的語氣,這白直問了一句,“如若縣令不想見他,我這就去回了他。商人多狡詐,這個時候來,多半是聽縣令你上任,想是過來巴結。”
“既是巴結,那總該是給本縣令一些好處,你為何是不讓我見?”陳平走了出去,見這白直面露驚恐,笑著道,“不用驚慌,我家中自有產(chǎn)業(yè),不缺銀兩,這貪污受賄之事自是不會去做。可你這瞧不起商賈的心思,得是改一改。”
“是,縣令說的是。”白直應著。
“你別是不服氣,要致富,還得是從商賈之事上做起。”時人輕商賈這觀念,陳平一時是難以扭轉,不過這東西就同在白土村中時一般,等他們看到了好處,這觀念自然就會跟著一同改過來,“你等的工錢,還需是從這里著手,很可能是就要落在他的身上。”
這白直唯唯諾諾的點著頭,縣令難不成是要訛詐那商人?
“行了,去將那人請起來。”陳平道。
白直應了一聲,行了禮便小步的跑了出去,不一會,陳平才泡了一壺清茶,便是聽門外傳來白直的稟告,人帶到了。
“進來吧。”茶盞不錯,陳平轉溜著看了一圈,青白色的,瓷的,手感光滑,看了眼盞口,并無任何的變色,新添置的,這速度還挺快的。
劉祖茂走了進去,當先便看到一張木桌旁的陳平,一身的便服,隨意的坐著。
才上任兩天,這官袍朝服自是還來不及做。
身量挺拔,聽說才十二歲,可瞧上去,卻如十七八歲一般,隨意的坐在椅上,倒著茶水。
清澈幽香,這茶水劉祖茂第二次見,昨日在縣衙對面的君顧客棧就有嘗過。馥郁芬芳,清香撲鼻,色澤更是澄凈古雅,很合劉祖茂的胃口,聽說也是眼前這少年縣令鼓搗出來的。
當真是個奇人。
“小民劉祖茂,拜見縣令。”上前兩步,劉祖茂行了禮。
“坐吧,喝茶嗎?與你往日見的卻是有些不同。”陳平倒了一杯茶,放在桌對面,示意劉祖茂坐下。
雖是縣令,可這一人坐著,一人站著的談話,真是不能適應。兩方都累,實無必要。
劉祖茂依言坐在了陳平對面,舉止從容:“我昨日在君顧客棧,嘗過這清茶。”
“哦?”陳平眉頭挑了下,心中明白,看來眼前這劉祖茂是從客棧中聽了些什么,這才特意是找了過來,“味道如何?”
“干滑醇厚,齒頰留香,比那茶湯是要好上許多,最適合文人雅士。”劉祖茂道。
“那你是過來與我商談茶葉之事?”水正沸,從這劉祖茂的話語來看,比之縣市中的商賈談吐文雅從容,該不是那小商販,陳平直是問道。
雖說官不能與民爭利,可那也只是規(guī)定官員不得放貸借利,自謀產(chǎn)業(yè)以供縣中用度,這點還是被允許的。
“不只是如此。”劉祖茂道,“我本是江都人,家中主是經(jīng)營布料和瓷器生意,來**縣是因為這有瓷窯,出產(chǎn)的瓷器品相不錯。再有近旬有那火鐮火折之物,聽說也是**縣中所出,是故才來此。”
“瓷器?”這倒是巧了,火鐮火折,再有這清茶,都同陳平有關,“是薛雄家中所產(chǎn)?”
**縣內瓷窯并不多,能稱得品相不錯的,也只有薛雄家中的瓷窯,陳平見過。
“還望縣令見諒。”劉祖茂又行了一禮,歉意的道,“我與薛雄只是生意上的往來,并無旁的關系。”
昨日的一幕,劉祖茂在圍觀的人群中,同是看到了陳平的舉動,后又見陳平除了薛雄等人的縣中身份,這會自是要撇清干系。
“無妨。”陳平自是知曉劉祖茂為何道歉,擺了擺手,這點他倒不至于見怪,“不過,你來若僅是為了茶葉和火鐮火折,這卻怕是不成了。”
“這是為何?”劉祖茂問道,隨即是想起什么,低聲道,“縣令請放心,我今日來的匆忙,禮數(shù)不周,下次來時,一定是備上重禮。”(未完待續(xù)。)
(https://www.dzxsw.cc/book/8248/551877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